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2061|回复: 5
收起左侧

[行业动态] 《我和黄帝读内经》-第三十一节

[复制链接]
药士
发表于 2015-1-9 19:30: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原文:
黄帝问,曰:余闻,古之治病,惟其移精,变气,可祝由,而已。今世治病,毒药治其内,针石治其外,或愈,或不愈,何也?
岐伯对,曰:往,古人居,禽兽之间,动作以避。寒,阴居,以避暑。内,无眷慕之累,外,无伸宦之形。此,恬憺之世,邪,不能深入,也。故,毒药不能治其内,针石不能治其外。故,可移精,祝由,而已。当今之世,不然。忧患,缘其内。苦形,伤其外。又,失四时之从,逆寒暑之宜,贼风数至。虚,邪朝夕,内至五藏骨髓,外伤空窍肌肤。所以,小病必甚,大病必死。故,祝由不能已也。
帝曰:善。余,欲临病人,观死生,决嫌疑,欲知其要。如日月光,可得闻乎?
岐伯曰:色脉者,上。帝之所贵,也。先师之所传,也。上古使,僦贷季,理色脉,而通神明。合之,金木水火土,四时,八风,六合,不离其常。变化,相移,以观其妙,以知其要。欲知其要,则色脉是矣。色,以应日,脉,以应月,常求其要,则其要也。夫,色之变化,以应四时之脉,此上,帝之所贵,以合于神明,也。所以,远死,而近生。生,道以长命,曰圣,王。中古之治,病至而治之,汤液十日,以去,八风,五痹,之病。十日不已,治以草苏,草荄之,枝,本,末,为助,标本已得,邪气乃服。暮世之治病,也,则不然。治,不本四时,不知日月,不审逆从。病形已成,乃欲微针治其外,汤液治其内,粗工,凶凶,以为可攻。故,病未已,新病复起。
帝曰:愿闻要道。
岐伯曰:治之要,极。无失色脉,用之不惑,治之大则。逆从,倒行,标本不得,亡神失国,去。故,就新,乃得真人。
帝曰:余,闻其要,于夫子,矣。夫子言不离色脉,此,余之所知,也。
岐伯曰:治之极,于一。
帝曰:何谓一?
岐伯曰:一者,因得之。
帝曰:奈何?
岐伯曰:闭户,塞牖,系之病,者。数问其情,以从其意,得神者昌,失神者亡。
  帝曰:善。
解释:
黄帝问:我听说,古代治病,只要冥想,调节呼吸,适当运动,也可以通过歌舞祈祷,就可以恢复。但是,现在治病,需要猛烈药物来治内,用针、砭石来治外,也许病愈,也可能长久不愈。这是怎么回事?
岐伯回答:以往,古代人居住,都是天然居所,住在野生动物出没的地方,需要随时躲避猛兽和逃跑。住在树下,岩洞躲避暑热。身体,思想没有过度的贪恋,身体也没有改造自然的劳作伤害。这就是所谓的恬淡自然的生活,没有留下机会和空隙,让邪侵袭,也就是邪不能深入体内的道理。既然没有邪侵袭,猛烈药物也就没有作用,针砭石也就没用处。所以,通过冥想、调节呼吸,适当运动,歌舞祈祷,就可以复原。现在可不是当初的自然追求了。过渡忧虑、贪恋、奢望是内病的根源,改造自然的辛苦劳作,损伤身体肌肉。再加上不遵循四季变换的规律,反向应用寒冷、加热的方式,试图营造自己认为舒适的环境,必然导致不合规律的贼风频繁侵袭。导致过度消耗体能,便是体虚弱,邪从早到晚都在身边,迟早会侵袭到五藏、骨髓,伤害身体,肌肤。导致小的病必然严重发展,大病则无法医治。所以,即使舞蹈祝福也没有办法了。
皇帝说:哦,知道了。如果我去探望病人,如何可以观察和判断病人是生,还是死呢。我想知道要领,就像日月运行必然有规律那样。不知道您可知道?
岐伯回答:当然是观气色加上诊脉了,这是最有效的。也不是一般人可以领悟和做到的。我的老师曾经告诉我其总结的规律。远古时候的医官,僦贷季,梳理气色和脉象规律,而悟出判断的方法。同时结合,金木水火土五种固象,四季、八方位,六合气机化生都可以涵盖在他总结的规律中。通过审查变化,转换,移动的比对,根据微小区别和差异,来获得判断的关键信息。如果想掌握这种判断规律的整套方法,则观气色加上诊脉是必须的基础。前面说过了,气色就是体阳,脉象就是体阴,平时多多观察和诊脉,才能获得基础规律。所以,每当气色变化,对应季节脉象,合并判断,就是最高明的方法,也就是一般人不容易掌握的原因。这也就是可以远离死亡,获知治愈病症方法的道理。生命,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可以长寿,也就是圣人、王侯所追求的。中古的时候,病症稍有显现,就开始治疗,通过药浴十来天,去除环境不适而引发的疾病,和五种收藏不疏通的病,也就很有效果了。如果,药浴十来天不能有效,才用药草叶、种子,植药的枝条、木本、根茎来辅助内服,这样内外同治便可痊愈。现在治病,则不像以前了。治疗原则也不遵从四季变换,不思考阴阳规律和表象,不观察判断是逆行不畅,还是过度顺行耗损。病的身体已经受损了才发现,然后便用针、砭石治疗体表,汤药服用治疗内伤,也不细细思考病因病机,用针深、砭石力大,药大剂量,认为会很有效。结果,原来病没好,又伤到本来没有病的机体。
黄帝说:您说了很多了,我很想知道关键要领是什么。
岐伯回答:治疗关键,也是最关键的,还是要熟练气色和脉象,能够探知准确,这就是最大的原则和技巧。不遵从规律,反向用方、法,表观病症和内在病因都无法得到正确治疗,最终导致元神耗散,撒手人寰。随时掌握新发现的规律,才能做到神医。
黄帝好像有些不耐烦了,说道:您说的,我都知道了,也记下了。问题是,您一直说气色和脉象,我已经听了很多了。您最好总结一下,简练点。
岐伯说:好吧,我总结一下,也就是一条。
黄帝说:一条?
岐伯说:就是根据周围来判断。
黄帝说:没听懂,什么意思?
岐伯回答:去诊病,则病已经很重了。不是病重早就自己来看病了。到了住家,眼见窗户紧闭,大门紧闭,肯定是体耗损的快不行了,格阳也好,格阴也好,总之病因很复杂了。多多问病历史,开导病人,想吃点啥就吃点啥,稍稍开点药剂就可以了。核心就是,病人神志清醒还有救,迷迷糊糊不认人了,也就要亡命了。


@愚公想改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发表于 2015-1-9 20:02:53 | 显示全部楼层
只看了翻译文,讲的很有道理啊,只是现在的人啊,很少能去遵循自然规律去作息了,都在违背自然规律,可是也没有办法啊,这么冷的天,办公室一天暖气,也不能不上班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5-1-9 23:49:20 | 显示全部楼层
或愈,或不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楼主| 发表于 2015-1-10 06:01:42 | 显示全部楼层
syhorchid 发表于 2015-1-9 23:49
或愈,或不愈?

也许病愈,也可能长久不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5-1-15 12:07:10 | 显示全部楼层
色,以应日,脉,以应月。我想起来庄子里有一句话,天德而出宁,日月照而四时行。请教yuan叟,月经周期跟自然月周期的基本一致是巧合还是有什么讲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楼主| 发表于 2015-1-15 12:22:38 | 显示全部楼层
肖寒 发表于 2015-1-15 12:07
色,以应日,脉,以应月。我想起来庄子里有一句话,天德而出宁,日月照而四时行。请教yuan叟,月经周期跟自 ...

庄子的文字,恐怕也可以重新梳理一下。今天提到的月经周期和自然周期很接近。是的,人类就是这样进化的。珊瑚虫总是在蓝月排卵。海蟹、河蟹也认识中秋的月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2-9 01:58

Powered by Discuz! X3.4运维单位:苏州豚鼠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