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细胞治疗而生
近年来,细胞治疗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领域。随着新的细胞治疗药物的不断获批上市,更多的患者已从中获益,甚至大量淋巴瘤患者获得临床治愈。目前,全球共有8个CAR-T药物获批上市,其中国内有2个。随着细胞治疗技术的不断优化改进,在临床肿瘤治疗上取得良好的效果,成为一种非常有前景的,能够精准、快速、高效,且有可能治愈癌症的新型肿瘤免疫治疗方法。该方法不单单针对血液肿瘤的治疗有疗效,未来也可能用于实体瘤的治疗,成为继手术、化疗、放疗之后的第四种肿瘤临床治疗方法。
但是,该治疗方法也存在一些技术上的限制,比如个性化的定制存在高成本和随之而来的可及性差。随着基因编辑技术的成熟和非病毒递送技术的进步,已有大量公司正在尝试使用新技术开发通用型细胞治疗产品。新的技术平台使进一步提高细胞治疗的疗效、治疗范围,同时提高治疗安全性并大大降低治疗费用成为可能。
壹达生物基于此背景,对自主专利的流式电转技术进行优化改进,推出细胞治疗专用技术平台X-Porator M1 GMP级流式电转染系统。该系统提供完整的免疫细胞电转解决方案,通过高性能、专利连续流式电转技术,可以大规模递送DNA、RNA和蛋白质等分子,实现对免疫细胞和干细胞的工程化改造。使用该非病毒递送系统可以在维持高细胞活力和回收率的情况下实现快速、高效的转染,简化工作流程,加快下一代细胞治疗,尤其基因编辑和肿瘤免疫治疗的工艺开发、生产和商业化。
发布会议程2022年8月25日(周四)9:00~11:00嘉宾及内容介绍
主题 细胞治疗的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篇章
提纲 - iPSC衍生细胞在细胞治疗中的应用:脐血、外周血
- 重编程技术的迭代、临床实验概况
- iPSC技术在NK细胞治疗产品开发中的应用、开发策略、技术平台、临床疗效
嘉宾介绍佟曼博士,副研究员,美国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UCSD)访问学者。现任上海细胞治疗集团上海吉量医药工程有限公司细胞研发总监。专注于探索干细胞自我更新、多能性维持及退出机制研究,临床级干细胞规模化扩增,衍生功能细胞定向分化在内的前沿科学问题和关键核心技术。先后主持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5项,在Nature、Cell Research、EMBO Reports等刊物发表SCI论文17篇。研发上市15款生物试剂及细胞产品,产品核心配方和关键技术申请国家发明专利6项。
主题 差异化CAR-T细胞新药研发--博生吉CD7-CAR-T是怎样炼成的?提纲 - 博生吉为何做CD7:T淋巴母细胞白血病/淋巴瘤简介、治疗现状、潜在靶点、CD7独特优势
- CD7-CAR-T的特点和开发难度
- 博生吉CD7纳米抗体、CD7-CAR-NK、CD7-CAR-T的关键特征、研发策略、药效功能研究
嘉宾介绍杨林博士,博生吉医药科技(苏州)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CEO、博生吉安科细胞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兼职苏州大学唐仲英血液学研究中心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苏州肿瘤免疫诊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曾兼任美国MD安德森癌症研究中心淋巴瘤/骨髓瘤系兼职教授。杨林博士致力于突破性CAR-T细胞和CAR-NK细胞新药的研发以及肿瘤免疫细胞治疗技术的转化医学研究和产业化,率先在中国建设了以全自动CART细胞生产工艺为基础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产业化基地,并带领团队研发多个first-in-class潜力的CAR-T细胞药物,包括已获批IND和美国FDA孤儿药认定的全球领先的CD7-CAR-T细胞、以及针对儿童实体肿瘤的、获得IND受理以及美国FDA孤儿药以及罕见病认定的B7-H3-CAR-T。
主题 细胞免疫治疗的研发策略和展望提纲 - CAR-T细胞治疗的靶点和靶点选择
- CAR-T细胞治疗存在的问题、副作用及改进优化策略
- CAR-T用于实体瘤治疗临床实验进展和开发策略
嘉宾介绍钱程,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科技部精准医学生物治疗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主任,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中国医药质量管理协会精准生物治疗技术质量研究专委会主任委员,重庆抗癌协会生物治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钱程教授从事肿瘤基础、转化和临床试验研究工作近30年,主持完成国家级和国际合作课题30多项,发表SCI论文170余篇,总影响因子超过1000。目前带领团队开展肿瘤免疫治疗产品开发和应用。
主题 企业介绍和发布会致辞嘉宾介绍戴晓兵博士,瑞典乌普萨拉大学、中科院毕业,拥有生物学和系统学双重博士学位。在国际知名光刻机公司瑞典迈康尼Mycronic AB的多年研发和市场营销经历,使戴博士具有了生物学和半导体电子跨学科、跨行业的知识基础和全面的研发、生产管理和营销等企业管理经验。戴博士深入了解生物和电子领域,了解国内和国际行业情况,其研发和产业化经验,将有利于公司将产品迅速推向国内和国际市场。作为发明人,申请专利26项,其中发明专利12项,实用新型专利10项,外观设计专利4项。戴博士管理公司的产品研发和运营,除了进行工艺创新和产品创新工作以外,更推动了公司的产业化应用创新。
主题 壹达生物X-Porator M1流式电转染系统免疫细胞工艺开发过程提纲 嘉宾介绍乔楠博士,现任苏州壹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物技术部总监。专注于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相关研究工作,发表过多篇SCI论文,曾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目前带领团队专注于壹达生物电转染关键核心技术研究和应用方案开发。
海报及活动抽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