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最后一次发新帖子,后续的故事会继续叨叨,跟帖的形式放到回复里。
用于制剂研发的原料药公司希望走海关食品入关。是不是想起来很不可思议?你想到的我也想到了,你没想到我也想到了,然而,公司所有的都没想到。以为就是做做就可以上市销售了,问题就是这么简单。毕竟以前做食品做惯了,现在做药品,肯定会有误解。 其实现在公司的问题其实已经很明确了:我在国外有一公斤原料药,想要做报个OTC项目,不知道还缺点什么…… 好吧,这下该轮到我迷茫了,这牵扯到药厂、原料药的进口注册、制剂的研发,还有数不清的检验、沟通。毕竟曾经是做制剂,制剂懂的多点,对整体的项目进展还只是了解阶段,知道那样不可以,要怎么做还不是很明白。 原料药的进口需要一次性进口,基本是每个制药人都明白的流程。一次性进口需要有药厂或医药公司的资质,而且需要有机构完成原料药部分的药学资料准备,才轮到制剂的研发。 把原料药的进口要求和药学资料的研究要求,提交上级,上级很仔细的听过,低头沉思,片刻后走了。然后就这样了。后续也跟进过几次,也不了了之。 前期做过的辅料采购接着也陆陆续续到位,才发现,买早了,早的不是一点半点,万里长征刚走完低0.0001步。 期间也多次提过现状,原料药以食品进来(当然是不可能的)。进来后制剂也不能用,毕竟现状所有资料都实实在在的写,不像12年以前,经历过的人都知道那时候的研发和今天没法子比较。一步造假,需要后续无数个造假弥补,只会漏洞越来越大,最终会越做越烂。 也和领导提到过几次原料药的问题,毕竟不是一下两下就能解决的事,早张罗,早起步,后续想不到的拖延的事还很多。但每一次的谈话都是崩溃的,毕竟理念不同,习惯用口味和外观作为一个产品终极检验指标的人员来说,对于药品的质量把控是想象不到的。甚至不只一次的告诉我这一公斤原料药可以做一下早期研发,先尝尝口味什么的,毕竟产品口味是很大的卖点,口味不好,谁买你的呀,你说对不对!当然含量也很重要。看他讲的头头是道,竟然觉得说的也好有道理,一时间找不到可以反驳的理由。看到我的瞠目结舌,满意的离开,也不再谈进口事宜的安排。 半个月内完成文献、参比制剂、物料和设备的调研后,制药部分的工作基本完成。接下来的接下来,时至今日也有将近2月有余,而进度,也和刚来时候基本没有区别,那原料药还在海关,没有药厂协商、没有实验室装修。知道自己是对的,看到他们错的漠不关心,浑身不是滋味,想的很多,却一点都实施不开。 前面看到过一个帖子,说化工厂向API转型,员工风险意识淡薄,车间漏洞百出,其实想想自己现在的格局,江湖总是惊人的相似。其实人最可怕的是习惯,就像我习惯制剂研发,一个问题,拖延三天不解决,浑身痒痒;就像现在的公司人员习惯以口味评价处方合理性一样,以口味也作为药品的主要衡量指标。哪儿哪儿都觉得别扭。 也许也许作为底层研究人员,无法探究到公司上层对这药品申报的考虑,甚至一度认为只是一时头热,后续不得半途而废。在招聘网站无意中看到公司仍在招聘制药岗位的人,并且有了新的职位招聘。其实公司对于制药这个项目进度需要一位大拿来跟进,需要一位权威的人士做制药理念的植入,而不是沿用糖果的思路考虑。 前途渺茫啊,路还很长。
***对于不同公司的习惯可能有些出入,但文中没有涉及歧视不同行业的内容,也没有对他人的人身攻击和误解,如有误解,望指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