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听听老药工是怎样鉴定益母草的 中药人周老头儿于壬寅年春末 前面说到,性状鉴定应该请老药工和植物学工作者一起来拟定,有些人可能不以为然,那么我们就来看看老药工是怎样鉴定益母草的—— “你看这益母草,来的货大半是切碎的,整的要整的看,碎的要碎的看,先看着花球,一个节子上包一个,圆圆的,还扎手。大的有二三十个开剩下来的花管管,每个花管管,五个刺一般大。杆子是个方的,毛糙毛糙的,上面有沟,越老沟越深。下面的叶子有分几个叉的,中间都是三叉,最后就剩一根了。要是整一点的货,上面的花都挤在一起,不是一轮一轮的了,像小狗尾巴”。 “最重要的是,要看花管管里面,有田字形的四个小籽,顶上是平的,容易掉了,掉了也不要紧……”他捧起一大把来,放在纸上,使劲地搓揉,再抖抖。“扒开这些颗颗啦啦的东西,下面看到了吧?它的籽也是一味中药,叫茺蔚子。” 我提出来要看看花,他说“看花干啥?开的花一大半都掉了,大多是些没开的藏这呢。晒干的好一点儿的淡红色的,捂就是锈色的了”。 看看药典的益母草 【性状】 鲜益母草 幼苗期无茎,基生叶圆心形,5~9浅裂,每裂片有2~3钝齿。花前期茎呈方柱形,上部多分枝,四面凹下成纵沟,长30~60cm,直径0.2~0.5cm;表面青绿色;质鲜嫩,断面中部有髓。叶交互对生,有柄;叶片青绿色,质鲜嫩,揉之有汁;下部茎生叶掌状3裂,上部叶羽状深裂或浅裂成3片,裂片全缘或具少数锯齿。气微,味微苦。 干益母草 茎表面灰绿色或黄绿色;体轻,质韧,断面中部有髓。叶片灰绿色,多皱缩、破碎,易脱落。轮伞花序腋生,小花淡紫色,花萼筒状,花冠二唇形。切段者长约2cm。 看看这一段描述,读了它能鉴别益母草???多少年了,就这样也不变了,这就是咱们堂堂国家药典?国家药典委的领导和专家们自己掂量掂量吧!这种东西拿得出手吗? 鲜益母草现在很少用了,都是干益母草,“花前期茎呈方柱形”,——有人问,开了花茎就变圆了?“轮伞花序腋生”——有人问,上面长的像小狗尾巴的算啥?最后小花淡紫色——以下是网上市售
益母草花的颜色 有淡紫色的? 也有人要说了,前面的鲜益母草描述过了,后面的干益母草就不用再重复了。是吗?不重复了,你看看这一段“断面中部有髓”是不是描述了两遍? 这就是那些某些人所标榜的最严谨? 我请大家也看看植物学家描述的益母草,与老药工的描述有异曲同工之妙。 请老药工和植物学工作者一起来起草中药的性状标准,这不是很好吗? 植物志的描述附在下面,重要的地方都进行了标红。 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有于其上密生须根的主根。茎直立,通常高30-120厘米,钝四棱形,微具槽,有倒向糙伏毛,在节及棱上尤为密集,在基部有时近于无毛,多分枝,或仅于茎中部以上有能育的小枝条。叶轮廓变化很大,茎下部叶轮廓为卵形,基部宽楔形,掌状3裂,裂片呈长圆状菱形至卵圆形,通常长2.5-6厘米,宽1.5-4厘米,裂片上再分裂,上面绿色,有糙伏毛,叶脉稍下陷,下面淡绿色,被疏柔毛及腺点,叶脉突出,叶柄纤细,长2-3厘米,由于叶基下延而在上部略具翅,腹面具槽,背面圆形,被糙伏毛;茎中部叶轮廓为菱形,较小,通常分裂成3个或偶有多个长圆状线形的裂片,基部狭楔形,叶柄长0.5-2厘米;花序最上部的苞叶近于无柄,线形或线状披针形,长3-12厘米,宽2-8毫米,全缘或具稀少牙齿。轮伞花序腋生,具8-15花,轮廓为圆球形,径2-2.5厘米,多数远离而组成长穗状花序;小苞片刺状,向上伸出,基部略弯曲,比萼筒短,长约5毫米,有贴生的微柔毛;花梗无。花萼管状钟形,长6-8毫米,外面有贴生微柔毛,内面于离基部1/3以上被微柔毛,5脉,显著,齿5,前2齿靠合,长约3毫米,后3齿较短,等长,长约2毫米,齿均宽三角形,先端刺尖。花冠粉红至淡紫红色,长1-1.2厘米,外面于伸出萼筒部分被柔毛,冠筒长约6毫米,等大,内面在离基部1/3处有近水平向的不明显鳞毛毛环,毛环在背面间断,其上部多少有鳞状毛,冠檐二唇形,上唇直伸,内凹,长圆形,长约7毫米,宽4毫米,全缘,内面无毛,边缘具纤毛,下唇略短于上唇,内面在基部疏被鳞状毛,3裂,中裂片倒心形,先端微缺,边缘薄膜质,基部收缩,侧裂片卵圆形,细小。雄蕊4,均延伸至上唇片之下,平行,前对较长,花丝丝状,扁平,疏被鳞状毛,花药卵圆形,二室。花柱丝状,略超出于雄蕊而与上唇片等长,无毛,先端相等2浅裂,裂片钻形。花盘平顶。子房褐色,无毛。小坚果长圆状三棱形,长2.5毫米,顶端截平而略宽大,基部楔形,淡褐色,光滑。花期通常在6-9月,果期9-10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