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就业形势严峻考研基于现实 统计表明:2015年城镇新成长劳动力大约有1500万人,其中高校毕业生749万。“史上最难就业季”的延续,已经成为高校毕业生无从回避的挑战。 根据中国教育在线调查平台收集数据统计,在37665人的调查群体中,有43%的考研群体因“增加就业竞争力、提升毕业后薪水”而选择考研,暂时不想就业、逃避步入社会而选择考研的人群占13%。 但是,这些学生用学费、时间、精力换来的一纸文凭,真的能在就业市场上获得更好的报酬和职位吗? “本科毕业时赶上金融危机,找到的工作都不理想,最高薪酬也就3500元左右。后来我辞职在家备考了半年多,考到北京读研,但现在工作仍很 难找。”即将从中国传媒大学毕业的小昕认为,学历与一份理想的工作并不完全画等号,而且,在北京面临的就业竞争更加激烈。 涉及漏题的科目还有政治以及综合管理。也有爆料人表示,在12月27日,绝大多数涉及英语二漏题的话题内容被屏蔽。 为此,27日,记者向教育部新闻办公室求证此事27日晚间21时55分,教育部新闻办公室官方微博“微言教育”发布长微博称,教育部表示坚决打击组织考试作弊等违法犯罪行为。 这条长微博显示,201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初试已平稳结束。日前,教育部有关部门接到举报,反映有考生收到个别科目部分试题的作答与考题内容相关。教育部有关部门立即报请公安机关进行调查。教育部表示,涉考违法犯罪行为严重破坏考试秩序,损害教育公平公正,教育部门将会同公安等有关部门严格按照《刑法修正案(九)》等法律法规,严厉打击国家教育考试刑事犯罪,绝不姑息。报名人数止跌反弹录取分数持续走低 中国教育在线发布的《2016年全国研究生招生数据调查报告》显示,部分省市的研究生报名人数甚至出现两位数增长,其中,辽宁和江苏分别增长11。7%和11。12%,北京和河北的报名人数增长也分别达到6。8%和8。4%。 而在2014年,全国考研报名人数从176万下降至172万,到2015年再减少至164。9万人。 专家认为,考研的“火爆”之势归结于当前经济增长乏力、就业形势严峻的现实。“高校毕业生人数屡创新高,年年遭遇最难就业季,薪酬待遇和自己期待的差距过大,都促使考研队伍不断壮大。”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陈志文说。 然而,报名人数大幅增长并不意味着竞争变得更加激烈。据统计,近年来,超过七成学科的录取分数线持续走低。 2011年至2015年,学术型硕士各学科门类中,经济学、管理学、医学、法学等学科的录取分数线总分,均处于持续降低的趋势。除了总分外,每个学科门类的单科录取分数线也在不断下滑。根据教育部公布的《201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学术型学位类)》可以看到,大约70%的学科门类单科分数线仅为30多分(满分为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