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石头968 于 2016-6-8 17:27 编辑
文章腹稿很早就完成了,但是一直对题目如何命名斟酌了好久,最后还是以这个直奔主题的方式来命名。 为什么说“过度医疗的原罪是知识的断层呢”?我想就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 其一,在现今网络如此发达的时代,原本比较专业的行业、技术也为了追赶潮流而正常不正常的嵌入了很多网络应用的手段,好像要不是这样就体现不出来这是个技术行当似得!不论什么行业都叫嚣着智能化、计算机化,其实以我们现在的计算机技术,在思考和逻辑分析领域还达不到真正的智能化,还不能取代人对事物的逻辑分析和推理,现有的技术不过就是把已经发生过的事情用数据的形式存入计算机系统,在使用时计算机系统根据事物的表象进行匹配,找出在其储存的数据中与其最接近的一组数据显现出来。 我们现在很多的医院倒在使用计算机软件进行管理,从挂号开始,到诊断、开药都是使用计算机进行管理的,乍一看很是高大上,很有层次、有逻辑、有可追溯性。其实不然,开发管理软件的并不是专业的医疗技术人员,而现在的计算机管理都是使用固定流程、节点的,所以会导致医生在听患者叙述病症的时候在系统中找不到完全吻合的项目,只能把患者的主诉选择,这时生成的检验项目单并不一定能够完全的代表医生意愿,但是要在单独去掉某些项再增加某些项的操作又及其繁琐!而每个医生每天的接诊量又很庞大,不可能每一个患者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因此造成患者每次检查都会多花很多的时间,进行了很多无关的检查,浪费了太多的金钱及精力!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这是TI知识与医学知识没有很好地结合,是这两个系统知识的断层导致的! 再说治疗:千方百计的确诊之后治疗也是如此,在系统中输入病症,直接出来现成的处方,直接到药房、病房给患者使用,这就不说了,有些医生竟然还有收入指标要求,可笑但更可怕!其治疗方式:能切除的不保守,能立除表症的不循序渐进,什么整体观啊、减轻患者痛苦啊、减少患者开销啊都不在考虑之内,比如现在很多骨伤病例其实使用保守的石膏固定,辅以外敷内服的药物完全可以在100天内治愈,但是绝大多数医院和医生却直接动刀,打钢钉,一年后再动刀拆除钢板,对病患造成第二次伤害,这仅仅是医院为了效益采取的手段么?其实不是,绝大多数的医生还是很有医德的,他们也不想增加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但是在他们7-10年的求学生涯中,无论是课本,还是老师都是这么教的,这就导致了他们也只能这么做! 其实在我国传统医学中,对骨伤、外伤的治疗到现在也是世界上比较先进的技术!为什么呢?很简单,在西方国与国之间的战斗还局限于几百人的时候我们一个小小的局部战争就几十万人了,在冷兵器时代,这么大的战争中的伤员会少么?有这么大的临床需求和时间跨度,这技术能差了么?可是现在的医学院校除了专业的中医专业的院校外其他院校根本就不学这个!这是什么?这是知识断层,是传统医学和外来医学间未能有效融合的知识断层! 现在医学院校开展医学伦理学这门课,有多少是作为必修课呢?这也是断层,这是专业知识与专业素质间的知识断层,有知识却没有和知识相配套的专业素质,这种人的危害比一般人都大!他可以名正言顺的站在职业、专业的高端,一直在迫害者其他人还不被发现,因为专业知识是显性的,而专业素质是隐性的,在自身都不能处于患者的角度考虑问题,又何来医者父母心啊! 我个人认为这不是医生们不想做好,非要为了点利益去挨这个骂,这是由于知识断层造成的,在他们求学的时候就没有这些知识,所以还何谈应用了。 仅代表个人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