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中药鉴定系列之十六胡椒 深闺娇气——胡椒 ------------------------------------------------------------------------------------------------------------------------------------------------------------------------------------------------------------------ 胡椒居住在南洋,个小一身生异香。 养在深闺人少识,阳光雨露自孤芳。 探求航海风云里,近代西方数列强。 枪炮舰船生武力,掠夺杀戮闯东方。 欧洲嗜肉洋习惯,草地万千牛马羊。 腌肉单盐成主菜,哪知香料不寻常。 +++++++++++++++++++++++++++++++++++++++++++++++++++++++++++++++++++++++++++++++++++++++++++++++++++++++++++++++++++++++++++++++++++++++++++++++++++++++++++++++++++++++++++++++++++++++++++++++++++++++++++++++++++ 前言:在上一阶段我们与大家交流了中药故事系列(42味),得到了广大朋友的一致好评,我们在想能为中药的发展做些什么呢?中药作为我国几千年来的文化瑰宝,在新时代换发出新的活力与生命,它的发展离不开,每一位中药人的努力,哪怕是一点小小的文字,也能起到星星之火。将中药与故事结合起来传播,其实就是一个很好的传播作用,寓教于乐。大家也喜闻乐见,不仅了解了中药功效作用,还丰富了自己的知识面与文学修养。有故事的人是幸福的,会讲故事人是幸运的,听故事的人是幸好的,传播故事的人是辛可的。 与中药故事一脉相承,中药鉴定变应运而生,我们将继续为大家奉献中药故事的姊妹篇中药鉴定系列。希望与大家一道在平台上继续交流学习。红颜不老,努力前行。传承中药文化·践行中药鉴定。 序:中药鉴定,主要的技术方法有中药来源植(动)物鉴定、药材性状鉴定、药材显微鉴定、药材理化鉴定、生物检定,简称为"五大鉴定法"。别外还有原植物形态鉴定、水试等方法,通过鉴定对中药的品种、纯度、质量进行评价。 //////////////////////////////////////////////////////////////////////////////////////////////////////////////////////////////////////////////////////////////////////////////////////////////////////////// 胡椒的鉴别方法 【鉴定药材名】胡椒 【药材来源鉴定】本品为胡椒科植物胡椒Piper rugrum L.的干燥近成熟或成熟果实。李时珍释其名日:“胡椒,因其辛辣似椒,故得椒名,实非椒也。” 【本草品种考证】胡椒的始载本草《新修本草》日:“生西戎,形如鼠李子,调食用之,味甚辛辣。”李时珍日:“胡椒,今南番诸国及交趾、滇南、海南诸地皆有之。蔓生附树及作棚引之。叶如扁豆、山药辈。正月开黄白花,结椒累累,缠藤而生,状如梧桐子,亦无核,生青熟红,青者更辣。四月熟,五月采收,曝干乃皱。今遍中国食品,为日用之物也。”据以上本草所述考证,与现今药用胡椒相符。 【植物形态鉴定】木质攀援藤本。茎枝无毛,节膨大,常生小根。叶互生;叶片近革质,阔卵形或卵状长圆形,长10~15cm,宽5~9cm,顶端短尖,基部圆,常稍偏斜,全缘,两面无毛,叶脉5~7条,稀有9条,最上1对互生,离基1.5~3.5cm从中脉发出;叶柄长1~2cm,无毛;叶鞘长常为叶柄之半。花杂性,通常雌雄同株,穗状花序与叶对生,短于叶或与叶等长;总花梗与叶柄近等长,无毛;苞片匙状长圆形,长3~3. 5cm,中部宽约0.8cm,腹面贴生花序轴上,仅边缘和顶部分离,无花被,雄蕊2,花丝粗短。子房球形,柱头3~5。浆果球形,无柄,直径3~4mm,成熟时红色,未成熟时干后变黑色。花期6~10月,果期10月至次年4月。 【药材性状鉴定】 1.黑胡椒:呈球形,直径3.5~5mm。表面黑褐色,具隆起网状皱纹,顶端有细小花柱残迹,基部有自果轴脱落的疤痕。质硬,外果皮可剥离,内果皮灰白色或淡黄色。断面黄白色,粉性,中有小空隙。气芳香,味辛辣。 2.白胡椒:表面灰白色或淡黄白色,平滑,顶端与基部间有多数浅色线状条纹。 【药材显微鉴定】黑胡椒粉末暗灰色。外果皮石细胞类方形、长方形或形状不规则,直径19~66um,壁较厚。内果皮石细胞表面观类多角形,直径20~30um,侧面观方形,壁一面薄。种皮细胞棕色,多角形,壁连珠状增厚。油细胞较少,类圆形,直径51~75um。淀粉粒细小,常聚集成团块。 【药材理化鉴定】取本品粉末少量,加硫酸1滴,显红色,渐变红棕色,后转棕褐色。 【生境分布】我国广东、广西、福建、台湾及云南等省区均有栽培。原产东南亚。 【采集加工】秋末至次春果实呈暗绿色时采收,晒干,为黑胡椒。至果实成熟变红时采收,用水浸渍数日,擦去果肉,洗净,晒干,为白胡椒。 【饮片炮制】除去杂质及灰屑,用时打碎或粉碎成细粉。 【性能功用】辛,热。归胃经、大肠经。温中散寒,下气,消痰。用于胃寒呕吐,腹痛泄泻,食欲不振,癫痫痰多。内服:3g,水煎服;或0.6~1.5g,研粉吞服。外用:适量。本品性热,多食易动火烁液,耗气伤阴,发疮损目,故阴虚火热诸症皆忌用。 【附注】1.置阴凉干燥处贮藏,密闭保存。 2.黑胡椒作用较弱,白胡椒作用较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