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10758|回复: 107
收起左侧

[行业反思] 【反思】荒唐的中医:从神农的舌头说起(转帖)

  [复制链接]
大师
发表于 2014-3-31 11:37: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荒唐的中医:从神农的舌头说起。

  文:mvarxer

  我一直有个巨大的疑问,就是中药是如何发现的。在贴子里也和很多中医粉探讨过,也没人说的清。神农尝百草虽是神话传说,但对我们认识中医很有帮助。我们来研究一下,中药究竟怎么来的。



  一、中药是神农尝出来的吗?

  我们普通人的舌头也只能尝出甜咸苦酸鲜来,用舌头来尝药效是绝不可能的,也没哪个中医敢站出来说他能尝出一株不了解的草药的药性。神农的舌头为什么那么神?

  1、他的舌头是一台多功能草药检验仪。
  你信吗?反正我是不信的。

  2、还有另一传说是说他用一根神鞭抽出来的,
  这个还不如舌头靠谱。

  3、他是靠自己身体检验出来的。
  我们想象一个场景:神农百病缠身,他身边放了一百种草,吃了一种,咦?痔疮好了,神农一挥手,旁边童子记上:此草治痔疮。再拿起一株,吃下,咦?脚气好了,此草治脚气。再拿起一株,嗯!此草治面瘫,……
  吃完百草,刚好百病全治好了,满血复活。耶!

  咔!咔!咔!好多中药一个方子含十几二十种草药好不好?NG,各位演员就位,灯光、道具,注意, 爱克什!

  按一个方五味药来算吧!一百种药取五味药的组合排列是100*99*98*97*96=9034502400。也就说试出一个含有五味药的方子需要90亿次,神农每分钟试一个药方,一天24小时不休息,1440分钟,一年525600分钟,90亿除以一年等于17188年,也就是一万七千年神农能试出一个方子。我觉得神农最后肯定不是被断肠草毒死的,他是试药活活累死的。

  可见尝百草或是自己试药都是灰常不靠谱的。不管是神话中的神农还是
历史中的李时珍。药效也都不可能是尝出来的。

  为什么神农李时珍尝百草的故事能如此流传下来,我们可以推测一下:一是因为古代中医确实会尝药,要不然吃死病人怎么办?所以他们的尝药

  只是确定了药吃不死人(短期的,长期的毒副作用他们无法试验出来)。再者把验药的功劳推到神农和神医身上避免了解释的尴尬,也显得更有说服力。

  二、,试出来的中药靠谱吗?

  中医医生没有验药的能力,但他们有试药的志愿者。中医粉的常用的语句就是中药是千年来无数中国人的经验总结出来的。
  经验可靠吗?经验有时可靠,有时不可靠。因为经验是主观的。主观的经验很容易产生错误的结论。所以科学要设计实验而不是靠经验,我们经常说实验报告、实验数据,而不是经验报告,经验数据。我们看一下,中医如何被错误的经验误导。

  1、自限性疾病会被当成草药有效的证据。
  (自限性疾病,就是疾病在发生发展到一定程度后能自动停止,并逐渐恢复痊愈,并不需特殊治疗,只需对症治疗或不治疗,靠自身免疫就可痊愈的疾病。如病毒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等。常见的自限性疾病有:玫瑰斑疹、水痘、伤风感冒、亚急性甲状腺炎。)

  比如:普通感冒不吃任何药,一周左右也能自愈,但中医把一种草药给病人吃了,然后病人感冒好了,他就会得出这个药能治疗感冒的结论。再有几个病人吃这个药,又都好了,这样一味草药就诞生了。而中医根本没有自愈的概念,就会将这作为草药有效的证据而记录下来。

  所以不同的中医看同一种病也常常用不同的方子,因为他们都有用这方子“治好”病人的经验。可见经验有时多不靠谱。

  2、良性的心理暗示有助于疾病恢复,这也容易被误当成了草药有效的证据。
  乐观的心理有助于疾病康复,古人显然是不知道的。病好了,就是医生神,就是草药灵,古人这么想问题很正常。遗憾的是现代还有很多人这样思考。

  3、有些维生素或微量元素缺乏症会成为草药有效的证据
  古人生活条件较差,食物品种也不够丰富。一些维生素或微量元素的缺乏导致的病症有时可以通过某些中药中的动植物来获得。
  甚至有些病人只是营养缺乏和过度劳累,得病了,吃的好些,也可以充分休息,病自然好了。但中医开了草药就会以为是草药的效果。

  4、中医缺乏验证体系,无法自纠错误。
  中医最大的问题就是无法自检,没办法发展自己的错误并修正。一个方子即使是错的,因为没有验证的方法也无法发现错误,自然也就没有纠正的可能。
  一个方子里为什么常常有好几种草药?那是因为医生的方子常常都是不同的,而后世的医生看医书,也无法分辨这这些医生的草药哪个好那个不好,干脆一股脑都开到一起了,所以一个方子里出现几十种草药也就不稀奇了。如果你相信他们说的这些草药是阴阳五行相互搭配来治病,请他们细细解释一下这几种药物是如何五行生克配合在一起发生作用的,那就没人能解释清楚了。

  这样试出来的中药有多少靠谱呢?我没数据,不敢胡说,但我很不乐观。

  三、更糟的是,中药不仅仅是经验的产物,还参杂了玄学和迷信。

  吃什么补什么,蝙蝠晚上飞屎能治眼睛,上吊绳、寡妇床上的灰,还有本草里各种屎尿方子,这是经验来的?还是李时珍都自己尝过?
  阴阳五行和中医的结合导致了中医失去了前进的动力,彻底掉进了玄学的死胡同,以至于中医千年无进步,到了近代,在现代医学的冲击下更是一年不如一年。


  结语:

  祖先很伟大,但祖先崇拜很可怕。我们需要继承的是祖先的积极的探索精神,而不是继承他们的落后的知识体系。

  2014.3.2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师
 楼主| 发表于 2014-3-31 12:28:21 | 显示全部楼层
幻影 发表于 2014-3-31 12:20
看问题不能这么极端。

我倒不认为这个很极端,确实是中医中药存在的问题,为什么现在药品注册每年中药注册是化学药注册的十分之一?这确实说明中药存在问题,而且是很大的问题--没有依据来证明中药的有效性:也就是大部分中药没办法通过大样本临床试验来证明其有效性。

中医中药的出路在哪里,需要我们这个国家思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师
 楼主| 发表于 2014-3-31 14:27:57 | 显示全部楼层
1433240751 发表于 2014-3-31 14:00
楼主以偏概全,偏激了些。中医药的部分理论有点玄,但其辩证施治,从整体出发、系统的观点是正确的。至于神 ...

1、这是转帖;

2、我也是学中药的,我希望中药能得到科学发展;

3、我转的这个帖有一定道理,我们搞中药或者中医的是否应该反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师
 楼主| 发表于 2014-3-31 14:31:42 | 显示全部楼层
良民一个DAY 发表于 2014-3-31 13:22
一、古人在著书或者提出某个理论的时候经查会已自己学识浅薄为由,假借古代某个名人的名字。比如说《黄帝内 ...

诚然不能否定中医或中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但如果中医或中药不能与时俱进,中医或中药要么灭亡,要么成为妖术

我们不是对这种说法去愤慨,而是应该自省,中医中药该如何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师
 楼主| 发表于 2014-3-31 14:32:50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国洛亚 发表于 2014-3-31 13:06
否定经验科学。也就忽悠门口老太太吧。。

这档次。。都不值得一辩~~~~

一门科学无疑是从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这样不断地循环发展的

而如果某门科学永远只停留在经验上,必然为人类文明所抛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师
 楼主| 发表于 2014-3-31 14:34:33 | 显示全部楼层
wyqsz 发表于 2014-3-31 14:33
对中医药的反思确实非常必要。

但是,在文中有几点我不太认同,也想随便说说:



我个人认为日本是扬弃地吸收中医或中药

日本所研究的我们所谓中药,早已成为天然药物,而不是中药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师
 楼主| 发表于 2014-3-31 15:45:41 | 显示全部楼层
wyqsz 发表于 2014-3-31 15:40
撇开研究方法,日本现在很多的中成药来源本身就是对传统中成药临床效果的肯定。

另外,对于中药研究的 ...

作为中药制剂工作者,我们不会否认中药本身存在一定的科学性,这篇文章让我们警觉的是我们的不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师
 楼主| 发表于 2014-3-31 15:47:31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国洛亚 发表于 2014-3-31 14:41
人的认知差的远了。。因为不认知抛弃经验?

因为不认知才需要经验。。经验才是最重要的。

经验当然重要,但几百年的经验如果永远上升不到理论,那就只能是肤浅的,这也就是中药为什么不为现代科学承认的原因所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9-25 08:4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