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965|回复: 3
收起左侧

[谈天说地] 如果不会喝,就不要尝试了

[复制链接]
宗师
发表于 2014-9-16 09:54: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大量饮酒的坏处几乎是人人皆知了,根据一项2014年的最新研究,美国处于工作年龄即英年早逝的个案中,每十个就有一个与过量饮酒有关。(Prev Chronic Dis 2014 Jun 26;11:E109)
  然而,关于适度饮酒可以裨益心脏的传说不绝于耳,这也成了所有杯中物爱好者最好的借口。这个说法有依据吗?我们真的需要酒精来保健我们的心脏吗?
  什么是适度饮酒?
  关于喝酒,美国心脏协会(AHA)有这样说法:If you drink alcohol, do so in moderation. If you don't drink, don't start. 如果你喝了,你就适度喝点,如果不会喝,就不要尝试了。
  所以美国心脏协会(AHA)建议:男女每天饮酒最好分别不要超过2杯和1杯。1杯酒相当于一两半白酒、二两红酒、六两啤酒。相当于酒精量15克。这就是适度饮酒的定义!
  酒精和心血管疾病的关系
  既往研究表明饮酒和心血管健康呈现J型曲线关系,即完全不饮酒和重度饮酒者,各种原因导致的总体死亡率,心梗,中风,冠状动脉钙化和糖尿病风险较高,而轻中度者风险相对较低。(Alcohol and cardiovascular health J Am Coll Cardiol, 2007; 50:1009-1014)
  数十年来,科学家进行了许多类似的观察性研究,但问题是这些研究都有赖于观察性数据。从理想上来说,临床对照试验才是皆是因果关系的金标准,然而把酒精当做暴露因子实在是不现实。
  颠覆的观点
  近期,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就算是少量饮酒也无助于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2014年7月14日发表的新的分析结果显示,饮酒(即使是少量至中量)与房颤发病风险增加相关;每天饮酒1单位,房颤风险增加8%。(Alcohol consumption and risk of atrial fibrillation: prospective study and dose-dependent meta-analysis.J Am Coll Cardiol 2014; DOI:10.16.j.jacc.2014.04.048.)
  这不禁使人开始反思过去的研究结论是否真的严谨,真相是否被掩盖了?
  少量饮酒与更健康的心血管系统有关,这可能是由于少量饮酒的人其他方面的生活方式更健康,而不代表酒精本身有保护的作用。
  另一项最新荟萃分析着重于研究遗传因素对相关领域的影响,研究者认为由于遗传原因更容易出现醉酒症状、酒精摄入更少的受试者,他们平均而言会有更好的心血管健康状况。研究发现即使对酒精敏感基因携带者(即只少量饮酒的人),减少酒精摄入量也能够减少冠心病风险。(Association between alcohol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Mendelian randomisation analysis based on individual participant data.BMJ 2014 Jul 10;349:g4164)
  延伸阅读
  不仅小酌要慎重,自酿也不健康?
  很多人不仅喜欢小酌葡萄酒,最近还流行起自酿葡萄酒。但是自酿葡萄酒看来也不是这么好喝的……
  湖南的张先生因喝自酿的葡萄酒中毒险些双目失明,据张先生回忆,前几日他请几个好友下午来家中吃饭,并用家中自酿的葡萄酒招待大家。当天晚上,张先生突然感觉心跳加快、胸闷,并且视力模糊。家人发现他全身发抖,嘴唇发紫,立即拨打了120急救电话,将他送医救治。
  文中的张先生因为自酿的酒中了甲醇的毒,不过这个新闻有点错怪自酿酒了,其实不仅自酿酒会有甲醇,品牌葡萄酒中也会有甲醇成分。
  甲醇的产生主要与葡萄的皮与籽相关,因此在连皮发酵的红葡萄酒中,甲醇的含量会更高一点。根据国际葡萄与葡萄酒组织的标准,红葡萄酒与白/桃红葡萄酒中的甲醇含量上限分别是400mg/L和250mg/L,如果采用新鲜、质量好的葡萄酿酒,并且酿造方法得当,葡萄酒中的甲醇含量一般不会超过上述限量标准,一般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葡萄酒有毒的另一个原因,是霉变、细菌超标和农药残留。
  果壳网就有文章表示,与甲醇超标相比,杂菌污染导致的有毒物质积累是更常出现的问题。工业化生产中,通常是通过添加二氧化硫的水溶液来对葡萄汁进行消毒处理。这不仅能去除葡萄表皮上的杂菌,也使得葡萄细胞里面的果胶酶失去活性,进一步减少了甲醇的生成。灭菌后的葡萄汁被装入发酵罐中,并添加人工培养的专用酿酒酵母。在发酵过程中,随着酒精浓度的提高,杂菌的生长也会受到抑制,从而保证葡萄酒的安全。
  而自酿葡萄酒很难达到这样的卫生条件。因为相比工业生产中使用的酿酒酵母,家庭酿酒所使用的酵母不一定能耐受较高浓度的酒精。因此最终得到的葡萄酒酒精度也可能不够高,不足以抑制杂菌生长,这也增加了成品酒变质的风险。
  说了这么多,小编认为,饮酒有助健康的结论尚不牢靠,而且饮酒带来的那点好处还不如做点运动了,so如果你还不会喝酒,还不是不要尝试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16 11:35:17 | 显示全部楼层
健康养生,喝酒需谨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4-9-17 17:23:51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喜欢喝酒,但是有时候应酬真是,希望没酒,没有产品就没有损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4-9-20 08:09:24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可以选择不喝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7-21 03:4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