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有关国家药典错误问题的一些社会议论(一) 中药人周老头儿于壬寅年夏末 这过去两年多多发文,网上的公开场合则反应平平。但背后社会上的各方面意见和看法很多。由于我是主要当事人,所以我可能了解的更多一点。随着挑错的事儿暂时告以段落,有许多人希望能够把这些反映说一说,那就说一说吧。反正某些人早已经不在乎了。 先说说针对我的一些反映—— 有人说,这两年的批评文章好像也只是我一个人在唱独角戏,其实不然,我背后有人的。这一点我将在后面说明。 只是被批评的一方,到现在也没有一个针对我这个老头儿正式的回答,让人不可理解。 有人告诉我,他们回应你了(《中国药学杂志》2022-07-12)!大概的意思是——近些年,国家药典标准中药部分饱受诟病,其主要的原因是,中医药历史悠久学问太深那些人搞不懂,编不好。还有就是中药的有效成分太复杂,到现在也搞不清,所以无法做到严谨。更不甭说最严谨了。因此,药典的中药部分出一大堆错误,这些客观原因造成的。领导和专家都是努力的、认真的、一丝不苟的做到了最严谨。 我看了一下,一定是还有什么人在给他们提了些高水平的意见,文章说的肯定不是针对我的。因为我的那些纠错不够那个格。 必须说明:由于本人学识的浅薄,我的文章并不涉及中医药悠久的历史,更没办法涉及中药中复杂的化学成分,绝大部分内容都是极其简单的,极其低级的错误。许多只要有高中水平,加上有那么一点点中药方面的知识,再心细一点,就能看的出来。况且熟悉我的人知道,我并不是那种很细心的人。仅此而已,对大家的高抬,我只能以此回应了。 其一,我背后有一大群人。国家药典的一大堆错并不是我一个人挑出来的,据我的估计有一半多是网友提出来的,而网友提出来恰好跟我看到的重复,应该不到10%,从这一点上看,如果对国家要点进行仔细的阅读分析,那错误可能远不止600多个。 由于大家都知道的特殊的原因,所有的东西都是以我的名义发出来,引用部分也掩盖了,需要掩盖的东西。所以大家不要以为我这个老头有多大的知识面,有许多错误不是我能看出来的! 其二,我也根本达不到像某些网友给我的那种“高水平专家”评价。比如23抄成237,只要翻开徐国均先生的红宝书,就能看到,也就是小学生的低级错误,而这一种低水平的纠错,在600多个错误中占了很大的部分,并不能说明我们纠错的人水平高,而是犯错的人太……,说他们一句丢人哦,居然还被说成了过分?过分不过分,历史会有评价的。 其三,我不是什么“英雄”之类的,我也胆小,也不愿得罪人,20年前就发表过两篇菊花性状和柑橘属显微标准的文章,明明是纠正人家的错误,但还不敢直说。 如今胆子大起来的原因一是在学术上引用某些人较上劲儿下不来了。二是手头积累的资料也很多,有跟他们较劲心里的底气。三是临近花甲了,再不说也没有机会了。 当年乒乓世界冠军容国团说得好,人生能有几回搏。我这人生都要到头了,再不说说,那点东东只能带到火葬场大烟囱里去了。 最后,我也不是什么大专家了。中药的性状鉴定在大学的已经基本上没有多少人研究了,显微鉴定就更是这样。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如今是山中连猴子也没有了,松鼠也可以称大王了。这就是我能成为"专家"的原因吧。 大家对我还有什么意见和看法,请多多发来。私下或群里说都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