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3591|回复: 13
收起左侧

100多家企业在做单抗,同质化竞争已然来临

[复制链接]
宗师
发表于 2014-12-8 19:15: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100多家企业在做单抗,同质化竞争已然来临


“生物制药领域已经成为整体制药行业的主要增长来源”,在2014中国(中山)生物药创新与发展高峰论坛上,云南沃森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战略合作部高级副总裁陈如雷在总结近年来生物制药领域发展概况时表示。

    虽然各家数据不一致,但是总体趋势是一致的,那就是生物药将会占整体药物市场份额不断攀升,预计在2020年达到27%。而从2020年全球销售额最高的100个药品来看,生物药将占到一半以上。

    据陈如雷介绍,生物药从细分领域来看,单抗和疫苗无论在规模上,还是在增长率方面,都处于领先地位。此外糖尿病领域和重组凝血因子类也很活跃,近年来发展迅速的免疫疗法,例如PD-1等免疫调节类单抗也前景广阔。

    而疫苗领域,预计在2020年市场规模将达到400亿美元。一直以来,沃森生物主打疫苗和血液制品两类,2013年收购嘉和生物以后,正式进入单抗领域。据了解,嘉和生物有1个单抗产品已获得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颁发的临床试验批件,且已在澳大利亚进行了一期临床研究,另有两个单抗产品已申报临床研究,还有多个产品在临床前研究阶段,而其中就有热门的细胞免疫治疗药物。

    生物仿制药也是近年来的热门领域,自欧盟批准首个生物仿制药以来,欧美药企都在摩拳擦掌,据陈如雷介绍,目前国内的生物仿制药相关政策,正在金锣密集地征求意见稿,估计明年就会公布实施,作为国内研发实力较强的生物药企业,嘉和也积极参与其中。

    对国内企业而言,生物药的机会巨大。目前中国已经成为第二大消费国,甚至到2020年会接近美国。国内医药市场的驱动因素包括经济增长,人口老龄化,生活方式和疾病谱变迁,肿瘤与慢性疾病,政府的民生投入加大,医保覆盖的广度与深度,健康和品质观念的提升,伴随而来的是医药市场量与质的提升。

    其实,有些新兴市场生物药发展比中国更大。据陈如雷介绍,2010年罗氏治疗乳腺癌的单抗在中国销售是1亿美元,而在巴西销售是2.1亿美元,考虑到巴西人口是中国的1/5,主要原因就在于巴西医保负担危重疾病和价格高昂的药物。不过,随着国家医保的健全,政府也会将危重疾病药品纳入医保范围,这对生物药生产企业来说,将是重大利好,因为生物药主要还是治疗危重疾病,价格相对更高。

    据了解,目前国内的单抗都非常昂贵,一个病人的治疗费用动辄二三十万。根据陈如雷提供的数据,实际上2013年国内单抗的销售额也就在40-50亿元之间,不过相对2009年的18亿规模有很大的提高。不过对比国外市场,2025年中国单抗的市场规模将超过300亿元。

    目前国内生物药企业的机遇非常不错,无论是从政策、资本、人才、技术等方面,我们国内生物药都处在加快发展的拐点期。据陈如雷介绍,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在生物制药领域的能力在这个阵营中已处于领先地位。如能将上述要素整合好,国内生物药企业将迎绝好发展机遇。

    当然,挑战与机遇同在。过度竞争就是一个极具中国特色的名词,各个领域皆然,包括单抗。据了解,目前全国有100多家企业在做单抗,每个大品种原研生物药的背后,平均都有超过十家企业在做生物类似物。

    审批长也是业内诟病最多的一个弊病。一般而言,国内新药要拿到临床批件需要二三年的时间,而在韩国只需要短短几个月。新药上市的时间非常关键,如果是与国际同类产品竞争,中国这样的审批速度会非常吃亏。

    CMO的法规障碍也是陈如雷叹气的一个方面,目前中国生物药不允许商业化生产阶段的委托生产,这带来的问题就是研发公司的每个产品做到临床一二期后,就要考虑是否自建工厂的问题。建好之后,如果三期临床失败的话,风险会非常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4-12-8 21:10:35 | 显示全部楼层
单抗药物,竞争激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师
发表于 2014-12-8 23:59:41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创新必然只有赶时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9 11:34:50 | 显示全部楼层

单抗药物,竞争激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9 13:22:26 | 显示全部楼层
生物药的确很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4-12-9 13:22:56 | 显示全部楼层
看谁速度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14 23:32:02 | 显示全部楼层
到明年5月底,我做抗体满九年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4-12-15 20:47:3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就是 中国 国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4-12-15 20: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干什么 都不孤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4-12-15 21:10:31 | 显示全部楼层
竞争盲目竞争……最后都是恶性竞争

来自:Android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22 17:18:43 | 显示全部楼层
说是100多家企业,实际上是没有的,单抗领域还是要一些门槛的,最简单的门槛-钱,做单抗药物所需的钱远非其他药物能比。所以,个人认为100多家企业,除了开设生物部的传统药企外,很多是一些归国的海归的小企业,并不能够从基因构建到临床上市一路做完,倾向重点也不一样。所以单克隆抗体虽然热,但不会出现像之前EPO这样的事。

国内,有开发,有生产厂房的企业数都能数出来。随便找个供应商,比如赛多利斯,打听下有哪些企业买发酵罐,多大规模就知道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3-5 10:35:50 | 显示全部楼层
"目前中国生物药不允许商业化生产阶段的委托生产"
这个在中国不知道有没有可能部分放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5-4-1 22:15:09 | 显示全部楼层
liuzy1974 发表于 2014-12-14 23:32
到明年5月底,我做抗体满九年了

老前辈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5-4-3 10:59:58 | 显示全部楼层
liuzy1974 发表于 2014-12-14 23:32
到明年5月底,我做抗体满九年了

我们公司也成立十多年了,单抗近三年步伐加快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9-25 05:1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