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1545|回复: 2
收起左侧

[食品] 非洲猪瘟病毒不会感染人

[复制链接]
宗师
发表于 2018-8-30 09:05: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非洲猪瘟病毒不会感染人
    编者按

    今年8月以来,辽宁沈阳沈北新区、河南郑州经济开发区、江苏连云港海州区、浙江温州乐清市先后发生4起非洲猪瘟疫情,这是非洲猪瘟首次传入我国。那么,非洲猪瘟是一种什么病?人会感染该病吗?有什么防控手段?8月29日,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负责人对上述问题进行了一一解答。

    问:非洲猪瘟是一种什么病?

    答: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家猪、野猪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动物传染病。非洲猪瘟首次于1921年发现于肯尼亚,因为它的临床症状与传统猪瘟高度相似,且首次发现于非洲而被命名为非洲猪瘟。此后,该疫情在非洲大部分国家陆续发生。1957年,非洲猪瘟首次从非洲传出,陆续传播至欧洲的葡萄牙、西班牙、法国、比利时、荷兰等国家。1971年,疫情由西欧传至古巴。20世纪70年代末,传至巴西、多米尼克和海地。2007年,非洲猪瘟传入高加索地区,在东欧多个国家和俄罗斯暴发、扩散和流行。2018年以来,全球非洲猪瘟疫情复杂严峻,共有11个中东欧国家通报发生2710起疫情。

    问:人会感染非洲猪瘟吗?

    答:非洲猪瘟不是人畜共患病。猪是非洲猪瘟病毒唯一的自然宿主,除家猪和野猪外,其他动物不感染该病毒。虽然对猪有致命危险,但对人却没有危害,属于典型的传猪不传人型病毒。

    对于非洲猪瘟,各级畜牧兽医部门采取了果断、严格的措施,一旦监测到疫情,会立即扑杀疫点、疫区内的所有生猪,并进行无害化处理,禁止所有生猪及其产品流出封锁区。因此,通过正规渠道购买的猪肉和产品都是经过检疫的,公众不必担心。

    问:非洲猪瘟如何防控?

    答:疫情发生后,农业农村部根据《非洲猪瘟疫情应急预案》,第一时间启动Ⅱ级应急响应,向社会公布疫情情况并发出预警信息,全力做好疫情防控。一是迅速果断处置疫情。指导地方立即启动应急响应,采取封锁、扑杀、无害化处理、消毒等措施,同时要求各地强化生猪移动监管,暂停高风险区生猪调出,加强生物安全管理。二是深入开展疫情追溯。成立部省联合工作组,在公安机关的密切配合下,全面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三是全面部署防控工作。四是全面安排监测排查。截至目前,全国已累计排查场点1634.83万个次、生猪72149.46万头次;已累计采集样品16970份,送检16965份。五是强化科普宣传。及时向社会公布、向有关部门和国际组织通报疫情信息,通过多种渠道宣传非洲猪瘟科普知识,消除公众恐慌。六是强化部门协作,进一步形成联防联控的合力。目前4起疫情均已得到有效处置。但从目前情况看,此次疫情的病毒污染面还有待进一步调查,后续疫情形势存在许多不确定性,不排除继续出现新发疫情的可能。另外,该病在我周边国家长期流行、不断扩散蔓延,再次传入风险依然很大。

    (来源:农业农村部)

    小贴士

    正规渠道购买加热煮熟食用

    首先,来自正规渠道的生猪在屠宰前均经过官方严格的检验检疫,只有达到出栏日龄的健康生猪才可以到正规屠宰场屠宰;发生非洲猪瘟后,疫点、疫区内所有生猪均被扑杀并进行深埋等无害化处理,人们不会在市场上购买到被非洲猪瘟病毒感染的猪肉。其次,非洲猪瘟病毒只能在生猪与生猪之间、生猪与野猪之间或者生猪(野猪)与钝缘软蜱之间传播,并不会传染给人。再次,非洲猪瘟病毒在猪肉烹煮处理过程中较易失活,70℃~75℃加热30分钟以上,病毒就会被杀灭。

    特别提醒消费者,一定要到正规猪肉售卖点(超市、农贸市场、鲜肉店等)购买猪肉,这些渠道销售的猪肉都是经过正规检验检疫的。在家处理加工猪肉时,一定要生熟分开,烹饪时要充分加热。买回家的猪肉如果暂不食用,最好冷冻保存,避免猪肉腐败变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8-8-30 12:15:32 | 显示全部楼层
非洲猪瘟病毒,听上去怪吓人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神
发表于 2022-8-27 14:30:5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4-9 09:15

Powered by Discuz! X3.4运维单位:苏州豚鼠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