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2055|回复: 5
收起左侧

【浙江江南征文】—中药茶剂的历史渊源和制备方法概述

[复制链接]
大师
发表于 2018-2-13 16:08: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浙江江南征文】—中药茶剂的历史渊源和制备方法概述
    茶剂系指含茶叶或不含茶叶的中药或中药提取物用沸水泡服或煎服的制剂总称。可分为茶块、袋装茶、煎煮茶。
    东汉张仲景用茶治疗下痢脓血,在《伤寒杂病论》中日:“茶治脓血甚效”。
    魏时张揖的《广雅》中说:“饼茶,其饮醒酒,令人不眠”。
    唐孙思邈《千金要方》载药茶方10首,如“竹茹芦根茶”,以竹茹、芦根、生姜配方,即为不含茶叶之代茶方。另唐代名医王焘《外台秘要》中,将玉竹、茯苓、葛根等14味中药加工制成饼阴干,其加工方法、煮饮法完全按照当时做茶饼的过程和方法,谓之“代茶新饮方”。
宋朝,《太平圣惠方》中载录“药茶诸方”八道:如葱豉茶方,治伤寒头痛壮热;石膏茶方,治伤寒头痛烦热;薄荷茶方,治伤寒鼻塞头痛烦躁;硫磺茶方,治宿食冷气及止泻痢;槐芽茶方,治肠风;萝孽茶方,治风及气补暖;皂芙芽茶方,治肠风,兼去脏腑风湿;石楠芽茶方,治风补暖。其中有茶叶者4方,无茶叶者4方,都“如造茶法”制成,并依“煎茶”法饮服。
    明朝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中对以茶入药也有记载:“茶苦而寒,阴中之阴,沉也降也,最能降火。火为百病,火降则上清矣。然火有五,炎有虚实。若少壮胃健之人肺脾胃之火多盛,故与茶相宜。温饮则火因寒气而下降,热饮则茶借火气而升散,又兼解酒食之毒,使人神思闺爽,不昏不睡,此茶之功也。若虚寒及血弱之人,饮乏既久,则脾胃恶寒,元气暗损,土不制水,精血潜虚,成痰饮,成痞胀,成痿痹,成黄瘦,成呕逆,成洞泻,成腹痛,成疝瘕,种种内伤,此茶之害也。民生日用,蹈其弊者,往往皆是。而妇妪受害更多。习俗移人,自不觉尔。况真茶既少杂茶更多,其为患也,又可胜言哉?”;“茶作饮加茱萸、葱姜,破热气,除瘴气,利大小肠,清头目,治中风昏聩,多睡不醒⋯⋯同芎劳、葱白煎饮止头痛”。并附录茅根茶、萱草根茶等十余药方,并对药茶功效作了全面论述,促进了后世对药茶的研究。
    药茶作为中药传统剂型,需要根据辩证论治原则进行使用,中医讲究天人相应和辨体施养,提倡按四季特点给予不同性质和品味的茶适时饮用,强调依据体质辨识,根据不同体质类型辨体施茶。根据不同的组方具有不同的功效,比如紫苏叶茶的发汗解表、金银花茶和王老吉凉茶具有清热解毒、决明茶的明目降压等等。
    药茶的制备工艺一般根据使用方法和外形需要采用不同制备方法,具体如下:
1.茶块  将处方中的药材粉碎成粗粉或碎片,以面粉糊为黏合剂混匀;也可将部分药材提取物制成稠膏为黏合剂,与其余药物的粗末混匀,制成适宜的软材或颗粒,以模具或压茶机压制成形,低温干燥即得。
2.袋装茶  可分为全生药型与半生药型两种。全生药型系将处方中各组分粉碎成粗粉,经干燥、灭菌后分装入茶袋即得。半生药型系将处方中一部分药材粉碎成粗粉,医`学敎育网搜`集整理另一部分药材提取,以药材粗粉吸收提取浓缩液,经干燥后,分装入茶袋即得。
3.煎煮茶  将药材加工制成片、块、段、丝或粗粉后,分装入袋,供煎煮后取汁服用。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8-2-13 16:20:5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8-2-14 16:12:34 | 显示全部楼层
中药茶剂,很有特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师
发表于 2018-2-15 13:11:35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提供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8-4-2 19:49:51 | 显示全部楼层

发挥中药茶剂特色优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5-14 16:19:02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4-24 11:48

Powered by Discuz! X3.4运维单位:苏州豚鼠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