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1082|回复: 2
收起左侧

[谈天说地] 宋词里的秋天

[复制链接]
药徒
发表于 2014-8-25 13:38: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时值金秋,于宋词里悠然漫步,也是一种浪漫。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柳永的《雨霖铃》尽写相思,堪称秋之情思之绝唱。秋蝉凄楚,执手相看。船就要开了,泪眼相对。恰是深秋时分,忧伤俱在心底。自古以来多情的人最伤心的是离别,更何况又逢这萧瑟冷落的秋季。爱在心头总难舍,良辰美景没有你,还有什么意义?此词本就是柳永从汴京南下时与恋人的惜别之作。离愁万点,丹心一片。




  “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
晏几道的这首《思远人》道尽相思之苦。枫叶红,菊花黄,暮秋寒意深,思念千里远行人。飘飞的浮云已然过尽,南归的大雁杳无音信,哪里才能寄出我的书信?泪水弹洒不尽,任它临窗滴落,对着砚石研成泪墨。渐渐写到离别凄楚,情深处,泪湿信纸,令那红格笺纸竟也黯然失色。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范仲淹的《苏幕遮》感人至深。疏朗的秋色掩不住相思的痛苦。伊人在远方,思念在心头。酒入愁肠,并不解忧,反而更加重相思之情。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辛弃疾的这首《采桑子》,以“少年”与“而今”对比,表达了一种深刻的人生感受。在涉世既深又饱经忧患之余,进入“识尽愁滋味”的阶段。却又是欲说还休,只说一句,天凉了,秋意正浓。历尽沧桑,辛酸尽在心头,却不必说出。人生种种,只可意会,不宜言传。词人一语双关,既说的是季节的秋天,也说的是自己人生的秋天。年龄渐老,进入晚年,正可谓人生的秋天。人生的无限况味,只有自己知道。

  宋词里的秋天,隽永悠长,回味无穷。


相关帖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4-8-25 15:47:41 | 显示全部楼层
入秋了,注意加衣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楼主| 发表于 2014-8-25 15:50:09 | 显示全部楼层
紫苏叶 发表于 2014-8-25 15:47
入秋了,注意加衣服

是的,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加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2-14 07:14

Powered by Discuz! X3.4运维单位:苏州豚鼠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