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2655|回复: 17
收起左侧

药品管理法中“道地”一词,可否浇灭中药种植的“野火”

[复制链接]
药生
发表于 2019-8-29 10:41: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新版药品管理法第四条中:鼓励培育道地中药材,相比上一版第三条中:鼓励培育中药材,增加了道地一词。小编认为“道地”一词意义重大,即体现了回归中医药传统理论,又满足了现阶段中药材种植科学区划的需求。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更能养一方药材,道地环境对中药材质量的影响我想是药典规定的那些指标无法评估的,医药行业的人应该比我这个“农名”清楚的多,在此就不多啰嗦了。我今天主要说说中药材种植科学区划的事儿,近几年在中医药法实施和精准扶贫农村产业扶贫的双重推动下,各地大面积种植中药材,尤其那些种植周期短、种植技术简单及种植陈本低的中药材品种,真是一股春风遍地是中药材,大部分地区真的没有认真考虑药用植物能否在当地健康成长,更别说“道地”的问题。因为我对丹参比较熟悉,就拿丹参举个例子,历代本草考证丹参产地虽有变迁,也没有现在种的广阔。
    丹参产地的记载始于汉末的名医别录 : 生桐柏山( 今河南南阳桐柏境内) 川谷及太山( 今山东泰安一带) ,五月采根”。说明当时的丹参产于河南桐柏和山东泰安一代。南朝《本草经集注》对“桐柏山”有了更为详细的解释: “此桐柏山( 今河南桐柏县境内) ,是淮水源所出之山,在义阳( 义阳国,今河南南部,湖北北部) ,非江东临海之桐柏也。”指出前人所说的桐柏山为今河南南阳之桐柏县,而非江东临海之桐柏。宋《太平御览》 : “生桐柏( 今河南桐柏县境内) ,或生太山( 今山东泰安一带) 山陵阴。” 《本草图经》描述为 : “生桐柏山川谷( 今河南桐柏县境内) 及泰山( 郡名,今山东泰安一带),今陕西( 今陕西大部分地区) 、河东州( 今山西绝大部分地区)郡及随州( 今湖北随州、枣阳、大洪山,河南桐柏县一带)亦有之”。新增陕西、山西、湖北等产地。以上记载丹参产地分别为河南、山东、山西、湖北、陕西。明·刘文泰《本草品汇精要》  : 出桐柏山川谷( 今河南桐柏县境内) 及泰山( 今山东泰安一带) ,陕西( 今陕西大部分地区) 、河东州郡( 今山西绝大部分地区)亦有之。[道地]: 随州( 今湖北随州) ”首次指出丹参的道地产区为随州。李中立《本草原始》 : “始生桐柏山谷(今河南桐柏县境内) 及泰山( 今山东泰安一带) ,今陕西( 今陕西大部分地区) 、河东州郡( 今山西绝大部分地区) 及随州 ( 今湖北随州) 皆有之。”与宋代丹参产地记载相一致。清《握灵本草》  : “近地处处有之。”《本草崇原》: “生桐柏川谷及泰山,今近道处处有之。”《植物名实图考》 : “处处有之。” 《增订伪药条辨》 载 : “出桐柏川谷,今近道处处有之……产安徽古城( 今安徽合肥) 形状同前,亦佳。产凤阳定远、白阳山漳洧者,芦细质松,多细枝次。产四川者,头小枝粗,肉糯有白心,亦次。郑君所云土丹参,或即川丹参 也。抑或福建土产之一种,别具形态,余未之见也”。 民国《药物出产辨》 云 : “丹参产四川龙安府[四川省北部,辖平武( 今四川省平武县) 、江油( 今四川省江油市) 、 石泉( 今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 、彰明( 县治在今四川省江油市彰明镇涪江西) ]为佳,名川丹参。有产安徽、江苏,质味不如”。据《500 味常用中药材的经验鉴别》及《金世元中药材传统经验鉴别》均记载, 20 世纪50 年代以前丹参以野生为药用主要来源,仅有四川有少量家种产品, 60 年代以后全国各地均有引种,目前丹参的主要栽培产区与历代本草提及的产地较为接近。
    从本草考证来看,丹参的产地越来越广泛,先有河南、山东,后依次增加了湖北、陕西、四川、安徽、山西。其道地产区 的变迁较大,明朝时为湖北随州,民国时为安徽、四川。历代 本草中所提及的丹参产地与今丹参的主要栽培产区(山东、 四川、陕西、山西、河南、安徽等地) 较为接近。 可现在由于丹参市场相对稳定,生长期短,种植技术简单,种植成本低,被选为农村产业扶贫的好品种,北到黑龙江、内蒙古,南到云南、贵州,东到浙江,西到新疆均有规模不小的丹参种植。这么大的种植区域,生长的人都特点鲜明,可想而知丹参应该是各有特点,即使满足药典也不是中医药的那个丹参了。
药品管理法将“鼓励培育中药材”变为“鼓励培育道地中药材”意义重大,国家相关部门也开始努力并发布“中药材区划”,各省也开始行动了,湖南省评选出湘九味百合、玉竹、黄精、山银花、枳壳、博落回、茯苓、杜仲、湘莲)陕西省评出了十大秦药(子洲黄芪、宝鸡柴胡、洋县元胡、商洛丹参、汉中附子、略阳杜仲、宁陕天麻、宁陕猪苓、澄城黄芩、佛坪山茱萸和略阳黄精)安徽省评出了十大皖药(霍山石斛、灵芝、亳白芍、黄精、茯苓、宣木瓜、菊花、丹皮、断血流、桔梗)黑龙江省评出了龙九味刺五加、五味子、人参、西洋参、关防风、赤芍、火麻仁、板蓝根、鹿茸)浙江省评出了新浙八味铁皮石斛、衢枳壳、乌药、三叶青、覆盆子、前胡、灵芝、西红花)辽宁省评出了辽药六宝人参、鹿茸、辽五味、辽细辛、哈蟆油、关龙胆)湖北省评出了荆楚药材神农架的综合品种,蕲春蕲艾、英山苍术、罗田茯苓、利川黄连、麻城菊花、潜江半夏、京山乌龟、通城金刚藤、巴东玄参和南漳山茱萸)、甘肃省评出了十大陇药当归、党参、黄芪、大黄、甘草、枸杞、板蓝根、柴胡、红芪、半夏)
    药品管理法中“道地”一词,可否浇灭中药种植的“野火”,还要政者、学者、医者、药者、商者、种者的共同努力。


补充内容 (2019-8-29 15:47):
《全国道地药材生产基地建设规划(2018—2025年)》http://www.moa.gov.cn/nybgb/2019 ... 0190503_6288225.htm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9-8-29 10:46:06 | 显示全部楼层
道地现在没有一个确切的认定,各地发展中药产业,中药材种植是一方面,种得多就称道地,您列举的各省代表药材就可以看书,道地玩坏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发表于 2019-8-29 10:49:50 | 显示全部楼层
道地,货真价实,名副其实,品牌。应该不是玩坏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9-8-29 11:16:50 | 显示全部楼层
那阿胶是不是该用牛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9-8-29 11:17:16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上党人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9-8-29 12:33:13 | 显示全部楼层
边地伯爵 发表于 2019-8-29 11:16
那阿胶是不是该用牛皮

非洲口音的驴肯定不道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9-8-29 12:51:58 | 显示全部楼层
yuansoul 发表于 2019-8-29 12:33
非洲口音的驴肯定不道地

完全同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9-8-29 13:44:34 | 显示全部楼层
后面会不会出来一个道地药材确定标准技术要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楼主| 发表于 2019-8-29 13:52:48 | 显示全部楼层
siji 发表于 2019-8-29 13:44
后面会不会出来一个道地药材确定标准技术要求?

肯定会有,“道地”一词出现在国家层面的法律中,应该已有准备吧,不会唐突出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药徒
发表于 2019-8-29 15: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楼主| 发表于 2019-8-29 16:14:37 | 显示全部楼层
ryujiang 发表于 2019-8-29 15:58
所以,咱们魔都,属于废地,种啥都不行,种啥都不道地 。。。

总有合适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9-8-29 16:37:44 | 显示全部楼层
培育道地中药材与中药材种植并不矛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楼主| 发表于 2019-8-29 17:05:12 | 显示全部楼层
syhorchid 发表于 2019-8-29 16:37
培育道地中药材与中药材种植并不矛盾

是不矛盾,培育道地中药材,意思就是说不要乱种中药材了,要种道地中药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0-29 11:27:10 | 显示全部楼层
点赞一个!谢楼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发表于 2019-11-1 11:54:13 | 显示全部楼层
哪位朋友解释一下“道地”的具体含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9-11-2 16:21:29 | 显示全部楼层

魔都不是有种西红花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9-11-3 16:15:07 | 显示全部楼层
道地,虽然个人很少涉猎古本考证,但是也知道现在所谓的道地,也并非一直在道地生长,有引种后变成道地的,也有因社会环境或自然环境的变化,道地迁移的,中医药学是老祖宗传下来的一门经验学科,什么中药治什么病,是经验得来的,故“道地”的药材好,也是经验得来的,在中医药未能用现代科学解释清楚的情况下,中药材的道地性还是必要的,在对一个事物未了解清楚前,还是遵循原要求比较好,随意改变,谁也不确定会发生什么事情,老祖宗积累这些中医药经验,当时不知道死了多少人,经过多少曲折,在科学高度发达的今天,就没必要拿命去试了,需要有充足的理论知识再去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9-11-6 14:04:44 | 显示全部楼层
土地微生物含量不一样,有的土地片碱性,种出来的药材自然也就不一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7-24 08:3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