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1769|回复: 2
收起左侧

[其他] 我和《实用制药知识与技术解析》 (八) 盛伦武

[复制链接]
药徒
发表于 2019-1-11 11:31: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盛伦武 于 2019-1-11 11:31 编辑

我和《实用制药知识与技术解析》 盛伦武


file:///C:\Users\生产部\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BCD6.tmp.png    file:///C:\Users\生产部\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BCE6.tmp.png 图片1.png 图片2.png

  《实用制药知识与技术解析》出版发行后,找我交流、咨询制药生产中疑难问题处理的,有不少人感到对药液及其产品澄明度质量问题的处理有些棘手。本人直接从事小容量灭菌注射液、普通口服液的生产有10多年的经历,留下了不少的教训。在此,谈几点对解决药液及其产品澄明度质量问题的个人感悟,愿它能对关心此类问题的同行有所裨益。
[size=12.0000pt] 一、原辅料必须符合供制剂生产品种的质量要求。
  1. 注射液的原辅料应选用注射用规格的原辅料;若原辅料只有普通药用规格的,则应对原辅料进行精制处理。方法多采用将原辅料溶解后加入0.2%-0.5%的针用活性炭,冷藏吸附杂质后进行过滤。近年来对活性炭本身杂质能对注射液质量造成影响的报道很多。配制注射液加入活性炭,细颗粒活性炭能透过5um孔径的浅层滤器,需用滤棒类滤器反复压滤15分钟以上,靠深层过滤原理,依靠架桥现象,才逐步截留活性炭颗粒。至于活性炭中所含溶解性杂质,对药液稳定性的影响,是一时难以从澄明度变化情况反映出来的。故对用于配制注射液的原辅料应控制好其质量,尽量避免采用活性炭吸附去除杂质的工艺。
  2. 中药口服液的原料主要为企业自制。因提取、制剂在药企多分属两个不同的车间,均有各自的经济利益。笔者曾几次遇到提取车间为赶任务,随意缩短供口服液配料用的中药提取浓缩液的冷藏沉淀除杂时间,致使提取液中所含树胶、淀粉、鞣质等杂质去除不彻底,配成口服液后,用常规方法(滤布滤纸/板框)很难将药液过滤至澄明度符合要求。有的批次药液即使过滤至澄明度符合要求了,灌入瓶子经灭菌后,很易出现沉淀。即使当时未产生沉淀,但在产品质量保质期内也易产生沉淀。要杜绝这类现象的发生,主要依靠严格把关验收口服液原料提取液的质量。其次,若条件允许,可采用离子交换树脂吸附去除提取液中的有害杂质。
二、制药用水质量必须符合该剂型用水的质量标准
    我国自2005版药典规定注射液用水为纯化水经蒸馏所得水,但同期药典中规定的纯化水之质量标准,其检查方法中没有电导率的检查项目,只有化学试剂检查方法。致使采用此标准以前的时段内,以锅炉蒸汽作水源制备的注射用水,大都含钙、镁离子量较高,而钙镁离子的溶度积常数很低,极易在水中产生浑浊。70年代中期,因采用该法制作的注射用水用于配制注射药液,笔者曾经历了惨痛的教训,所在单位交了数十万元的学费(具体见《实用制药知识与技术解析》书第四章中的相关内容)。
   注射用水的质量主要取决于其原水即纯化水的质量,其次正确操作、使用、保养制水设备,即多效蒸馏水机或压气式蒸馏水机也非常重要。配制注射液的注射液用水若完全符合质量标准,则配制出的药液澄明度,经常规方法过滤,是较容易达到其质量要求的。若在使用中不严格按GMP规范操作,粗心大意,仍可能因水的质量问题,造成产品质量事故。如某药企针剂车间配料组,因焊补搪玻璃配料罐,上下班人员交接不清楚,接班人员误将上一班人员用于冷却搪玻璃罐而接装的自来水,当作注射用水用来配制了某品种注射液,造成近万元的经济损失。
GMP规定口服液配料所用水为纯化水。此前有个别单位为降低生产成本,直接以城市自来水煮沸后配制口服液。虽然一时药液的澄明度能处理至符合要求,但在产品销售后的长时间质量保证期内,很难确保其澄明度不发生变化。毕竟一般城市自来水的电导率比纯化水高达200来倍,其所含杂质容易引起药物发生变化。
三、选对正确的过滤方式和适宜的过滤器材
  1. 药液的过滤方式及主要特点:
   1)加压过滤;速度快,产量高。适用于量大、浓度高药液的粗过滤。需注意的是,加压过滤初期的滤液澄明度质量较差,需经回流复压约15分钟后,在滤器表面形成致密的架桥滤渣层,滤液澄明度才逐步达到较好质量。使用时宜一次性将滤浆加压过滤完,以防中途停压时,滤液回流破坏滤器上形成的滤渣层 ,影响再过滤的滤液澄明度质量。
   2)减压过滤;适用于量少,浓度较低药液的粗滤。操作时易出现压力不稳致滤器上的滤渣层松动,影响滤液澄明度质量的现象。
   3)高位静压过滤;滤液澄明度质量好。但过滤速速慢,适用于量少、浓度不高药液的过滤。
  2. 液体药剂过滤器材的主要特点:
   1)普通滤纸;平均孔径1-7um,使用时宜折叠成多层才能达到过滤效果,常用作板框过滤器的滤材或作滤棒、滤芯的外层包裹。
   2)滤布;宜选用涤纶长纤维材质,其目数越大则孔径越小。常套/夹装在板框压滤机上,用做药液的粗滤。使用时应视药液的浓度、药量的多少选择适宜目数的滤布。
   3)陶土砂芯;易碎,产生脱砂,且清洁处理较麻烦,应淘汰使用。
   4)玻璃滤棒、滤球;易碎,清洁处理较麻烦,滤球过滤面积小,应淘汰使用。
   5)多孔聚乙烯滤棒;强度高,无材质脱落,性能较稳定,耐高温性不强,再生处理较麻烦,可作注射药液的粗过滤或口服药液的精过滤用。
   6)钛滤芯、滤棒;比重较小,强度高,耐腐蚀性强,耐高温,无脱落物。可作为替代陶土砂芯、玻璃滤棒的过滤器,用于注射药液的粗过滤。
   7)筒式微膜过滤器;薄层小孔径,过滤面积大,滤速快,抗腐蚀性强,机械强度高,再生处理和操作使用方便,宜用作注射液的精密过滤。
上述过滤器材的过滤原理主要为筛截留的作用,使大于孔径的颗粒被截留除去。此外,在中药口服液去除颗粒杂质的方法中,高速离心分离也系一种有效方法。采用高速管式离心机,使药液在超过1万r/min的转速下,因强大离心力的作用,药液中的颗粒被截留在转鼓的底部,从而被分离得到澄明的药液。
  3. 滤材滤器与过滤方式的组合参考模式
   1)需灭菌注射药液
    (1)低浓度药液; 滤纸包钛棒加压过滤-→筒式微膜(1.2um)过滤器 --→ 筒式微膜 0.45um)过滤器
    (2)高浓度药液; 滤纸夹板框加压过滤-→滤纸包钛棒加压过滤--→ 筒式微膜 0.65um)过滤器
   2)中药口服药液
    (1)高速管式离心机分离--→ 滤纸夹板框加压过滤
    (2)滤布夹板框加压过滤--→ 滤纸包钛棒加压过滤      
四、操作药液过滤及灌药封口的注意事项
  1. 过滤操作
   1)过滤器材必须完好,安装严密,不得有泄漏现象。
   2)粗滤时必须待药液基本澄明后,滤液才可转入后续的精滤。否则用于精滤的过滤器的滤孔会过早被颗粒堵塞,造成滤速严重降低。
   3)粗滤可在药液60℃进行,以增加滤液流速,但精滤应控制药液在室温条件下过滤,以利于澄明度的稳定性。
  2. 灌药封口操作后产品澄明度异常的处理
  (药液经过滤至澄明度符合标准,而制成的产品澄明度出现异常)
  1)产品药液浑浊,点子、纤毛多;可能系瓶子清洗不合要求;或输送药液的管道清洁处理不合要求。而造成瓶子清洗不合要求的原因,则主要有洗瓶水澄明度不合要求;冲洗瓶的压缩空气洁净度不合要求;洗瓶水、气的压力过小等。若是中药注射液产品澄明度出现这类问题,除上述原因影响外,还可能有药液pH控制不当、药液浓度过高、原料中杂质去除不彻底等。
  2)产品药液中有白块;可能是输送药液的乳胶管老化,脱落胶屑。
  3)产品药液中有玻璃屑;可能原因是洗吹瓶子、灌装药液、填充惰性气体时,针管未对正瓶口中心,在进出瓶口时擦刮瓶口,产生玻璃屑带入瓶内;或灌药的玻璃灌注器、活塞严重磨损等。
    有关药液及其产品澄明度质量问题的产生原因、解决办法和预防措施,本人在《实用制药知识与技术解析》书的第七、八章,已作了详尽介绍。希望关心此类问题的同行能仔细看看。 真诚感谢同行朋友的支持帮助,《实用制药知识与技术解析》书即将售完,现所剩无几。没有该书的,可相互借阅,让该书发挥出更多的有益作用。

                                                                             盛伦武  微信号  a130 5416 604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9-1-11 12:55:5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9-1-11 16:34:52 | 显示全部楼层
持续关注,感谢盛老师分享宝贵经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8-23 14:5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