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日本津村是全球最大的汉方药(即中药)制药公司,每年从中国进口的药材量,有一半是我们在做供应。”据参考消息网指出,在津村每年采购的数千吨规模的中药材中,中国产占八成,日本产仅占15%。
日本对于中药材有两个核心要求,一个是安全性指标,另一个是要求溯源。特别是安全性指标这一块,日本、欧洲和东南亚地区非常重视,但国内重视度低一点。
所谓安全性指标就是指农药、重金属、黄曲霉毒素,包括有害微生物等有害物质的控制指标。“稍微严格一点的日本客户,要求检测200多种农药指标,有的欧洲客户要求检测400多种。”国内市场上流通的大多数中药材,是可以不检查农药指标的。
溯源,“比如,甘草分乌拉尔甘草、光果甘草、胀果甘草,很多地里边都是混着生长的,但它们成分含量不一样,临床用药上是也有较大差异。”王奇说,像这种问题,日本人就会特别重视,他就指定用一种甘草,在种子、种苗上下功夫。溯源管理则是要求,“发到日本的每一个批号的药材和饮片,都能查到是哪个地块,什么农民种的,什么时间种的,用了什么农药,是怎么生产加工的,所有过程都能查得到。”
关于杂质的控制,国内外差距也比较大。“像日本津村挑选药材的时候,最高级别是按照1‰的杂质控制率,就是1千个大枣里边最多有一个,可能有脏东西,或有一点发霉腐烂,特别严重的问题是零容忍。但国内杂质控制率,药典规定是3%。”3%和1‰,杂质率差了几十倍。这个差距带来的就是人工和加工成本的提高。“我们出口一公斤药材,比在国内卖要高几十块钱,就来自于两部分的成本,一个是挑杂质,另一个是检验。”
出口的药材:“发放种子种苗、农药肥料,指导药农种植。药材还长在地里的时候,会抽一些样品检测;从地里挖出来,到工厂之前,要再检测一下。发到工厂加工之后,还要再检测一下。一旦违规使用了化肥农药,第一次会警告,如果有了第二次,就不再和他做生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