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1263|回复: 3
收起左侧

[中西医与临床] 莫让肥胖折断天使之翼

[复制链接]
宗师
发表于 2018-7-21 09: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莫让肥胖折断天使之翼——浅谈儿童2型糖尿病的防治

    临床实例

    小强从小跟着爷爷奶奶生活,顿顿都是大鱼大肉,家里面各种糕点、糖果、饮料也是应有尽有。而小强的胃口也是出奇地好,饭量比同龄孩子大很多。小强从小就不喜欢运动,放学一回到家就泡在电视或电脑跟前,吃着零食一坐就是几个小时。如今,10岁的小强身高不到1.4米,体重已超过100斤,成了名副其实的“小胖墩儿”,但在爷爷奶奶眼里,这是营养良好、身体健康的表现。

    最近一段时期,小强尽管饭量没减,但好像明显变瘦了,精神头也大不如前,老是觉得浑身没劲。爷爷奶奶放心不下,带他到医院一查,结果竟然是“2型糖尿病”。面对医生的诊断,老人家伤心不已,同时满腹狐疑:“都说中老年人才会得2型糖尿病,小强不过是个10来岁的孩子,怎么也会得上这种病呢?”

    □ 王建华            

    长期以来,一直认为儿童糖尿病多为1型糖尿病,而2型糖尿病则是成人的专利。近年来,随着国人饮食结构的改变,西式快餐的流行,肥胖儿童明显增多,在以中老年为主体的2型糖尿病队伍中,出现了越来越多天真稚嫩的面孔。

    祸起肥胖 儿童变身“小糖人”

    2型糖尿病除了与遗传有关外,更与不良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膳食结构不合理(高脂肪、高热量饮食)、运动锻炼严重不足导致肥胖,是儿童2型糖尿病的最主要的原因。肥胖者为何容易发生2型糖尿病呢?这是因为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可使机体产生胰岛素抵抗,为了维持血糖正常,身体必须代偿性地分泌更多的胰岛素以满足代谢所需,久而久之,胰岛B细胞不堪重负、功能受损,最终失代偿,导致血糖升高而发生糖尿病。肥胖发生的年龄越小,病史越长,导致糖尿病的风险就越大。

    与1型糖尿病不同,儿童2型糖尿病大多起病隐匿,初发时症状较轻、往往不典型,加上孩子太小不善表述,很容易被忽略而延误诊治,不少患儿都是在出现并发症之后才查出糖尿病的。因此,对于肥胖儿童,尤其是有糖尿病家族史者,一旦出现下列征兆,应高度怀疑2型糖尿病:一、有明显口渴、多饮、多尿、多食症状,或近期出现夜尿次数增多或尿床;二、近期食量大增,但体重却不升反降;三、不明原因的浑身无力、嗜睡;四、颈部、腋下、肘窝、腹股沟等皱褶部位出现“黑棘皮征”(指皱褶局部皮肤发黑、粗糙,触之有天鹅绒的感觉,此乃高胰岛素刺激的结果,反映体内存在胰岛素抵抗);五、肥胖伴有高血压、血脂异常、脂肪肝、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六、伤口不易愈合、皮肤经常长疖子或女孩常感外阴瘙痒等。

    对于此类儿童,家长要格外留心,应当定期(每半年)去医院化验血糖;如果患儿有“三多一少”糖尿病症状,只需一次血糖结果达标即可诊断。

    临床治疗 不能照搬成人

    儿童2型糖尿病的治疗原则与成人2型糖尿病基本相同,但也存在一定的特殊性。

    一、饮食方面:儿童正值生长发育期,身体增长快,热量需要多,故热量控制不宜过严。计算糖尿病儿童每天所需的总热量时,不能和成人一样按标准体重计算,要考虑到患儿的年龄、胖瘦及活动量大小。

    二、运动方面:建议患儿每天应进行1小时左右的中等强度锻炼(如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但要避免剧烈运动。运动前要多喝水,并携带糖块以备急用。

    三、用药方面:胰岛素是治疗儿童糖尿病的主要药物。除了胰岛素以外,二甲双胍是目前唯一被美国FDA批准用于10岁以上儿童2型糖尿病的口服降糖药,它能安全降糖并控制体重,尤其适合于肥胖的2型糖尿病儿童。

    此外,与成人相比,儿童糖尿病患者年龄小,需要更长的夜间睡眠;行为和饮食不好控制;对低血糖的感知较差并具有更高的胰岛素敏感性。这些特点使得患儿容易发生低血糖,倘若血糖控制过于严格,低血糖的风险就会更高。有鉴于此,儿童糖尿病的血糖控制标准要比成人相对宽松,餐前血糖控制在4毫摩尔/升~8毫摩尔/升,餐后两小时血糖≤10毫摩尔/升,糖化血红蛋白低于7.5%便可。

    控制体重 防患于未然

    肥胖不仅容易使儿童产生自卑心理,对其将来的心理健康、人格塑造、人际交往等也会产生不良影响,而且为日后高血压、冠心病、血脂异常、糖尿病早早地埋下祸根。有研究显示,在标准体重基础上,体重每增加1公斤,患糖尿病危险将至少增加5%;2型糖尿病儿童中,超过85%属于肥胖儿童。

    饮食过量、活动不足是导致肥胖的两个主要原因,因此,控制肥胖最关键的是要“管住嘴,迈开腿”。家长对孩子最好的爱,不是盲目满足其口腹之欲,而是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和运动习惯。让孩子从小多吃蔬菜水果及杂粮,注意膳食平衡,注意劳逸结合,保证良好睡眠。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减肥,可在很大程度上避免糖尿病的发生。

    (作者系山东省济南医院糖尿病诊疗中心主任医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发表于 2018-7-21 17:55:05 | 显示全部楼层
生活条件好了,惯着吃。儿童糖尿病越来越多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8-7-21 20:17:37 | 显示全部楼层
儿童肥胖,不容忽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王
发表于 2022-12-29 20:45:42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感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7-19 19:2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