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876|回复: 0
收起左侧

[杂文] 遥 望 为 祭

[复制链接]
宗师
发表于 2014-4-2 12:24: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文/许  承  图/张妙婷

  我不是每年清明都能赶回合肥祭奠父亲。或在河边,撒一捧鲜花;或在山巅,遥望父亲生长的地方,成为我对永远年轻的父亲别样的祭祀追思。

  因为白血病,在1970年一个春寒料峭的日子里,父亲撒手人寰,长眠在家乡合肥。在父亲的兄弟姐妹中,只有父亲一人考上学校,跳出了农门。我的大伯和两个叔叔、姑姑都是农民,一直生活在合肥大圩。我的奶奶年轻守寡,一个人带着6个子女,家境一贫如洗。靠兄弟姐妹们的省吃俭用,父亲才读完了卫校。

  父亲于合肥卫校毕业后分配到青阳县卫生防疫站,在这里遇到了铜陵卫校毕业的母亲。我是他们唯一的孩子。父亲去世后半个月,母亲生下了我。至今,母亲一说起那些往事,便泪流满面。母亲生我时,强忍丧夫之痛,还横遭一些“文革”造反派的打击报复。可能是生性率直的父亲生前得罪了某些人,他们居然在父亲去世后诬陷父亲写反动标语、偷拿单位财物,鼓动当时的工作组查封了父母的家,而且连电灯泡也不给母亲用。这些人还不准母亲去衣柜取衣服,挨到六月份,母亲仍不得不穿着冬装。后来终于真相大白,父亲是清白的。40多年过去了,母亲说她至今还保存着那份省防疫站证明父亲没有侵占单位财物的文字材料。或许这就是母亲一直珍藏着的那份对父亲的爱。

  父亲去世后,我一直跟母亲生活在青阳,很少与合肥的家人联系。直到我在合肥读中专时,才经常去老家。我的大伯和叔叔们说,这些年母亲带着我不容易,总觉得他们老刘家欠我很多。他们每一次从乡下来市里,都特地去学校看我。有一次,三叔上城里卖甘蔗,大老远的路,公交车上忍着城里人的白眼,扛了一大捆甘蔗送到我学校,嘱咐我说,跟同学们一起吃,不要太小气。毕业后,我回到青阳工作,每一次回合肥探亲,他们都高兴得合不拢嘴,拉着我一遍遍说他们跟父亲小时候的事。临走时,总是给我带上许多家里的土鸡蛋。

  我的大伯大妈和叔叔婶婶们是中国最传统的父母代表,一生为子女操劳。我的四叔去世当天,还亲自当泥瓦匠为小儿盖房。而今,我的奶奶和伯伯、叔叔们早已在另一个世界团聚。清晰地记得,大伯去世时,几十个堂兄弟姐妹握手相告:一定要好好孝敬我们早生华发的母亲,一定好好珍惜这份血浓于水的感情。花前洒泪临寒食,醉里回头问夕阳。

  因为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父亲留给我的只有两张同一底版的相片。左看右看,父亲那气质绝对赛过韩国影星。更难得的是,我这张灿烂的小脸大部分遗传了父亲的基因。每每自恋地对镜贴花黄,仿佛看见天堂里的父亲正冲着我微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2-22 07:14

Powered by Discuz! X3.4运维单位:苏州豚鼠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