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返回首页

程井令的个人空间 https://star.ouryao.com/?1289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植物提取造假常见方法

热度 1已有 939 次阅读2011-8-4 08:25

1.多糖:加糊精
2.多酚:加鞣花酸或儿茶素等
3.总黄酮(紫外测含量的):加芦丁
4.总黄酮(葛根、大豆、红车轴等液相色谱测含量的):加大豆甙元或染料木素等廉价单体
5.当归、南瓜籽、锯叶棕:糊精分别添加少量当归油、南瓜籽油、脂肪酸
6.刺蒺藜:加水杨甙提取物
7.淫羊藿、水飞蓟、人参等:并非传统意义的假货,主要是混淆概念,如淫羊藿双甙、单甙;水飞蓟素、水飞蓟宾。不清楚多种成分之间的区别,很容易上套。
8.比例提取物:糊精肯定要添加,主要是看加多少;还有就是使用伪品原料,或是已经没有含量的料渣j进行提取,应了那句话:只要缸里有一只鳖,你就不能说我造的不是鳖精。
9.化学添加剂:为了防腐、防止快速吸潮等,有时添加苯甲酸钠、硬脂酸镁等化学品,背离了天然提取物的初衷
10.廉价替代品:杜仲提取绿原酸冒充金银花绿原酸,莨菪浸膏冒充颠茄浸膏,南五味子冒充北五味子,人参茎叶提取物冒充人参根提取物等,很多

总之,紫外法测定含量的,80%都可能造假,实际流通的紫外产品中造假的也达到了50%左右。带个多,或者总的产品都要提防了,这意味着比较精确的液相法可能测不了。有些产品连检测方法都没有,那更要当心了。
再次对造假提出自己的观点不是为了打击谁,也不想改变什么,更不是说谁对谁错。有人说:你不上车,但你不要档着车走。就是这个道理,更何况我在车上。
其实搞生产的90%以上都知道这些猫腻,搞技术的基本也都清楚,业务员和客户可能就欠缺这方面的鉴别能力,也算是提个醒吧,大冬天的,活跃一下气氛也不错

有感于近年来植提产品造假越来越严重,市场形象很差的现状,本人根据自己的一些经验,谈一些常见的造假手段,希望能帮助大家一起提高。
1、添加提取自其他植物的成分
产品举例:大豆提取物
通过添加染料木素的方法使低含量产品达到40%总异黄酮的规格
也有加廉价的芦丁提高总黄酮含量的(如:山楂果提取物、水皂角提取物)
鉴别方法:紫外检测的总黄酮类产品尽量采用hplc进行定性,多组分的物质需要确定各组分的峰比值,最后还可以采用红外光谱分析特征峰。这几个方法都鉴别不出来?这产品别做了,寿命到头了。
2、添加人工合成的成分
产品举例:石榴皮提取物等多酚类产品
添加人工合成的鞣花酸提高多酚含量
鉴别方法:比较难,不同的产品有不同的方法。
3、钻检测方法的漏洞
产品举例:贯叶连翘提取物
贯叶连翘提取物经过简单的处理(成本很低),紫外法测定的总金丝桃素含量可以提高一倍左右。
鉴别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测定,可以发现金丝桃素含量极低。
4、糊精问题
产品举例:多糖类产品、比例提取物等
多糖类产品、比例提取物勾兑糊精大家都知道,可是企业也有难处,多糖产品如果不勾兑糊精,产品的引湿性、色泽都很差,勾兑恰好还增加了多糖的含量。比例提取物有时收率极低,为了满足客户的比例要求,只好加糊精。
但有的产品纯粹是为了降低成本进行勾兑的,如当归提取物采用糊精拌当归油,锯叶棕提取物也是一样,糊精成了产品的主要构成,那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鉴别方法:过去由于检测手段的欠缺,糊精不太好鉴别,现在通过红外光谱可以实现对糊精的定性。
个人认为:最好的办法还是建立原料及其各规格提取物的指纹图谱,真伪立判。但只是空想,实施太难。

       以上转载于网络论坛,并非原创,所以正确与否本人不负责任~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回复 空空道人 2011-8-12 20:14
不错,刚开始接触的时候一时难以接受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京ICP证150354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证书编号: (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4-11-13 01:21

Powered by Discuz! X3.4运维单位:苏州豚鼠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