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石头968 于 2015-8-5 09:20 编辑
CFDA附录《计算机化系统》歪解(第一条) CFDA附录《计算机化系统》歪解(第二条) CFDA附录《计算机化系统》歪解(第三条) CFDA附录《计算机化系统》歪解(第四条) CFDA附录《计算机化系统》歪解(第五条) 第六条 计算机化系统验证包括应用程序的验证和基础架构的确认,其范围与程度应当基于科学的风险评估。风险评估应当充分考虑计算机化系统的使用范围和用途。应当在计算机化系统生命周期中保持其验证状态。 首先看几条定义: 1、可配置软件(Configurable software) 由供应商开发的程序(主程序或子程序),该软件可提供通用功能,用户可自行设计工作程序或设定工作流程。 2、应用软件(Application software) 针对用户的特殊需求,而开发、购买或修订的程序(主程序或子程序),它可执行数据的收集、处理、报告、存档及过程控制。 3、系统软件(System software) 操作系统和通用功能的一套程序。在硬件及应用软件之间起接口的作用,且管理计算机的使用。厂家提供诊断性测试,即确认该软件。 4、基础构架: 计算机系统包括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软件又包含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计算机的基础构架就包含了计算机系统的硬件和系统软件。
计算机系统验证就包括“应用软件”的“验证”和“基础架构(计算机硬件和系统软件)”的“确认”。
范围与程度应当基于科学的风险评估,风险评估的方法,你只记住三句话就行了: 1、计算机系统代替人的操作或者控制设备的运行。 2、人的操作的风险和设备运行的风险决定了计算机系统的风险程度。 3、设备本身的验证范围和程度,决定了计算机系统的验证范围和程度。
所以,后一句话“风险评估应当充分考虑计算机化系统的使用范围和用途”,也就是说它的风险取决于它的使用场合和用途、功能。 你只要清楚设备本身的验证范围和程度是如何进行风险评估的,就OK了。 关键一点,确定验证的范围和程度,就是要看设备、系统(含计算机系统)对于关键质量属性、对于关键工艺参数的影响范围和影响程度。 生命周期中保持其验证状态,生命周期在CFDA附录《计算机化系统》歪解(第三条) 中已经解释得很清楚。
保持验证状态,实际上还是老生常谈,实打实的要进行“预防性维护、故障维修、计量校准”,别的都是扯淡。 当然,适当的变更控制、偏差处理,必要的再验证,也是从质量管理流程上保持验证状态的“形式主义”。 形式还是要有,你懂得!
后续解读第七条,敬请关注!
本文及相关图片为蒲公英论坛原创或收集整理,转载请与论坛或本人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