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不知道之前有没有人发过,我在这里总结了一下普遍用来作为环境灭菌的几种方法 1.紫外线
灭菌机理:紫外线波长在100~400 nm之间。紫外线之所以能够灭菌,是由于它能引起细菌或病毒的遗传物质DNA和RNA的结构变化,包括碱基损伤如丢失与改变、单链或双链断裂与交联及各种光产物的形成等,从而影响DNA复制、RNA转录和蛋白质的翻译,导致病菌或病毒死亡。另外,紫外线辐射所产生的臭氧和各种自由基可损伤蛋白质和酶分子,导致功能改变。因此,紫外线与生物物质的作用是通过DNA生物分子等对紫外线直接吸收导致DNA损伤的直接作用,以及被某些色素吸收导致活性氧产生,与周围DNA、蛋白质、酶、细胞膜等生物分子反应的间接作用进行的。
缺点:紫外线不仅对微生物有致命影响,对人也有一定的致癌作用。
紫外灯的有效杀菌半径只有1.5m,超出该范围则达不到杀菌效果。
注意事项:应在关闭紫外线灯15~20分钟后再进入室内。
2.甲醛和高锰酸钾
灭菌机理:植物组织培养或细胞工程实验室经常采用甲醛溶液和高锰酸钾按2:1的比例进行薰蒸消毒。产生甲醛是一种无色但有强烈刺激性的气体,可与菌体蛋白中的氨基结合使其变性或使蛋白质分子烷基化,对细菌、芽胞、真菌、病毒均有效。甲醛通常在水中保存,即甲醛水溶液(福尔马林)。
缺点:甲醛对眼睛、嗅觉和呼吸道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引起的症状主要有流泪、打喷嚏、咳嗽,甚至出现结膜炎、咽喉炎、支气管痉挛等,还可引起类似过敏性哮喘症。人对甲醛十分敏感,空气中游离甲醛含量达到0.1 mg/m3时,人的眼、鼻、喉就难以忍受。甲醛在人体内会分解出甲醇,吸入一定量就会引起人体某种程度的中毒,如麻痹中枢神经系统,使人感到疲劳。甲醛还会损害视网膜,使视力减退并有头痛症状。甲醛与人体中的蛋白质反应会形成对人体有害的不溶(融)物质,会使皮肤失去弹性。甲醛还可能腐蚀肝脏。甲醛甚至还是一种致癌物。
注意事项:在实验室用甲醛和高锰酸钾封闭消毒期间,不宜进入消毒空间。消毒后通风换气,等气味散尽后再出入。由于甲醛的安全性问题,现在已经很少使用此方法消毒。
3.臭氧
易生组培推荐臭氧消毒机代替此法。臭氧是一种广谱高效的灭菌剂,成本低廉,没有二次污染,是目前比较环保的杀菌剂。
灭菌机理:臭氧灭菌作用,通常是物理的、化学的及生物学等方面的综合结果。其作用机制可归纳为:(1)作用于细胞膜,导致细胞膜的通透性增加,细胞内物质外流,使细胞失去活动;(2)使细胞活动必需的酶失去活性;(3)破坏细胞内的遗传物质或使其失去功能。臭氧杀灭病毒是通过直接破坏核糖核酸或脱氧核酸完成的。而杀灭细菌、霉菌类微生物则是臭氧首先作用与细胞膜,使细胞膜的构成收到损伤,导致新陈代谢障碍并抑制其生长,臭氧继续渗透破坏膜内脂蛋白和脂多糖,改变细胞通透性,导致细胞溶解、死亡。
优点:
在常温下即可自行分解为氧气,对环境无副作用,灭菌较快,节能环保。
缺点:高浓度臭氧对人体,尤其是对眼睛,呼吸道等有侵蚀和损害作用。验证不确定性。
注意事项:臭氧达到一定浓度后方可有效杀菌,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臭氧消毒机并合理设置灭菌时间;灭菌完毕关闭臭氧消毒机30分钟后再进入组培室,以免对人体产生危害。 4.VHP灭菌器 1、基本原理:汽化过氧化氢灭菌器,是利用过氧化氢在常温下气体状态比液体状态更具杀孢子能力的优点,经生成游离的氢氧基,用于进攻细胞成分,包括脂类、蛋白质和DNA组织,达到完全灭菌的要求,经专门设计制造而成的一种用于隔离室、隔离器、房间、冻干机等密闭空间灭菌的专用设备。 过氧化氢溶液经蒸发作用后产生的高温过氧化氢蒸汽不断被发生器喷射出来,直至达到空间内过氧化氢蒸汽达到微冷凝状态,在各种微生物等表面形成微米级的包围层,过氧化氢分子会释放出强氧化性的自由基,对各种微生物进行杀灭。自由基可对微生物达到6-log的杀灭效果。 优点: 低温灭菌工艺(4-80°C) 在蒸熏程序完成,残留物很少(不需再次清洁) 蒸熏后无有毒副产品(健康& 安全) 对于其他物品无影响(装置,电器,洁净室墙板等) VHP工艺十分容易验证(符合法规要求, 工艺控制) 环保(健康& 安全) 对高效过滤器HEPA 穿透性好(玻璃纤维) 在低气体浓度(1-2mg/l = 1000ppm)下对大多数的微生物灭菌效果很好 灭菌所需时间短 节约成本(停机时间短) 缺点: 目前认同度低,应用不广泛 大空间灭菌的前期工程繁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