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1211|回复: 5
收起左侧

[职称与继续教育] 关于食品中的铅超标

[复制链接]
药士
发表于 2014-11-26 19:48: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关于食品中的铅超标
2014年09月05日 发布

  一、背景信息
  近日,浙江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在全省2014年第二季度抽检中发现亨氏米粉铅超标,并及时组织了专项清查行动,封存下架了涉嫌问题样品。亨氏公司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召回了四个批次的“AD钙高蛋白营养米粉”产品。亨氏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多次排查后初步得出的结论是脱脂豆粉的原料疑因供货商维修机器被污染。

  二、专家解读
  (一)铅普遍存在于环境和食品中,可通过多种途径进入人体。
  铅是一种在自然界广泛分布且有重要工业用途的环境重金属污染物,空气、家居环境、饮用水和食品均不同程度地含有一定量的铅。通过饮食摄入和空气吸入是成年人铅暴露的主要途径。对于儿童而言,通过手-口途径摄入含铅的灰尘、土壤或接触含铅的油漆玩具和器皿也是不可忽视的途径之一。
  (二)食品中铅污染主要对人体造成慢性损害,婴幼儿较敏感。
  铅在生物体内具有蓄积性,在人体的半衰期为14年。铅的长期低浓度暴露可影响心血管、中枢神经等系统发育。胎儿和婴幼儿对铅敏感,铅对儿童智力的损害受到广泛关注。2010年,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FAO/WHO)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根据近期的研究结果认为,原先制定的暂定每周耐受摄入量(PTWI)25 μg/kg bw/w会引起儿童智商(IQ)下降至少3个值,会导致成人收缩压升高至少3 mmHg。因此JECFA撤销了该PTWI值,并认为目前尚无法确定一个可有效保护健康的铅暴露阈值,建议各成员国应采取措施尽可能降低铅暴露。
  (三)我国及国际上均对婴幼儿食品设定了严格的限量标准。
  鉴于铅对婴幼儿健康的潜在危害,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其他国家和我国均对婴幼儿配方食品中铅含量规定了比普通食品更加严格的标准。在2014年7月召开的CAC第37次大会上,CAC又进一步将即食婴幼儿配方食品(一般为液态乳)中铅的最大限量值下调为0.01mg/kg,欧盟、澳大利亚和我国等国家即食婴幼儿配方食品的铅限量值为0.02mg/kg,根据CAC标准,我国正在研究相应修订事宜。同时,我国还规定了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添加鱼类、肝类、蔬菜类的产品除外)的铅限量值为0.2mg/kg。
  (四)短期摄入铅超标食品不会造成明显的健康损害。
  食品安全标准的制定以风险评估结果为基础,以保护大多数人为原则,铅的风险评估是以终生持续暴露不产生可观察到的健康损害为基点的,因而具有充足的保护性。对于铅超标食品,从健康角度来讲,如果没有长期食用,一般不会对消费者造成明显的健康损害,但也应依法采取监管措施。

  三、专家建议
  (一)企业应加强生产原料检测和关键环节控制,改进生产工艺流程,严格执行相关铅限量标准,确保产品符合相关标准。
  (二)对于婴幼儿食品和孕期食品,建议消费者到各大商场、超市等正规销售场所购买,并留存购物凭证。消费者如果发现可疑食品,可拨打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投诉举报电话12331。

专家:
  李 宁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主任助理、研究员
  张 磊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风险评估二部副主任、副研究员
  刘东红 浙江大学馥莉食品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

主要参考文献:
  1. 中学生从食物中摄取铅的情况.香港: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食物安全中心,2005. http://www.cfs.gov.hk/sc_chi/pro ... fc_01_05_lead.html.
  2. EFSA (2010). Scientific opinion on lead in food. EFSA Panel on Contaminants in the Food Chain (CONTAM), European Food Safety Authority, Parma, Italy. EFSA Journal, 8(4):1570  (http://www.efsa.europa.eu/en/scdocs/doc/1570.pdf)
  3. FAO/WHO. Safety evaluation of certain food additives and contaminants (Sevnenty-third report of the Joint FAO/WHO Expert Committee on Food Additives). WHO Technical Report Series, No. 64, 2011.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GB 2762-2012食品中污染物限量[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2.
  5. Codex Alimentarius Commission. Codex Stan 193-1995 General Standard for Contaminants and Toxins in Food and Feed[S]. 2012.
  6. European Community. Commission Regulation (EC) No 1881/2006 Setting Maximum Levels for Certain contaminants in Foodstuffs[S]. 2010.
  7. Australia New Zealand. Standard 1.4.1 Contaminants and Natural Toxicants[S]. 2013.


原文见
http://www.sfda.gov.cn/WS01/CL1679/106015.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26 19:58:0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4-11-26 21:05:52 | 显示全部楼层
了解,需要从源头控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4-11-26 22:13:5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师
发表于 2014-11-26 22:51:57 | 显示全部楼层
食品真不能检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发表于 2014-11-27 09:40:38 | 显示全部楼层
食品!毒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8-1 11:2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