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中药故事系列之三十四 大爱孝子——菟丝子 年代: 汉 、作者: 不详 汉无名氏 菟丝从长风, 根茎无断绝。 无情尚不离, 有情安可别? 中药是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药故事更是民族文化的瑰宝。故事蕴含了中华传统文化之精华,是古人智慧结晶具体体现。一则中药故事,一份中药情怀。一天一则中药故事,送给友们。我们将以系列连载的形式体现(系列共42期),望大家喜欢!十九大习主席在报告中提出了“坚持中西医并重·继承和发扬中医药事业”,学习和了解中药故事就是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事业,希望借这个平台更好的为中药故事传播做一些绵薄之事,与诸位一共交流,同学习、起成长!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写道,菟丝子种子刚刚萌发时是有根的,之后它的茎蔓延到其他植物上,这时菟丝子就会自己把自己的根断掉,完全依靠寄主提供的养分生存。这和如今人们对于菟丝子的认识十分相似。同时李时珍也指出,菟丝子是一种“阳草”,具有补充阳气的效用,长期服用,可以使人眼睛明亮、步履轻盈,甚至延年益寿。喜爱炼丹的术士们,总喜欢使用这种寄生植物当作原料。东晋神仙家的巨著《抱朴子》中,记录了用菟丝子炼丹的方法,同时也解释了菟丝子名称的由来:菟丝子初生的根形状像兔子,而之后生出的茎如丝,所以名为“菟丝”;将那形状如兔的根刨出来,割破就能取“血”,用这“血”浸制丹药,吃下以后,人就能立刻变化。——所谓“变化”的结果没有详细说明,但结合李时珍所谓的眼睛明亮、步履轻盈,大约这种丹药,就是让人变成兔子的灵丹吧。 当年一家财主很喜欢养兔子,什么白玉兔、黑毛兔、灰毛兔……他都有。这个财主,还专门雇了一名长工给他养兔子,并规定,死一只兔子扣掉四分之一的工钱。 有一天,长工失手一棍,把一只白玉兔的腰脊打伤,白玉兔躺在地上跑不动了。长工生怕财主扣工钱,就偷偷把那只兔子藏在了黄豆地里。可财主还是发现少了一只兔子,非逼长工赔不可。长工没办法,只好来到黄豆地,想把受伤的兔子抱回去。 这时,他看见那只白玉兔正在黄豆地里东钻西跑地寻找着什么啃吃着。长工很奇怪,明明把它的腰打伤了,怎么还没死呢?长工急忙去捉,那只兔子又蹦又跳,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捉住。长工仔细一看,兔子一点儿也不象受过伤的样子。长工越想越奇怪。 后来,在好奇心的驱使下,长工故意打伤一只灰毛兔扔进黄豆地。过了几天,他看见灰毛兔的伤也好了。 长工回家把这件怪事告诉了爹。他爹曾经被财主打伤了后腰,已经在床了躺了好几年了,一听这事,忙对儿子说:“你再去试试,看兔子吃了啥东西,说不得定是‘接骨丹’呢。”长工按照爹的吩咐,又打伤一只兔子,放在黄豆地。这回,他自己站在一边看着。只见那只受伤的兔子,无法爬起来走动,喧哗高处的黄豆叶子也够不着,只好伸着脖子啃那些缠绕在豆秸上的一种野生黄丝藤的种子。一天两天,三天四天,兔子的腰伤就这么养好了。长工便采了一些黄丝藤和它的种子,回家交给爹。 老头看了看,说:“这是黄豆地里的一种杂草。这种草缠来缠去,会把大片大片的黄豆缠死,难道会是什么‘仙草’不成?既然能治兔子的腰伤,没准儿也能治人的。你快去多采些回来,给我煎汤吃吃看。”儿子从黄豆地采了很多黄丝藤的种子,他爹喝了这种自制的汤药,没几天就从床上坐起来;又过几天,可以下地走动了;两个月后,老头儿竟能干农活儿了。这样,爷儿俩断定这种黄丝藤的种子可治腰伤、腰疼。 长工干脆不给财主养兔子了,他专门采药、制药,当上了专治腰病的医生。有腰损腰伤的人,纷纷上门求医。后来,人们问起这种药草叫什么名字?他想这种草首先治好的是兔子,就“兔丝子”吧。“兔丝子”就这样得名。后来,有人在“兔”字上加了草头,写成了“菟”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