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6899|回复: 49
收起左侧

[行业反思] 大家认为中药注射剂总出问题的问题在哪里

  [复制链接]
药徒
发表于 2016-2-14 15:23: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乌鹊 于 2016-2-14 15:30 编辑

后记:其实,个人认为中药注射液效果很好,就是良莠不齐的厂家和工艺技术和不加思考的的临床操作,导致目前的名声不佳。其实从生产的源头到临床需要有专家或教授指出,我们(药厂)的失败药品是哪里出的的问题。
曾经见过一些厂家因为中药注射失去很多,现在还有很多小厂家对于产品的过敏、热源、异物等只是通过金钱的一味的埋葬错误率,通过加强管理,cpi等。
这样的补救对于行业来讲只是饮鸩止渴,行业间需要的更是相互的对话的交流,从而可以亡羊补牢?
毕竟小小一支药里面有着太多的未知事件,不是简单的溯源就可以解决的。
多选投票: ( 最多可选 2 项 ), 共有 81 人参与投票 查看投票参与人

投票已经结束

29.23% (38)
28.46% (37)
1.54% (2)
3.85% (5)
2.31% (3)
0.77% (1)
1.54% (2)
3.85% (5)
4.62% (6)
1.54% (2)
2.31% (3)
0.77% (1)
4.62% (6)
14.62% (19)
0.00% (0)
您所在的用户组没有投票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发表于 2016-2-14 15:24: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皇后 于 2016-2-14 15:26 编辑

研发怎么不写  QBD

点评

你太认真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2-14 15: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6-2-14 15:28:25 | 显示全部楼层
皇后 发表于 2016-2-14 15:24
研发怎么不写  QBD

你太认真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楼主| 发表于 2016-2-14 15:44:14 | 显示全部楼层

皇后说得对,质量源于设计。但现实是很多时候,中药还没有设计好,老板就准备要开始是赚钱了。多是赶鸭子上架的东西。老东西老设计也找不到设计人。例如六味地黄丸(等)其具体起到治疗的化学原理并不清楚。
要是想穿中药这条裤子,就不能讲的太细,讲得太细了就是西药,麻黄碱和青蒿素就是明显的例子。当然也有不少反例。但大形势确实如此。
中药及其制剂的设计还涉及有中药派和中医派之间的问题,这次投票不想过分涉及一下原理上的东西。

不是所有的东西都可以用现代西方的管理理念照搬上去都好使。没有历史的国度照搬这些没问题。有历史的国度照搬,只会水土不服。


很多时候,很多人吐槽中药注射剂是个不中不西的怪物。恶心极了。但是如果没有疗效的验证和支撑他也不会壮大生存20多年。
历史的车轮在前进,我们不能永远的抱着丸散膏丹,也不能一脚踢开理法方药。西药倒逼中药也好,中药倒逼中医也好。前进是不可避免不了摩擦的

点评

麻黄碱和青蒿素根本就不是中医中药,不要认为是植物提取物就能归入中医中药范畴,奎宁算不算? 要么坚持中医中药的体系,好好走。要么就干干脆脆按照西医西药的理论搞西医西药的东西。 洋务运动废掉的重要原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2-14 16:0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6-2-14 16:01:37 | 显示全部楼层
乌鹊 发表于 2016-2-14 15:44
皇后说得对,质量源于设计。但现实是很多时候,中药还没有设计好,老板就准备要开始是赚钱了。多是赶鸭子 ...

麻黄碱和青蒿素根本就不是中医中药,不要认为是植物提取物就能归入中医中药范畴,奎宁算不算?

要么坚持中医中药的体系,好好走。要么就干干脆脆按照西医西药的理论搞西医西药的东西。

洋务运动废掉的重要原因就是,满清的衣服在身上还裹得严严实实,外面还要穿西装打领带。结果就是被彻底改革的小日本打趴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6-2-14 16:11:16 | 显示全部楼层
中药注射剂研发从风险--收益比上讲已经是一条死路了,上世纪90年代打针死人不算新闻,你现在试试看?个人观点,今后恐怕只有几个“有效部位”的中药注射剂还能存在下去,那种水提醇沉就敢往血管里打的,迟早要玩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楼主| 发表于 2016-2-14 16:21:55 | 显示全部楼层
红茶. 发表于 2016-2-14 16:01
麻黄碱和青蒿素根本就不是中医中药,不要认为是植物提取物就能归入中医中药范畴,奎宁算不算?

要么坚 ...

谢谢讨论。其实中医和西医只是治疗理念上有所区分。简单讲两种认识世界的角度。中医里面也有所谓的单体冰片等。阿司匹林白虎汤也是有的。看重的是理论不是所谓的药物本身。举个例子同样的木头在不同的工匠手里或做成炭或做成筷子,或烧火而已。木头都是一样的,但用的方法理论侧重各不同。

历史上的东西是借鉴。行业上要做的是避免错误的历史重复。其实按照历史学的角度讲,洋务运动改革需要一个更厉害更铁血的东方俾斯麦,而李鸿章个人的人治做不到拿破仑的法制而已。请不要轻易的拿历史讲例子,毕竟部分时期的历史不理性。

菜系都可以做融合菜,做分子料理,为什么一个中医药行业不能做没做过的。我在这里只是想看到大多是人对于注射剂的错误是怎么认为的。要的是大家的想法,而不是强调某某的东西一定是好的。
做投票,完全是想看看制药行业内大家思考和想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楼主| 发表于 2016-2-14 16:28:13 | 显示全部楼层
红茶. 发表于 2016-2-14 16:01
麻黄碱和青蒿素根本就不是中医中药,不要认为是植物提取物就能归入中医中药范畴,奎宁算不算?

要么坚 ...

我个人认为:只要做中医的人想做,麻黄碱和青蒿素就能有自己的药性和归经。毕竟阿司匹林有过。只是中医行业内,没有大手敢去做第二本医林改错,怕毁名声,不敢说自己错了。生手,还到没有改革的能力。
例如,黄璐琦先生的应用复杂系统的“熵”理论研究“方证相关”研究。就是很现代科学的。

点评

赞同,顶一个。 我也这么认为,只要是有人有这个能力,就能将麻黄碱和青蒿素作出性味归经。 其实我觉得现在中医药就是要发展壮大,海纳百川。B超,CT,化验,啥的其实都不是医疗方法,而是检验方法,都可能做成新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2-18 16: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楼主| 发表于 2016-2-14 16:35:52 | 显示全部楼层
红茶. 发表于 2016-2-14 16:01
麻黄碱和青蒿素根本就不是中医中药,不要认为是植物提取物就能归入中医中药范畴,奎宁算不算?

要么坚 ...

个人认为不认真有些东西永远做不透,那层窗户纸永远捅不破。中国传统医学和近现代西方医学是可以相互借鉴和修补的。近现代西方医学也不是一蹴而就变成现在的样子。所有的学科都在互相学习中壮大。没有绝对对立的学科,(神学我不懂,在此不列入)

注射剂是对是错,需要患者和行业链上下游各个高手在应用后确认。尽管残酷,但所有好药品不都是如此吗?错一次两次能承受,但只错不改就,可惜了那些“试验品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楼主| 发表于 2016-2-14 16:41:47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不应该过分讨论中医,中药,西医。因为全懂的人(熟背黄帝内经,熟识现代免疫学,做过三致药理,同时又做过QA,QC,工艺员的人)太少了。自己只是熟悉自己知道的那一隅。这样的讨论必然会相互不理解。讨论和投票不会成功。本人以后注意,尽量投票,发文不跑题。
本人入行晚,知道的也少。下次一定注意把投票类型弄全了,比如皇后说的质量和设计之类的。
谢谢两位指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楼主| 发表于 2016-2-14 16:43:18 | 显示全部楼层
ravenhigh 发表于 2016-2-14 16:11
中药注射剂研发从风险--收益比上讲已经是一条死路了,上世纪90年代打针死人不算新闻,你现在试试看?个人观 ...

谢谢参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发表于 2016-2-14 18:30:56 | 显示全部楼层
成份复杂,可变因素太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6-2-14 21:02:24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发表于 2016-2-14 22:16:14 | 显示全部楼层
中药,根本就不适合做成注射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6-2-14 22:18:12 | 显示全部楼层
质量要靠优秀的设计+良好的管理+可靠的生产员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6-2-15 00:23:48 | 显示全部楼层
中药成分复杂,做成注射剂时的杂质及毒副作用成分不够明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6-2-15 08:12:46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祖宗研究中药多组分方剂是喝的、吃的,不是往血管注射的。如果单纯注射我认为应该重新开发研究,而不应该套用老祖宗留下的方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楼主| 发表于 2016-2-15 14:29:22 | 显示全部楼层
可亲可爱 发表于 2016-2-14 18:30
成份复杂,可变因素太多。

劳烦同志多努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楼主| 发表于 2016-2-15 14:30:0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楼主| 发表于 2016-2-15 14:30:45 | 显示全部楼层
uiofer 发表于 2016-2-14 22:16
中药,根本就不适合做成注射剂!

谢谢您的参与,这的确是很多人认为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9-16 02:4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