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9263|回复: 64
收起左侧

[人力资源] 一方面高失业,一方面人难招。细数公司招聘难的七大原因

  [复制链接]
药徒
发表于 2014-7-31 16:26: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自从经济衰退以来,招聘经理们花在招聘上的时间成倍增长。据劳工统计局数据显示,5月份的招聘岗位数量达到了2007年夏天以来的新高,但招聘成功的比率却远远低于经济衰退前的峰值。尽管很多人力资源管理者将这种现象主要归咎为结构原因,如技能差异,但是,招聘策略也在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最近,我们就招聘过程中应有的言谈举止及策略对2000多名招聘经理做了调查,结果发现,大量的受访者实际上给招聘到合适的人才增加了很多难度(有些情况下例外)。下面将给出七个例子,其中的情形如果得到纠正,将会达到招聘双方双赢的局面。

1、没有在职位描述中列入薪资额度。


      有46%的受访者在招聘启事中没有提及薪资问题,而且,在很多雇主看来,招聘前就透露薪资水平肯定会导致招聘的失败。有些公司对薪资问题保密,则是希望能在薪资谈判中进退自如。其它时候,不提薪资是因为雇主不希望因此而影响公司内政。


但是,薪资透明对招聘来说是个很大的优势,尤其是报出的薪资等于或高于市场行情的时候。求职者不光更有可能去应聘那些提到薪资的职位,而且,这也使公司显得比较爽快,有沟通的诚意。还有,如果竞争对手在招聘启事中列出的薪资较低或干脆隐瞒这一项,那么,此策略就显示出了你的优势。


2、不分对象,使用相同的招聘内容。


      53%的受访者对不同年龄段的招聘对象使用相同的招聘信息,宣传自己公司的招聘岗位和工作机会。这种做法在广告营销领域是行不通的,因为人们从媒体上所读到、听到、看到的所有信息,都是按不同的年龄段细分的。例如,医院要招聘有经验的护理人员,那么,最好要考虑到,招聘职位中能吸引这个群体的亮点跟吸引刚出校门小护士的那些亮点是不一样的。


《人才方程式》是凯业必达(CareerBuilder,北美最大的招聘网站)CEO马特•弗格森和他人合著的一本新书,其中的研究恰好证明了这一点。他们对200多万求职者做了调查,想了解促使他们决定应聘某一具体工作的因素。数据显示,千禧一代更看重工作-生活二者之间的平衡以及有没有发展机遇,而年龄较大的群体则更强调有安全保障以及公司的声望。


3、录用原职位与现招职位刚好吻合的人。


      47%的受访者会主要录用那些曾经从事过现职的人。这种做法大大降低了候选者的质量,因为,按照曾经的工作经历筛选简历忽略掉了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与曾有的工作经历相比,所掌握的技能和本身的工作能力才是决定合适人选更重要的因素。一个接受过高等统计培训的社会研究者,原先可能没从事过市场调查分析师的工作,但却肯定有胜任市场调研工作的技能。太多优秀的求职者在进入面试环节之前就被淘汰,而且,重要的是,要看到那些长期待业的人也有同样的遭遇。


4、招聘时不重视劳动力市场数据。


      83%的受访者招聘时通常不看数据,如不会去了解某个城市或地区的劳动力供求情况。这就像推销员在空置的房屋前徘徊,等待有人来开门一样。


      除了少数大都市以外,招聘者不能指望其它地方也有足够多有必要技能和教育背景,能胜任某些高技能职位的求职者。要在相对较小的市场寻找富有经验的网站开发人员,他们可能不得不去别的城市或别的州招聘。还有一种情况:由于清楚认识到某些方面人才匮乏这个事实,他们要么通过提高工资吸引新的人才,要么跟当地的大学和社区大学更加紧密地合作,就现有的工作岗位进行更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


5、没有建立人才输送管道。


      62%的受访者没有必要时可供利用的人才输送管道,即有工作意向的预期人才记录。这一点之所以成为弊端,原因很简单:对流动性较大的岗位来说,人员的严重缺编会影响生产和士气。大多数大公司都清楚自己那些岗位人员流动性比较大,所以,提前准备应对措施很有必要。长期从事招聘的公司单次招聘成本较低,而且耗时也较短。


6、给求职者设置技术障碍。


      69%的受访者谈到,求职者无法凭借移动设备去他们的招聘网站求职。表面看来,在提到的这几点中,优化手机求职应用程序似乎没其它几点那么有必要。然而,在美国和世界各地,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正快速成为人们上网的主要工具,职位搜索行为也同样通过移动设备完成。例如,2010年CareerBuilder流量中,手机流量只占很少几个百分点,但如今却上升到了50%。


      对目前正在从事的工作岗位比较满意的人属于被动求职者,常常是招聘方理想的目标,但这种人不太可能会回头在台式机去应聘已经在手机上搜寻到的工作。而且,已有的调查显示,求职者不论有着怎样的技能和教育背景,都认可利用手机找工作的做法,而且这种趋势是不可逆的。公司现在需要对自己的招聘网站进行更新。如今的人有抱负,很忙碌,如果某个公司需要他们花一个小时,通过操作性很差的网络界面,重新输入简历来求职,那么,这个公司不会得到他们的青睐。


7、没有想方设法留住员工。


      37%的受访者谈到,他们公司没有做任何努力来避免人员流失。留住员工显然很重要,但跟人员招聘有什么关系呢?首先,人员流动小可以减轻招聘者的负担,让他们能集中精力去做自己最擅长的事:跟求职者进行良性沟通,同时不必担心不断有人员流失。第二,笼络员工的做法会让他们更快乐,工作更投入,时间长了,他们就成了招聘者最有力的资产。人们愿意为善待他们的公司效力,并且往往把这一点看得比薪资和职位更重要。


      无论公司从事的是什么行业,无论规模大小,几乎每个公司都在不自觉地放缓招聘流程。随着劳动力需求的持续上升,现在就要开始搞清楚哪里容易出问题,这 对公司来说很重要,不仅为了确保能招聘到最优秀的人才,也为了避免新的经济发展势头遭到遏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师
发表于 2014-7-31 16:51:40 | 显示全部楼层
出生率不够了。

点评

所以就要放开二胎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8-6 08:27
另外不上班的人也很多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8-1 09:2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发表于 2014-7-31 17:00:13 | 显示全部楼层
无非就是招聘的不专业
和老板的太抠门{:soso_e113:}

点评

透彻,招个五年工资经验才给三千怎么干  发表于 2014-8-4 15:40
这是主要原因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8-1 11:1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4-7-31 17:01:07 | 显示全部楼层
关键是最好是完全符合公司特质的岗位要求。
模糊的薪酬待遇

点评

说说还可以,真正做还是有难度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8-1 11:2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4-7-31 17:20:14 | 显示全部楼层
留住现有的有用的人才很重要

点评

留住现有有用的人,吸引社会有才的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8-1 14:2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31 17:36:29 | 显示全部楼层
无为 发表于 2014-7-31 17:00
无非就是招聘的不专业
和老板的太抠门

说得好。总想花最少的钱把最能干的人招来,但是就算人来了能呆多久?

点评

骗来不长久  发表于 2014-8-4 15:41
花最少的钱把最能干的人招来,招不来,骗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8-4 11:2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4-7-31 17:56:14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人少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4-7-31 21:13:22 | 显示全部楼层
薪酬遮遮掩掩的,肯定也不是什么好的企业

点评

同意  发表于 2014-8-4 13:0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4-7-31 22:06:23 | 显示全部楼层
外来的和尚会念经!

点评

内部有和尚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8-4 11:3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4-7-31 23:07:46 | 显示全部楼层
招聘要公正公平公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4-8-1 07:43:06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招聘确实不好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4-8-1 08:34:5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就是来看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4-8-1 09:00:26 | 显示全部楼层
外招人 大多是因为内部先出了问题  不是不“出活”是不“听话”  所以再招人来的时候就一个目的 换人。
马云的“我最遗憾的错误”描述的也就是这些吧。 呵呵

点评

员工越换越优秀!一个员工轻易离开团队,是没有责任心的表现。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8-1 15:1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4-8-1 09:09:58 | 显示全部楼层
确实是新招的人薪酬比老员工高。
HR什么都不懂
薪酬带宽永远是个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楼主| 发表于 2014-8-1 09:23:28 | 显示全部楼层
幻影 发表于 2014-7-31 16:51
出生率不够了。

另外不上班的人也很多

点评

大家都转变思想了,不上班一样有办法活。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8-1 09:2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师
发表于 2014-8-1 09:25:55 | 显示全部楼层
北方的狼 发表于 2014-8-1 09:23
另外不上班的人也很多

大家都转变思想了,不上班一样有办法活。

点评

自由,快乐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8-4 11:3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4-8-1 09:30:23 | 显示全部楼层
人员流动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1 09:47:15 | 显示全部楼层
eelannaoj 发表于 2014-8-1 09:09
确实是新招的人薪酬比老员工高。
HR什么都不懂
薪酬带宽永远是个谜

物价什么在上涨,外面招的人是看物价等因素,而已有的员工是以以前物价招的,而老员工公司又不想加薪,所以招聘新人肯定要多花钱啊,再说一个公司几年都没有一个新人,说明这个公司得不到新鲜血液。

点评

老板往往很难考虑到忠诚死守的员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8-6 08:4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1 09:48:54 | 显示全部楼层
收藏了,不错的文章。

来自:Android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4-8-1 09:56:56 | 显示全部楼层
应善待企业留下来的员工。

点评

你要是老板就好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8-6 08:4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7-19 23:5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