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size=18.018px]来源:IMSHealth分析
新药研发现状及趋势
[size=18.018px]
[size=18.018px] 过去的数十年中,中国儿科药市场一直承受着来自研发、市场两个方面的制约因素、发展速度相对缓慢。
[size=18.018px] 研究开发难度大。其一,儿童病人群可分为不同的年龄层次,需要针对不同的年龄层次进行临床试验。其二,儿童药品针对的疗效和安全性要求更高,增加了临床试验的风险和难度。其三,儿童药品临床试验的病人招募难度较大,从而增加了研发成本。最后,儿科新药从研发到上市所需的时间较普通新药要长。
[size=18.018px] 新产品从研发到上市所需的平均时间不尽相同,普通新药需要10~12年时间,而儿科新药则需要14~16年。(注:根据药品种类不同,研发的时间会有大范围波动,以上列举的时间为访问中医生判断的大致时间)
[size=18.018px] 市场发展困难多。其一,儿科药物的市场需求波动较大,其主要原因在于儿童多发的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疾病有较大的季节性变化趋势。其二,儿科药物的市场推广难度大、费用高。儿科药剂型多变、不良反应处理难度高,学术推广等市场活动所需人力、财力成倍增加。其三,儿科药专属管理机制缺乏。
[size=18.018px] 我国尚无专门的儿童药管理法规,企业无法获得与欧美市场相似的儿科排他期、及税收优惠。其四,儿科药专有销售渠道和政策缺失。成人药儿科使用的现象普遍,使得专注于儿科的企业将会面对成人药的直接竞争和严重侵袭。
[size=18.018px] 不过令人欣慰的是,儿科药巨大的未满足需求正愈发受到监管层关注,随着儿科药相关政策的陆续出台,未来相关利好将逐渐显现。
[size=18.018px] 政策一[size=18.018px],支持研发创新。相关政策如“……建立鼓励研发创新机制。逐步建立鼓励研发的儿童药品目录,并将其纳入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蛋白类生物药和疫苗重大创新发展工程……”,使得企业儿科药物研发可申请重大专项资金,从而节约企业研发成本及风险。
[size=18.018px] 政策二[size=18.018px],加快审批速度。相关政策如“……申请人提出的儿童用药注册申请和申请人在欧盟、美国药品审批机构同步申请注册的药品,实行单独排队,加快审评审批。……”,试图解决药监局审批速度慢、上市难的问题,从而令儿童用药提早上市获得回报。
政策三[size=18.018px],加强价格扶植。相关政策如“……对儿童用药价格给予政策扶持,儿童专用剂型可单列代表品,不受成人药品定价水平影响;对儿童适宜剂型,研究规定较为宽松的剂型比价系数……”,对于定价具有更为宽泛的管理,使儿科产品获得更高单品利润。
[size=18.018px] 政策四[size=18.018px],优先纳入医保。相关政策如“……发挥医疗保险对儿童用药的保障功能,按规定及时将儿童适宜剂型、规格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及时将儿科产品纳入医保范围,节约儿童用药进入医保成本及时间。
[size=18.018px] 未来一段时期内,儿科药市场利好与限制因素共存的现实情况,将是国内制药企业儿科战略制定过程中的重要挑战。
[size=18.018px] 市场、政策的相关变化将会给制药企业带来怎样的发展机会?制药企业应该选择聚焦哪些儿科相关的疾病领域或市场细分?这些机会之中,哪些细分的机会更容易把握?制药企业如何规划儿科产品组合才能够获得最大的商业回报?
[size=18.018px] 企业应当重新评估市场内外部环境变化,比如对病人流、接受治疗的病人数、治疗路径、用药方案选择依据、治疗观念和未满足需求、在研药物评述和招标及医保政策的影响等方面进行考察,明晰新的市场机会,建立具有竞争力的产品组合,从而在新一轮的市场竞争中取得领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