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5129|回复: 18
收起左侧

[其他] 请教:关于混粉均一性验证的问题?

[复制链接]
大师
发表于 2017-9-9 20:57: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某网友请教,问题如下:

公司一台10立方的混粉设备,均一性验证需要挑战最大和最小的装量均一性,因为生产无法正好生产我们预定的最大和最小批量,需要找其他相似物料替代,但是也不好操作,涉及到验证后的清洗等操作和确认。

我想问一下,如果我们在生产中用实际物料进行均一性验证,再加上厂家的推荐最佳混粉量的区间,就可以确定我们预定的混粉量区间?

比如厂家推荐12%-70%,根据密度计算质量为500-2000kg,而验证可能为600-1800kg,根据以上两个信息,我们能否规定混粉范围是500-2000kg?

技术讨论帖,发帖人认真请教,严禁灌水,谢大家支持配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发表于 2017-9-9 21:06:19 | 显示全部楼层
虽然法规规定了这类设备的最差装料情况 但我们其实并没有确认这一块 一个并没有太大依据 不太站住脚的理由就是各物料性质并不一样 API的比例也不一致 与其用一个略有代表性的物料来把这个范围给“定”出来 倒也不如后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验证予以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7-9-9 21:47:38 | 显示全部楼层
早年是可以的 但是现在不行了,啥都讲定量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7-9-9 21:49:10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就是混合设备到底是什么设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发表于 2017-9-9 22:49:4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明白你的所谓规定是什么意思?是内部工艺规程草稿用还是申报注册用。一般,拿到设备,你会先有一个拟定范围,然后做验证。如果短时间不能做整个范围上下限,那你就有了两个范围,一个是已经验证的范围,一个是未经验证的范围?这两个范围的区别是已经验证过的,生产后可以直接放行。未经验证的,则需要在新的验证补充方案和报告批准审核评估后放行。如果是注册用,可以看看注册国要求,一般是依据验证批量的倍数计算可以申报的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发表于 2017-9-9 22:49:4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明白你的所谓规定是什么意思?是内部工艺规程草稿用还是申报注册用。一般,拿到设备,你会先有一个拟定范围,然后做验证。如果短时间不能做整个范围上下限,那你就有了两个范围,一个是已经验证的范围,一个是未经验证的范围?这两个范围的区别是已经验证过的,生产后可以直接放行。未经验证的,则需要在新的验证补充方案和报告批准审核评估后放行。如果是注册用,可以看看注册国要求,一般是依据验证批量的倍数计算可以申报的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发表于 2017-9-9 22:49:5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明白你的所谓规定是什么意思?是内部工艺规程草稿用还是申报注册用。一般,拿到设备,你会先有一个拟定范围,然后做验证。如果短时间不能做整个范围上下限,那你就有了两个范围,一个是已经验证的范围,一个是未经验证的范围?这两个范围的区别是已经验证过的,生产后可以直接放行。未经验证的,则需要在新的验证补充方案和报告批准审核评估后放行。如果是注册用,可以看看注册国要求,一般是依据验证批量的倍数计算可以申报的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发表于 2017-9-9 22:49:5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明白你的所谓规定是什么意思?是内部工艺规程草稿用还是申报注册用。一般,拿到设备,你会先有一个拟定范围,然后做验证。如果短时间不能做整个范围上下限,那你就有了两个范围,一个是已经验证的范围,一个是未经验证的范围?这两个范围的区别是已经验证过的,生产后可以直接放行。未经验证的,则需要在新的验证补充方案和报告批准审核评估后放行。如果是注册用,可以看看注册国要求,一般是依据验证批量的倍数计算可以申报的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7-9-10 08:56:11 | 显示全部楼层
你们验证600~1800,那就以后的混粉量就是在这个区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7-9-10 09:46:01 | 显示全部楼层
人家这么说肯给你实际量超出600-1800。我认为你重新验证,500 -2000这个范围就可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7-9-10 10:48:09 | 显示全部楼层
跟据实际情况,覆盖生产批量验证就可以正常生产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发表于 2017-9-10 16:53:02 | 显示全部楼层
1. 我们要确定的是厂家推荐数值12%-70%的意思,这个数据在设备铭牌上,前面有几个字,有效工作体积,似乎是这几个字,是说,他们提供的设备的工作体积是12%-70%,意思就是说,不在这个范围内的物料,他们是不保证你能混合均匀的。所以就有了楼主说的,验证范围可能是600-1800kg。
2. 我们需要确认的是现在GMP对工艺验证的概念,是定批量工艺验证,不是范围验证,意思是说,混合机验证的应该是单个的产品重量,如600kg或1800kg,而不是600-1800kg。
3. 进行定批量的原因是,监管方,当然生产方应会这个样,任务同样的产混合,600kg和1800kg物料混合均匀的工艺参数(如:混合时间)可能会受到批量的影响,当然也可能不会。但谁说的清楚!
4. 厂家的主要问题其实是他们的批量不固定,可能会因为订单出现在有效混合范围内所有可能出现数值,对对于这个,建议该公司在做常用批量的混合验证,当出现非验证批量的时候,使用同步验证的方式对混合的均匀性进行确认,当数据积累够了,就写成固定个混合批量。
5. 当然,当所有的验证数据说明在600-1800kg范围内的混合工艺参数都一样的话,通过风评把混合批量写成范围,估计也能被接受,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个需要大量的混合数据。
6. 最后一句,500-600,1800-2000这个范围是抄设备的有效工作体积的,从设备来说混合不均匀的风险很高,想把范围订到这个,就看,你们公司能不能扛得住审计官们的挑战了。记住想挑战审计官们,就需要海量的数据。
7. 总结:综上所属,工艺验证基础原则不能违背,剩下的就靠你们自己慢慢折腾了。
8.以上如果错别字,如不影响阅读请多担待,要是影响理解,记着@我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7-9-11 09:43:59 | 显示全部楼层
1.从道理上说既然你要定义你的混粉量(最大与最小批量),那么就是你的可能的混粉批量,在验证时你需要进行实际量的“凑”的。2.设备方建议的混粉量是个大范围量 ,你肯定是不可逾越的,但最后的混粉量肯定是以你 验证的结果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7-9-26 16:04:36 | 显示全部楼层
设备方建议的混粉量是个大范围量 ,你肯定是不可逾越的,但最后的混粉量肯定是以你 验证的结果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9-26 16:14:4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想法是,你可以先做600-1800KG,这是你验证过的,证明了的。
如果回头需要2000KG,你在做一次确认。
个人看法,请多指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7-9-26 16:23:31 | 显示全部楼层
赵旭锋 发表于 2017-9-10 16:53
1. 我们要确定的是厂家推荐数值12%-70%的意思,这个数据在设备铭牌上,前面有几个字,有效工作体积,似乎是 ...

第三条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12 13:15: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xiexc 于 2018-1-12 13:19 编辑

混粉均匀性,对于大批量生产确实是个难题,在工艺不变的情况下,要根据生产产能配置上游混合设备;大批产量时,实现快速、高效的混合方可满足下游连续性的生产,建议采用桨板式、高效混合机,混合批次时间60-120秒/周期(根据产能配置不同容积);对于均匀度的标准,小料采用先部分预混放大后,再和基料混合,混合周期结束后测试混合均匀度,做好记录,这样一个批次可设置n个混合周期;每个周期混合好的料1/n,可放入暂存或者直接通过气力密闭输送至包装设备,以实现混合--包装的连续性生产;而影响生产的主要效率则为每个周期混合好的料1/n的检测时间。
不过10m³确实太大,关键混合设备不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23 09:09:03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要求一个批量一个验证,不能用范围做验证依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神
发表于 2023-5-7 19:12:2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4-18 07:07

Powered by Discuz! X3.4运维单位:苏州豚鼠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