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953|回复: 6
收起左侧

[中医药文化] 【征文作品】从中医视角看党参

[复制链接]
药士
发表于 2024-1-17 09:16: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如是观 于 2024-1-17 09:16 编辑

原创 潘林 承继堂

承继堂缘:

记得是2022年9月18日晚上,我在看微信公众号上的中医文章,系统推荐了承继堂公众号,看了看内容甚至欢喜,就点了关注。有篇文章的下面写了一个微信本草读书群,我就了加里进去,从此就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医药传承:

我对中药的认知主要是源于古代老书,但是手头上用的药是遵守现代药典和各地方标准的产物。随着对中药综合认知的加深,逐步发现部分中药的基原与药用部位在古今是有差异的。




以连翘为例:在宋代以前以湖南连翘 H. ascyron 及其同属植物为主,多部位入药。但是在宋代以后连翘逐渐转为木犀科连翘 F. suspensa为主流,尤其是清明之后,自此逐步发展为药典品,以果实入药。


图片 2.png
上图:左湖南连翘,右连翘。图片来自PPBC,特别感谢。

湖南连翘与木犀科连翘均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之功效。但是按照历史考证来看,宋代以前的连翘侧重于消肿散结,除六经实热,多用于治疗各种痈疽、瘰疠、恶肿、疮疖等证。明代至今的连翘则侧重于清心火,散上焦之热,多用于治疗各种温病初起。

所以我在看含有连翘方剂的古书时,要先看成书的年代,再去对应古时连翘的基原,然后以湖南连翘与木犀科连翘的药效琢磨一下古时医家的心理,再琢磨一下当今开方用药时的选择与加减。

连翘的商品规格又分青翘、老翘、连翘心,他们又有不同的药效侧重。这个连翘的古今基原不同,当今药用规格又有三个,仅一味药就让我对中药学深厚的知识肃然起敬。

(笔者注:连翘古今考证主要参考了《经典名方中连翘的本草考证》作者李石飞,张立伟,詹志来。)


图片 1.png

      上图:连翘心。图片来自李强。

随着我在各位老师的指点下,现在每天都要孜孜不倦的啃一会中药学的内容,晚上写一个小总结发朋友圈。连翘这味药的知识让我豁目开襟并深受刺激,本着为当“明医”的目标,我打算花数年时间为当今中医写一本能够解决常用中药“古今基原差异、当今规格选用、当今炮制选用”这些问题的书。

自古医药本一家,我发愿要做新时代中医与中药之间的纽带。


党参认知:
党参作为临床常用药材,其基原考证、商品规格、炮制工艺有高的研究价值。这味药是笔者第一个做深度考证的药,下面就以中医的视角来体会党参这味药。

1.中国药典2020:
党参 Dangshen CODONOPSIS RADIX
本品为桔梗科植物党参Codonopsis pilosula (Franch.)Nannf.、素花党参Codonopsis pilosula Nannf.var.modesta(Nannf.)L.T.Shen或川党参Codonopsis tangshen Oliv. 的干燥根。秋季采挖,洗净,晒干。
【性味与归经】甘,平。归脾、肺经。
【功能与主治】健脾益肺,养血生津。用于脾肺气虚,食少倦怠,咳嗽虚喘,气血不足,面色萎黄,心悸气短,津伤口渴,内热消渴。
【用法与用量】9~30g。
【注意】不宜与藜芦同用。



图片 3.png
上图:党参段。图片来自李强。

2.基原考证:
从古至梁,尚无党参明确记载,但是在《神农本草经》中,有上党(当今山西省南部,党参道地产区)产参的记载。
南北朝,陶弘景在《本草经集注》记载了上党像党参植物样貌的描述,可能古代是一个地方同产人参(五加科植物)和党参(桔梗科植物),并混用。
清朝,随着时间的推移,部分地区的人参产量减低甚至是绝迹。党参此时从最初的与人参混用,而后直到清代才逐渐独立为新的药材品种。


以下为清朝时期考证资料:
1759年吴仪洛著书的《本草从新》中,正式收录了党参这位药,从此“党参”二字开始正名:
党参 补中气、生津.
甘平补中.益气.和脾胃.除烦渴.中气微虚.用以调补.甚为平妥.按古本草云.参须上党者佳.今真党参久已难得.肆中所卖党参.种类甚多.皆不堪用.唯防风党参.性味和平硬纹者伪也.(白党、味微甘而甚淡、功力远不及尔.)
(笔者点评:功效与今认知相似)


1765年赵学敏著书的《本草纲目拾遗》收录了上党参与防风党参。
上党参 防党附
《本经逢原》(1695年张璐)云∶产山西太行山者,名上党人参。虽无甘温峻补之功,却有甘平清肺之力。不似沙参之性寒,专泄肺气也。《百草镜》(清赵学楷)云∶党参,一名黄参,黄润者良,出山西潞安太原等处。有白色者,总以净软壮实味甜者佳。嫩而小枝者,名上党参。老而大者,名防党参。味甘性平,治肺虚,能益肺气。
(笔者点评:已经认识到不同参类的效果差异)
防风党参
从新云∶古本草云参须上党者佳,今真党参久已难得,肆中所市党参,种类甚多,皆不堪用。惟防党性味和平足贵,根有狮子盘头者真,硬纹者伪也。白党即将此参煮晒已成,原汁已出,不堪用。翁有良辨误云∶党参功用,可代人参,皮色黄而横纹,有类乎防风,故名防党。江南徽州等处呼为狮头参,因芦头大而圆凸也,古名上党人参。产于山西太行山潞安州等处为胜,陕西者次之。味甚甜美,胜如枣肉。

近今有川党,盖陕西毗连,移种栽植,皮白味淡,类乎桔梗,无狮头,较山西者迥别,入药亦殊劣不可用。
味甘平,补中益气,和脾胃,除烦恼,解渴,中气微虚,用以调补,甚为平安。
(笔者点评:已经认识到了参的不同基原)


1846年吴其濬著书的《植物名实图考》中,记录了党参的典型特征并绘制了党参植物图,为两者鉴别做出了重要的依据。
山西多产,长根至.二三尺,蔓生,叶不对节,大如手指,野生者根有白汁,秋开花如沙参花,青白色,土人种之为利,气极浊。


1909年张锡纯著书的《医学衷中参西录》中,在人参解:
人参之种类不一,古所用之人参,方书皆谓出于上党,即今之党参是也。考《神农本草经》载,人参味甘,未尝言苦,今党参味甘,辽人参则甘而微苦,古之人参其为今之党参无疑也。......至于辽人参,其补力、热力皆倍于党参,而其性大约与党参相似......愚则谓,若辅以凉润之药即能气血双补,盖平其热性不使耗阴,气盛自能生血也。......以二参较之,台党参力稍大,潞党参则性平不热,以治气虚有热者甚宜。
然潞党参野生者甚少,多系人种植者,至辽东所出之党参(为其形若党参,故俗名东党参)。状若台党参,皆系野生,其功用与山西之野台党参相近。
(笔者点评:此时的基原考证与药效评定以有较大进展)



笔者经验:
野生的党参与人参长相类似、药力类似,故而在古代应是混用。在南北朝时陶弘景记录了上党有像党参一样的植物描述,进一步确认了在古代是混用的。直到清朝之后随着人参被挖掘到减产甚至灭迹。
笔者认为古人早已认出人参效好,加之价格不菲,就疯狂挖人参。大自然产的少,挖得多,直接就把部分地区的人参都挖没了。可以参考《大宅门》电视剧涂二爷带白景琦在安国买人参的片段,足以见得当时药商对好人参的辨识与需求。
随着人参的减产,党参就出道了。再加之党参药力比人参小,更灵活适用于临床,所以现在党参成了当今临床处方的主流。



图片 4.png
上图:甘肃白条党参。图片来自李强。

3.党参产区:
党参目前最大的产区在甘肃定西市等地,所产党参主要为药典党参本种,商品名为白条党参,归为陇西大货。
山西省长治市、晋城市及周边产的党参为传统认知的道地药材,商品名为潞党参。五台山附近所产党参也颇为出名,商品名为台党,他们俩基原主要均为药典党参本种。
甘肃陇南与相邻地区盛产纹党,四川九寨沟所产刀党参(也称为“九寨刀党”“纹党”“刀口党”),均为药典中的素花党参。素花党参也是颇为盛名的党参品种,大狮子头和参体的横纹是非常漂亮的。
还有基原为川党参的湖北恩施的板桥党参、贵州省道真县的洛党参等地,这些产量较小,市场少见有货源。也有藏党参、土党参等地方用品。



图片 5.png
上图:山西潞党参。图片来自李强。


笔者经验:
临床医生不论使用中药西药,用药之量皆为遵守说明书、指南与经验,药效的持续稳定为第一珍贵,药力大小才为第二。
假如这个月医生用的党参为中等质量,每次开12g,效果就很稳的。下个月的党参质量差,医生还按照传统经验去开12g,那效果就差了,会延误病情。如果突然换为高质量的党参,按照经验同样开12g,甚至会补益过头。
“中医之密不在方,而在量。”,“量”是开方的克数与中药质量之间的平衡。
个人愚见如果不靠近产区,建议采购大产区的党参,1.大产区货源足,并且相关加工、储存较为成熟,可持续长久供应,长期稳定药效。2.量大则价格惠民3.如果某个产区出货量占比足够大,那现代医家所写医书用药克数的经验很有可能是根据大产区的药效来定的,这就有了参考价值。
笔者建议医家选用党参以大产区货源为主,辅存些道地药材,以备不时之需。



4.党参炮制
党参目前临床主流为生用,药典20版收录了米炒党参,河南省中药炮制规范22版收录了土炒党参和蜜党参:

图片 7.png

笔者经验:
笔者亲手炮制过米中法炒党参,该炮制工艺较为简单,可以在厨房里自己动手制作。


图片 6.png
附承继堂邵老师讲课截图

米上法是把用水把米湿润后先铺在锅底,烧成锅巴后,将党参放在米锅巴上炒。
米中法是先把米下在热锅内,米炒热后下党参拌炒。
米炒党参并没明确规定用什么米,传统中医认知大米为寒性、小米为温性,所以选不同的米就会给党参炮制入不同的寒、温之性。


我的步骤:
1.洗涮干净炮制锅、或者家用炒菜锅2.锅放燃气灶上先热锅,把残留的水烧干。3.下大米,用中火不停的翻炒,大约1分钟后米会整体发热,手摸米有热感就马上进行下一步。4.趁大米变热与没变色前下党参(下参时机看个人手法与习惯)5.手不停的翻炒米伴党参,约3~4分钟后可闻及党参香味与米香味共同出(米香味先出,党参味后出),党参口尝皮脆内热而无生味时,就可出锅。6.筛出米与党参,并放凉。


图片 8.png
上图:米党参,图片来自李强

炒制禁忌:
1.炒锅如果是平时的炒菜锅一定要刷干净,不能有异味残留。
2.切记不可等大米炒成黄色后再下党参,不然在随后的炒制中,大米会焦糊。米炒黄则香,炒黑则糊苦。米炒党参皆为治疗胃病,人本喜香厌苦,香则启发脾胃,所以不要把米和党参炒焦成碳。
3.注意用火安全,炒后的米与党参可以先放在干净的不锈钢、陶瓷盆中阴凉数小时后再筛出米。
4.炒后的党参易吸潮,注意密封保存或少量勤炮。


临床认知:
笔者口尝生党参段,先觉甜,后味有油腻不爽口的生味感,多生嚼几个党参段就更加有油腻懊侬之感。尝大米炒党参则是香脆可口,后味也无油腻感,犹如可口小零食,多嚼几粒也是嘴生欢喜。
个人愚见香甜的米炒党参增强了健脾的效果,但是养血生津的效果应有减弱之意,毕竟味道已经产生了改变。个人认为在临床上可以根据不同的病情灵活的选用生党参、米炒党参,甚至是生党与炒党混用。
炒后的米香甜可口,尤其是刚出锅尚有温热的米,细品一勺更是妙不可言。炒后的米可与绿茶一起煮饮,滋味更佳。


5.中医认知
党参的药性为甘,平。归脾、肺经。有补肺脾气,补血,生津三大效果。主要应用于脾肺气虚证,气血两虚证,气津两伤证;不可与藜芦同用。


笔者经验:
在中医脏象学说中,心肺为上焦,脾胃为中焦,党参归脾、肺经,此药直补上中二焦之虚。精、气、血、津液为人体蕴含的四大基本物质,党参可补其二,实属药效广泛。
清代医家对党参的认知与今基本一致,“虽无甘温峻补之功,却有甘平清肺之力。不似沙参之性寒,专泄肺气也。”,这说明不同参类的药用差异。
“愚则谓,若辅以凉润之药即能气血双补,盖平其热性不使耗阴,气盛自能生血也。”,这说明了党参在方剂中的配伍选择。
基于以上两家经验,笔者对生脉饮的临床应用情有独钟,生脉饮在临床有生脉饮、生脉饮(党参方)、黄芪生脉饮三个规格。
生脉饮组方为红参、麦冬、五味子。益气复脉,养阴生津。用于气阴两亏,心悸气短,脉微自汗。
生脉饮(党参方)组方为党参、麦冬、五味子。益气,养阴生津。用于气阴两亏,心悸气短,自汗。
黄芪生脉饮组方为黄芪、党参、麦冬、五味子、南五味子。益气滋阴,养心补肺。用于气阴两虚,心悸气短的冠心病患者。
生脉饮(党参方)气阴两虚的轻度患者,虚病重则用含红参的生脉饮,党参方生脉饮加入黄芪与南五味子更能提升了补气益肺的效果。


未来展望:
1.不同党参产地、基原党参在临床上的具体效果差异。
2.对米炒参做进一步的研究,对小米、大米、糯米等不同的米类对党参、人参、西洋参等常用参类炒制后的临床效果与理化验做进一步的归纳、总结与推广。


作者简介:

潘林,中医内科主治医师,全科医学专业范围。非遗潘氏中医第五代传承人,热爱中医与中药。坚持传统中医望闻问切与理法方药,重视中药历史基原考证与饮片整体质量。



图片 10.png
上图:作者和他吃党参的玄凤鹦鹉


笔者注:这对恩爱的玄凤鹦鹉夫妇都有秃头的毛病,这是黄化玄风鹦鹉的通病。笔者在春天持续投一些党参粉混合在鸟粮进行喂养,大约半个月后小宝贝秃秃的头皮居然长毛,现在彻底不秃了呢。
(完)



图片 9.png
本文由江西华瑞天丞制药有限公司赞助,蒲公英论坛同步发表宣传,特别感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师
发表于 2024-1-17 14:04:18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谢谢提供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24-1-29 13:31:28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谢谢提供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24-2-17 08:31:3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24-2-17 08:32:0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24-4-9 14:32:23 | 显示全部楼层
江西华瑞天丞制药有限公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24-4-9 17:00:46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感谢提供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4-10 15:28

Powered by Discuz! X3.4运维单位:苏州豚鼠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