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1115|回复: 5
收起左侧

清热泄火说知母

[复制链接]
宗师
发表于 2013-5-23 22:53: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清热泄火说知母

知母,是草,也是有名的中药。所有的草都是谦卑的,所有的中药都具有母性。

  那年初夏公干去安徽亳州。在淮北平原公路两旁,一望无际的黄土地上满眼皆是一片片低矮的绿色,细长的叶子在微风中摇曳。我们从正在锄草的药农口中确定这些草正是知母。

  药农们挖出知母的根,一节节棕黄附有毛须的新根,在秋阳里翻晒,空气里飘散着隐约的草香。三五个太阳之后,知母们拍拍身上的残泥,簇拥着走进了中药房棕黑色的抽屉里,去完成自己的使命。

  后来闲逛亳州的中药材大市场,终于一睹知母的容颜,那是知母的根,苍老的根,黄棕色。我拈出一根来嚼,夹杂着草木气和泥土气,先是微微的苦,后是淡淡的甜。

  知母的名字很特别,于是好奇地找来闲书来翻,原来还有一段不寻常的来历。从前有一采药老太太,膝下无儿女,给穷人治病也不收钱。眼看年老,后继无人,于是想出认子授艺的法子,但一连认了两个儿子,都是势利之徒,识药的本事就没传。后来在一次乞讨饿晕中被一樵夫所救,并认作母亲,当作亲母一般奉养。老太太临死前央樵夫背她上山,一一教他认药。老太太问樵夫为什么自己会选他传艺?樵夫说:“妈妈一定是想找一个厚道之人来传,不想居心不良之人识药行医来发财、坑害百姓”。老太太笑了。于是指着脚边那一丛还没有名字的草药说,就叫它“知母”吧!

  知母,为百合科植物知母的根茎,属清热下火药。春、秋均可采挖,以秋季采者较佳。知母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栽培三年后开始收获。挖出根茎,除去茎苗及须根,保留黄绒毛和浅黄色的叶痕及茎痕晒干者,为“毛知母”;鲜时剥去栓皮晒干者为“光知母”。

  《神农本草经》上说知母“味甘,性寒。主治消渴,消除热邪;治疗肢体浮肿,通利水道;补益不足,增添气力。”《名医别录》记载:“疗伤寒久疟烦热,胁下邪气,膈中恶及风汗内疸。”《本草纲目》认为:“肾苦燥,宜食辛以润之;肺苦逆,宜食苦以泻之。知母之辛苦寒凉,下则润肾燥而滋阴,上则清肺金泻火,乃二经气分药也;黄柏则是肾经血分药,故二药必相须而行,昔人譬之虾与水母,必相依附。”这就是知母,不论自己是甘是寒,还是如此普通平凡,惟知自己的使命便是救病体于水深火热中。这便是一味草药的母性。

  知母性味苦寒而不燥,上能清肺热,中能除胃火,下能泻肾火,配黄芩,则泻肺火;配石膏,则清胃热;配黄柏,则泻肾火。知母既能清实热,又可退虚热。配养阴润肺药如沙参、麦冬、川贝等品,可用于肺虚燥咳;配清热生津药如天花粉、麦冬、葛根等品,可用治消渴。

  名方五则:

  1.治伤寒邪热内盛,齿牙干燥,烦渴引饮,目昧唇焦:知母五钱,石膏三钱,麦门冬二钱,甘草一钱,人参八钱。水煎服。(《伤寒蕴要》)

  2.治火冲眩晕,暴发倒仆,昏不知人,甚则遗尿不觉,少顷汗出而轻,仍如平人,右关脉细敷,脾阴不足者:知母、黄柏、黄芪、当归。水煎服。(《症因脉治》知柏补血汤)

  3.治消渴:生山药一两,生黄芪五钱,知母六钱,生鸡内金(捣细)二钱,葛根钱半,五味子三钱,天花粉三钱。水煎服。(《医学衷中参西录》玉液汤)

  4.治气虚劳伤,面黄肌瘦,气怯神离,动作倦怠,上半日咳嗽烦热,下午身凉气爽,脉数有热者:知母三钱,黄柏三钱,人参二钱,麦冬五钱,广皮一钱,甘草五分。水煎服。(《症因脉治》知柏参冬饮)

  5.治妊娠子烦,因服药致胎气不安,烦不得卧者:知母一两,洗焙为末,枣肉丸弹子大。每服一丸,人参汤下。医者不识此病,作虚烦治,反损胎气。(《产乳集验方》)(张金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3-5-23 23:30:5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3-5-24 05:51:1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3-5-24 07:20:11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楼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3-5-24 08:29:2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3-5-28 23:13:43 | 显示全部楼层
如其名,有多少是知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7-20 23:3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