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3196|回复: 4
收起左侧

[医生与用药] 药名差一字 功效差千里

[复制链接]
宗师
发表于 2018-11-7 08:07: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药名差一字 功效差千里
    □ 赵成林      

    一位大嫂给因脑血栓刚出院不久的婆婆买药,把吲哚布芬错记为吲哚美辛,而缺乏“问病卖药”经验的药店店员没有意识到可能会有什么问题,于是就“照方抓药”了。幸亏有服药经验的婆婆发现了问题,没有误服。此后的退换药费时费事还是小事,要是真误用了药物可就是大事了。

    笔者作为执业药师感触颇深,我们常用的药物除了有化学名称外,还可能有多种商品名、异名、曾用名等;有些不同的药物却拥有相似的名字,非常容易混淆。现将一些药名相近而功能主治完全不同的药物进行梳理并与大家分享,共同借鉴。

    吲哚布芬与吲哚美辛

    吲哚布芬是抗血栓药,用于动脉硬化、缺血性心血管病变、缺血性脑血管病变及静脉栓塞;吲哚美辛是非甾体抗炎药,功能解热、消炎、镇痛,主要用于风湿症,可消除炎症及疼痛。

    维生素D与放线菌素D

    维生素D是维生素类药物,包括维生素D2、维生素D3,主要用于防治软骨病及骨质疏松等症;放射菌素D就是更生霉素,是抗肿瘤药。

    碘苷与碘伏

    碘苷就是疱疹净,是抗病毒药;碘伏是具有杀菌消毒作用的外用药物。

    呋喃嘧酮与呋喃唑酮

    呋喃嘧酮是抗丝虫病药,主要用于班氏丝虫;呋喃唑酮就是痢特灵,是抗菌药,主要用于菌痢、肠炎等。

    阿霉素与阿奇霉素

    阿霉素是抗肿瘤药;阿奇霉素是大环内酯类抗菌药,主要用于敏感菌引起的各种感染。

    淋必治与菌必治

    淋必治就是大观霉素,是治疗淋病的首选药物;菌必治就是头孢曲松钠,是第三代头孢菌素。二者相同点是用于治疗淋病,不同的是菌必治用途更广泛,还用于敏感菌感染的脑膜炎、肺炎、皮肤及软组织感染、腹膜炎、肝胆感染、外科创伤、败血症及生殖器感染等。

    肝素与肝宁

    肝素一般指肝素钠,是抗凝血药,用于防治血栓形成或栓塞;肝宁是治疗急慢性肝炎及乙型肝炎用药。

    维生素PP与维生素P

    维生素PP是烟酸,常用于治疗血管性偏头痛及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动脉硬化;维生素P是芦丁,主要用于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视网膜出血及出血性肾炎、紫癜等。

    维生素E与维生素E烟酸酯

    维生素E是生育酚,主要用于肌营养不良、习惯性或先兆性流产、不孕症、更年期综合征、血脂异常、早产儿溶血性贫血等;维生素E烟酸酯主要用于冠状动脉供血不全,血脂异常、脑动脉硬化及脑血液循环障碍引起的头痛、头晕等疾病。

    大苏打与小苏打

    大苏打就是硫代硫酸钠,为氰化物中毒的解毒剂;小苏打是碳酸氢钠,是吸收性抗酸药,能迅速中和胃酸,但时间短暂,产生二氧化碳是其缺点。

    克咳敏与克感敏

    克咳敏是二氧丙嗪,镇咳平喘药;克感敏是酚氨咖敏片,是常用的复方感冒药。

    氢溴酸山莨菪碱与氢溴酸东莨菪碱

    氢溴酸山莨菪碱就是654-2,是我国第一个用数字表示的药物,其主要作用是解痉、抗休克,也用于脑血管疾病及眩晕症及各种神经痛;氢溴酸东莨菪碱就是海俄辛,主要作用是镇静、抗震颤性麻痹、抗晕动症、镇吐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宗师
 楼主| 发表于 2018-11-7 08:07:30 | 显示全部楼层
【全国安全用药月】确保药尽其效的7个细节
    【全国安全用药月】

    编者按

    生病吃药是生活中常有的事,大多数人会理所当然地认为,药只要吃下去就会起到治病的效果。但实际上,事情没有那么简单,要让药物对机体产生一定强度的药理效应,其中有许多学问和注意事项。如服用不得法或疏忽大意,会影响药效的发挥,甚至对身体造成伤害。在此,我们特组织专版和大家谈一谈药效那些事。

    □ 朱莹

    影响药物在身体内发挥功效的因素不仅仅是它自身的成分,还包括许多看似无关紧要的细节,而就是这些容易被忽视的细节,往往决定着药物的疗效。

    为什么对症下药却总也不见病情明显好转?

    为什么明明吃对了药,但是药物不仅不起作用,反而给身体带来了许多不良反应?

    ……

    这是因为影响药物在身体内发挥功效的因素不仅仅是它自身的成分,还包括患者服药的时间、姿势、饮水量、身心状态等因素。这些看似无关紧要的小细节,往往对药物在体内发挥功效造成很大的影响。

    细节一  放松身心

    身心疲劳不会影响药物的吸收,但是会影响疗效。在生病期间,身体出现不适症状,往往会影响人的心情,在服药的过程中要积极地面对,多往好的方面想。因为身体恢复健康的过程,不光是靠药物作用,还有神经体液的调节。在我们高兴的时候,大脑会分泌一些物质,帮助身体增强抵抗力。临床上也发现,那些能有效地调节自己情绪的人比不能调节情绪的人能更好地治愈疾病。

    细节二  选对时间

    一般说明书上没有特别标明服药时间的口服药物,饭后半小时服用即可。但是,有些药物需要在特定的时间吃,而且中药和西药要间隔一个小时。

    饭前  饭前服药指的是空腹服药。抗酸药及治疗胃炎的药物,如氢氧化铝、胶体果胶铋,以及胃肠解痉药和胃动力药等需要在饭前服用,可增强疗效。胰酶、乳酶生也宜饭前服用。有些抗菌药类的药物也需要饭前服用。

    饭中  阿卡波糖之类的降糖药与第一口饭一起嚼碎服用,才能更好地降低血糖。减肥药物奥利司他餐中服用能减少脂肪的吸收。

    睡前  镇静催眠类药物一般需要睡前半小时吃。

    细节三  注意饮水

    一般口服剂型的药物,用200毫升~300毫升左右的温开水送服即可。水温应在40℃~50℃,如过低,容易使胃部产生不适。不要干吞药片或只用一口水送服药物,这些行为都容易使刚服下去的药物粘在食管上。有些药物的刺激性很大,会导致食管发生炎症、溃疡甚至穿孔。

    饮用中药冲剂每次用水约150毫升就可以了。例如感冒清热颗粒,用150~180毫升水冲开服下。但西药中的散剂不在此列,例如蒙脱石散只需50毫升水冲服即可。

    由于胶囊是由胶质制成的,遇热水容易变软变黏,服用后易附着在食管壁上。因此,送服胶囊时要避免水温太高,且要多喝水,一般不少于300毫升,以保证药物被送达胃部。

    另外,服用抗菌药、退烧药等要大量饮水。

    还有些药物遇热水易被破坏,有以下几类:

    助消化药  如胃蛋白酶合剂、胰蛋白酶、多酶片、酵母片等,均含有助消化的酶类。酶是一种活性蛋白质,70℃以上的水温将使其失效。

    含活性菌药  如含双岐杆菌等益生菌的药物遇热后活性菌会被破坏。

    细节四  摆正姿势

    服药的正确姿势是“站立”或“坐位”,服药后不要立即仰卧,要稍停留片刻,利用药物的自身重力作用使其快速通过食管,以免在食管内滞留、延缓药物的作用及损伤食管黏膜。躺在床上服药,有可能让药物在食管里就被溶化吸收,致使药物不能完全发挥疗效。另外,还容易将药物吃到气管里。

    但有些药物在服用之后则需要躺下。如服用胃黏膜保护剂,在吃完药后需要侧卧。服用某些降血压的药物后也要躺下。

    如果服药时感觉药物堵塞在食管中且情况严重,则应立刻去医院检查。

    细节五  慎吃食物

    有些食物如果同药品一起吃下,会影响药物的疗效。容易与药物发生反应的食物主要有以下几种。

    酒  饮用后会刺激或抑制肝脏酶代谢系统,建议最好在服用任何药物期间都不要喝酒。

    典型药物:在服用阿司匹林时饮酒,会造成体内乙醛蓄积,加重发热和全身疼痛等症状,还容易引起肝损伤。

    茶叶、咖啡  茶叶中含有大量鞣酸,影响药物的吸收。咖啡因有兴奋的作用。

    典型药物:布洛芬对胃黏膜有刺激作用,咖啡中的咖啡因会刺激胃酸分泌,加重布洛芬对胃黏膜的副作用。

    肉、奶制品  此类食物含有组氨酸,在人体中会转化成组胺。有些药物会抑制组胺分解,造成组胺蓄积。

    典型药物:服用抗过敏药期间忌食奶酪、肉制品等富含组氨酸的食物。因为抗过敏药抑制组胺分解。

    细节六  适时补“漏”

    忘记吃药后,是否把药补上,要根据忘记吃药后的时间来判断。

    一天一次的药物,如果没有按时服药,想起来后补上即可。下次还是在固定的时间服药。

    一天多次服用的药物,需要根据漏服的时间来判断。如果发现漏服的时刻是在两次用药间隔1/2时间以内,应当按原剂量立即补服,下次服药仍按原时间进行;如发现漏服时已超过用药间隔的1/2,则不必补服,下次务必按原时间服药。例如,患者应该在早晨8点和晚上8点吃两次药,而早晨8点忘记吃药了。患者如果在下午2点之前发现,就要立即补服,并且按时吃晚上8点的药。如果患者在下午2点以后发现漏服,就不必补服了,晚上8点继续服药即可。

    细节七  禁掰药物

    禁掰的药物有:缓释制剂、肠溶剂、控释制剂。这些制剂能使药物在体内特定的时间或部位释放,如果将药物掰开,将会影响到药效的发挥。

    肠溶片外有肠溶衣的保护,如果掰开服用,会使药片刚进胃部就被溶解, 无法安全抵达肠道。这不仅会影响药物正常发挥药效,还会刺激胃黏膜。

    缓、控释类药物的药片被掰碎后,控释膜或控释骨架会被破坏掉,于是药物迅速释放出来,这样就达不到缓释和长效的目的了。有时,这种快速释放还可导致体内药物浓度骤然上升,引起药物中毒。

    另外,胶囊拆散服用则失去了保护功能,味苦、刺激性药物可致恶心呕吐或使药物被胃酸溶解,药效下降。

    (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与安安网联合发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8-11-7 10:14:1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师
发表于 2018-11-7 13:56:2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常用的药物除了有化学名称外,还可能有多种商品名、异名、曾用名等;有些不同的药物却拥有相似的名字,非常容易混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王
发表于 2023-1-2 19:22:35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24-7-12 17:06:58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楼主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8-11 00:2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