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遴选一周问答精华,让知识传递更加便捷,尽在《蒲答》专栏。 本次内容由“持久的永恒”编辑,“飞凌大圣”审核 栏目内容采集于蒲公英论坛,主要来源《有问有答》板块,不代表蒲公英论坛意见。 PS:诚招冠名商!
问:洁净区房间门的开启方向有要求吗? 答1(论坛ID:liudeji):“宜”是有原因的,一般如此;但是一些有强烈安全要求的门的开向,应当遵循逃生要求的开启方向;其实这个问题一直是消防安全和GMP管理原则的平衡进行中,同时满足两者要求最好;不能满足时,需要进行评估,有时倾向安全,有时倾向于GMP原则;这和安全门的样式是一样的情况;例如:现在有的地方,消防部门根本不认可洁净区走廊的安全门还采用过去常见的大玻璃门做法;但有的地方还是认可的;都没有错的;不必过分纠结;两者相交,风险取其轻者、利益取其大者,即可。 答2(论坛ID:山顶洞人):换个思路,记着,风会自己把门带上,就好了。 链接:
问:现在需要对生产过程进行变更,改变了提取方式,属于重大变更吗?要是发生了重大变更需要提交哪些资料?根据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的78条规定,应当以补充申请方式申报。请问需要进行新的临床试验吗?还是只需要进行三批稳定性考察即可?我们是提取工艺发生改变,后面的工序包括制剂等是否也需要进行工艺重大变更申请? 答(论坛ID:liuchaons):参照已上市化学药品或者中药变更指南,属于重大变更,报国家局。补充申请,可能需要的研究工作包括: 1.变更的原因,说明变更的具体情况、变更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2.变更所涉及的生产工艺研究与验证资料。 3.变更前后质量对比试验研究资料,质量研究工作的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质量标准。 4.变更后连续3批样品的检验报告书。 5.稳定性研究资料,包括与变更前产品稳定性情况的比较。 6.临床试验或生物等效性研究比较资料。其中临床试验研究进行病例数不少于100对的临床试验,用于多个病证的,每一个主要病证病例数不少于60对 7.尚需根据需要进行相关的药理毒理试验研究,及Ⅱ、Ⅲ期临床试验或生物等效性研究。 具体的可以先咨询。 歪楼:明显为了降低成本,自己挖坑自己跳。 链接:
3、生产工艺持续验证的问题? 问:生产工艺持续验证是否需要风险评估?个人理解,生产工艺持续验证是建立在产品已经上市销售的前提下进行的,目的在于持续性的监控生产状态,发现工艺缺陷。既然已经处于正常生产状态,相关的验证已经全部在此之前完成了,风险评估自然也做过了,持续验证不用再重新做风险评估? 答1(论坛ID:lreo1):理论上,工艺无变更,过程控制稳定,质量稳定,完全可以用年度质量回顾数据同步确认,对于风险评估,只不过再重复你的控制措施和效果评价而已,照搬是最省事的方法;实际上,变更肯定发生,肯定有超常超标等相关问题,跟着实际就会出现与验证前不一样的风险点,那也就有不一样的风险控制措施等等一系列。所以,还是照搬吧,反正实际也登不上台。 答2(论坛ID:无名传奇):我是做制剂生产的,生产品种工艺持续性验证需要做风险评估,应该接合以前品种质量回顾性验证3西格玛数据、原辅料、设备性能情况、人员操作情况等做出真实的评估!!验证最好要有风险评估,不然检查员会问你要!! 链接:
4、关键的计算机化系统的系统描述如何做? 问:所有相关系统及其GMP方面的功能(详细目录)的最新清单应该是可用的。对于关键系统,应提供最新的系统描述,用以详细描述物理和逻辑部署、数据流和与其他系统或流程的接口、任何硬件和软件先决条件以及安全措施。那么,哪些算是关键系统呢? 在PIC/S关于GXP环境下计算机化系统的指南中规定:GXP关键计算机化系统是指那些能够直接影响产品质量和患者安全的系统(如控制系统)或产品相关信息的完整性(如与编码、随机分组、分发、产品召回、临床措施、患者记录、捐赠来源、实验室数据等相关的数据/信息系统)。这并不是一个详尽的列表。 如果按照PIC/S的定义的话,天平这类简单的仪器算不算直接影响产品质量的,对于含量检测结果的称重来说,完全可以影响到产品质量及数据完整性了,但是天平这类简单的系统,及时有系统描述,又能有多少内容呢? 所以此处我比较费解,我认为应当是关键且复杂的系统,才需要最新的系统描述,而这个系统描述,不仅仅是便于审计官检查理解,也便于企业内部对其进行评估和分析。不知道这样理解是否正确? 答(论坛ID:hoover):Annex11的要求大概时4.3部分。个人理解,法规在这一条说了两件事情,1,是只企业要维护一个最新的计算机化系统清单。2,对关键系统,要求有详细的系统描述,这个要求,对大多数系统来说,一般会体现在FS/CS/DS当中。 就像我上文中提到的,你首先是实事求是的写,如果觉得系统很简单,那就可以按照PI011-3里面第10章的建议,把URS和FS合并了;或者你的FS写的比较简单,但是你还是去完成法规的要求。 如果说系统描述不写,一般是很难解释的。一个问题就很难回答,你如何证明你的系统满足了URS?一般是通过FS之类的系统说明来实现DQ,证明从设计就开始满足URS。 链接:
问:指导原则里面根据待测成分含量去算RSD范围和回收率限度这个,这里的待测成分含量怎么理解呢?比如说我是注射液,主成分是10mg/ml,100ml的规格,那我的成分含量是100%还是1%?如果是100%,那我算有关物质,杂质的待测成分含量怎么算? 答(论坛ID:进,无止境):这个要看你这个方法针对的是什么。比如说你这个方法就是要测定注射液中,主成分是否就是10mg/ml,比如结果算出来是9.99mg/ml,那么该注射液的含量就是99.9%,那么成分含量就是100%来算RSD。同时,如果该注射液中有一个A杂质,每毫升注射液样品中,含量只有0.1mg/ml,那么这个杂质相对于主成分的含量就是1%,那就根据1%来计算RSD。 链接:
6、C-RABS还是隔离器方案? 问:对于OEB5的无菌注射剂,目前在考虑两个方案:1、采用C-RABS(B+A)的方案。2、采用隔离器Isolator(C+A)的方案。哪一个更择优? 答(论坛ID:王爽1234):隔离器弊端是1.设备费用高一些,少则100多万,多的几千万。2.相关验证要复杂一些。3.物料、器具、半成品等怎么传送到隔离器中,成品怎么传出去,都需要再设计阶段定下来。优点就是屏障作用,有效降低环境造成污染风险。也是以后的主流。 第一个方案,很多企业都采用第一个方案,就是B级的厂房建设和日常运行要求高,人员操作没有C级的舒适,如果与洗烘设备连线的压差不太好调,人员操作、设备等管理要求高一些。第二个方案,人员和环境级别低一些,好管理,隔离器涉及的验证多一些。看自己公司偏向那方面。 链接:
7、[生产制造]根据订单排产,取消产品的其中一个批量,需要变更吗? 问:取消在产品种的其中一个批量,需要走什么流程比较合适? 答(论坛ID:dengjianyyy):不用走工艺变更或者生产偏差程序。生产计划变更不属于工艺变更,也不归入GMP条款,至于贵公司需要走什么程序由自己定。 链接:
问:D级区负压称量罩初中效过滤器清洗都是如何清洗的呀,如何规定清洗周期呢? 答(论坛ID:lreo1):要看设备的吧,像我们的称量室是直接从洁净空调风管接出来的,本身就只有高效和回风过滤网,所以初中效的清洗跟随空调来,方法其实很简单,我们是使用压缩空气正反吹洗,吧风速调小就不会损坏初中效过滤袋,如果吹洗的不干净,也可以用水清洗,但是晾干较长时间。 清洗周期可以根据两个方面,第一是根据压差来,超过初始压差多少就需要清洗,如两倍初始压差需要清洗,另外一种就是定期清洗,这个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根据车间的产尘情况,主要是维护过滤袋,延长使用周期,我们是2个月清洗一次! 链接:
问:使用摇摆颗粒机生产出来的颗粒产生了黑点,换了新设备还是会出现黑点,无法避免,什么原因?好像是物料摩擦引起的,你们经历过吗? 答1(论坛ID:liuhai117):产生黑点的原因:1.原辅料带入2.设备带入3.操作带入。 解决方法:1.制粒前检查原辅料的外观、性状,如果黑点较大、较多的话可以尝试过100目筛2.摇摆颗粒机制粒过程中产生的话,可以对照制粒前后颗粒的性状、外观,如果制粒后黑点明显增多,可以基本判断设备带入,大部分摇摆颗粒机的密封都是机械密封,建议使用前后对密封圈进行清洗,制粒几批或多少公斤后,停止制粒对密封圈重新清洗后再次生产,这样效果好很多3.规范操作,避免外部引入黑点。 答2(论坛ID:徐占鳌):用空白物料做,一步一步检查,先找到在那个环节出问题,再考虑这个环节的物料、袋子、尤其设备,记住不要懒,一定要亲自去现场,拆开,尤其不要彻底相信员工的话。自己去现场,你会有很大机会找到问题。你想,也就是物料、设备、包材几种可能,如果你坐在办公室全部否定了,那就没有办法找了! 链接:
“赤健天麻,聪明人一辈子不糊涂的保护神。” 联系方式: 天麻妹18284005401; 杨曙光13908125612; 微信同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