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 是中老年男性的常见病之一,严重影响中老年男性的生活质量,发病率也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高。BPH在40岁以上的男性发病率在50%以上,到80岁发病率可达80%以上。 BPH包括组织学上的前列腺间质和腺体增生,解剖学上的前列腺体积增大(BPE),尿动力学上的膀胱出口梗阻(BOO),临床症状以尿路症状(LUTS)为主。针对BPH的不同表现及发生发展机制,通过建立相应的BPH动物模型,探讨BPH发病机制及治疗药物药效机制。模型成功与否在实验研究中至关重要。 动物的选择目前应用于BPH动物模型复制的动物有大、小鼠,猩猩,犬,猕猴,棕色挪威鼠等。其中Wistar大鼠、SD大鼠和犬是较为理想的。
灵长类动物与人类的前列腺解剖结构极为相似,是最佳选择,但因其品种极稀有,同时涉及伦理、造模时间较长、价格昂贵等原因,使灵长类作为实验动物受到限制。
老年犬存在自发性前列腺增生现象,自发性和激素诱导的犬BPH模型均可用于BPH药物评价。自发性前列腺增生的老年犬价格高、难大规模获得,应用受限,而睾酮诱导的犬BPH模型相对容易获得。
小鼠、大鼠具有种纯、量大、价廉等优点,常被作为建立BPH模型的实验动物。鼠类的前列腺背外侧叶组织学上与人类类似,幼龄小鼠前列腺对外源性雄激素最为敏感,并且死亡率低,但与BPH年龄依赖存在不一致。目前研究显示外源性雄激素干预正常或去势雄性大鼠,其中Wistar和SD是最易建立BPH模型的品系。
造模方法目前BPH模型成功判断标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表观指标,如前列腺脏器指数、垫料潮湿度、活动次数及尿流动力学指标,如膀胱内压及排尿间隔是模型制作成功的核心指标。 组织病理学指标,如上皮细胞及间质组织的增生是前列腺增生病理变化的直接依据,亦是判定该模型是否成功的决定因素。生化指标如雌雄激素、肽类生长因子、增殖与凋亡蛋白,可以反映前列腺增生的发生发展程度。作为与临床诊断符合程度判定的客观指标,上述评价指标从不同层面反映BPH情况。
一睾酮诱导
该方法主要适用于大鼠、小鼠、犬等,大鼠报道较多。主要分为去势和非去势两种。 非去势法(小鼠) 造模方法: 选取雄性ICR小鼠,体质量18~22g,采用腹腔注射的方式,按剂量5mg/kg连续给予丙酸睾酮31d。 非去势法(大鼠) 造模方法: 选取雄性SD大鼠,体质量250~270g,每隔 1d对大鼠进行皮下注射丙酸睾酮(50mg/kg) ,丙酸睾酮可溶于橄榄油,给药质量浓度为 0.001mL/g,皮下注射连续4周。 去势法(大鼠) 造模方法: 选取体质量280~320g的Wistar雄性大鼠,腹腔麻醉,经阴囊摘除双侧睾丸,此操作要在无菌环境下进行。手术后为防止大鼠感染,可对大鼠连续3d肌内注射青霉素(2.5×105U/kg) 。手术后,大鼠进行恢复7d,于第8天选取已去势且状态恢复较好的模型大鼠,每天按剂量4mg/kg皮下注射造模药物丙酸睾酮(可将丙酸睾酮溶于植物油中,如大豆油等) ,持续30d制备大鼠前列腺增生模型。 去势法(小鼠) 造模方法: 选取KM雄性小鼠,体质量20~23g,腹腔麻醉,麻醉后经阴囊摘除双侧睾丸,此操作在无菌环境下进行; 为防止感染,对手术后的小鼠进行肌内注射青霉素(2.5×105U/kg) ,注射连续3d。注射3d青霉素后,可取去势成功、状态良好的小鼠,每日按剂量5mg/kg皮下注射丙酸睾酮(可溶于大豆油中) ,连续3周,制备小鼠前列腺增生模型。
二小鼠尿生殖窦植入法制备前列腺增生模型
造模方法: 选取雄性小鼠,体质量25~30g,腹腔麻醉后,分离前列腺腹叶,并在腹叶内植入3个16d同品系胎鼠的尿生殖窦组织( 尿生殖窦的准备: 取受孕16d的母鼠子宫内的胎鼠,取出胎鼠的尿生殖窦组织,放在玻璃平面皿中,备用) ,此操作过程可在体视显微镜下进行操作,立即缝合。为防止手术感染,可对术后模型小鼠连续3d肌肉注射青霉素(2.5×105U/kg) 。植入16d胎鼠尿生殖窦组织的模型小鼠 21d后即可形成小鼠前列腺增生模型。该模型可维持的时间最少3个月。 优缺点: 该模型可维持的时间最少3个月,具有短期内可产生预期的显著增生。操作难度较大,对实验技术要求高。同时存在感染的风险高,动物死亡率高的问题。与临床吻合度高。 注意: 造模关键因素是取尿生殖窦的胎鼠应属于同品系,胎龄为16~18d。应注意动物手术后预防感染。
三雌、雄激素诱导老龄大鼠制备前列腺增生模型
常用的BPH研究方法。 造模方法: 选取18月龄左右雄性大鼠,用乙醚麻醉,经阴囊摘除双侧睾丸; 为防止手术感染,可对已摘除睾丸的模型大鼠采用肌肉注射的方式,连续注射5d青霉素(2.5×105U/kg) 。恢复7d后,连续30d对每只大鼠进行皮下注射丙酸睾酮-苯甲酸雌二醇(60:1) 橄榄油液(0.001mL/g) ,每天 1次。该模型维持时间不少于3个月。 优缺点: 更符合临床BPH的发生条件,雌/雄比例往往难以准确的评估,导致造模时激素比例难以确定,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成模率。与临床吻合度≥90%。
四不予干预 ,通过动物自然衰老,诱发 BPH自发性模型
优缺点: 避免外界干预,较好的反映自发状态下BPH的发展及变化。动物数量受到制约难以大规模进行试验。与临床吻合度度≥90%。 注意: 应保证老龄大鼠鼠龄一致,同时应注意大鼠体质量应相近。
结论根据BPH疾病的临床特点,应该继续开发基于临床特点及发病规律的 BPH 模型。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①在考虑模型成本及伦理的前提下,探索多因素复合模型,复制更贴近 BPH 发病本质的模型。 ②筛选能反映 BPH 病变本质的评价指标。 ③研发相应仪器用来检查行为学变化,并使其能够量化。 ④进一步探索行为学变化与微观指标的内在联系,实现宏观表征与客观指标的联合运用及协同判定。伴随老龄化社会的到来,BPH发病人群不断增加,深入开展 BPH 模型研究,规范造模方法、模型评价标准,建立稳定BPH模型,开发疗效可靠的BPH治疗药物是今后研究的重要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