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474|回复: 0
收起左侧

[谈天说地] 从葡萄到酒的故事

[复制链接]
宗师
发表于 2013-1-1 23:55: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从葡萄到酒的故事


第一次在新泽西的书店里看到这本书的时候,心里满是好奇,新西兰?葡萄酒?

  每当提起新西兰,最先想到的总是30多年前,荣志行率领的国家足球队兵败大洋洲,那时孩提的我,心里有说不出的遗憾。后来上了初中,偶然读了小说《格兰特船长的故事》,心里渐渐对那个国家有了一点儿向往。又是许多年之后,来美国读书,不经意间看电影《骑鲸鱼的女孩》,新西兰的毛利风情深深吸引着我,让我着迷、感动。而最近一次接触这个遥远的国度,还要算聆听海莉·韦斯顿纳的演唱,天籁般的声音,天使般的容颜。或许,这个国家还是值得游历一番的。

  不过,令我真没有想到的是,新西兰原来早已是著名的葡萄酒之乡,享誉世界的就是马尔博罗地区的白索维浓。

  作者在着手写这本书之前,是一个对葡萄酒一无所知,普普通通的纽约市的小伙子。2001年度假时路过马尔博罗,本来兴趣索然的他,回来之后,变得上瘾了。后来看到关于葡萄酒的一切文字都让他觉得晦涩难懂,不知所云。他想用更好的方式来解释葡萄酒。于是,他辞了工作,只身来到新西兰马尔博罗地区的葡萄园打工,学习有关葡萄酒的知识。

  开始他想,有什么能比在户外清新的空气中一边劳作一边品酒更好的事情呢?可还没等明白过来,他已经是又脏又累,又湿又冷了,还差点儿被一个随时爆炸、盛满葡萄汁的大罐子送上天去。就这样,他开始了和葡萄酒有关的冒险。在葡萄园里,他被太阳晒伤,脚上挂彩,关节发炎,然后转过天来,这些疼痛还要重新遭遇一遍。

  作者以朴素幽默的文字描述了在那个葡萄园里“浸泡”了一年多的新奇经历。整个故事出乎常人想象,可又令人不得不信。其中的经历包括葡萄成熟季节里的第一次榨汁,葡萄园的整枝修剪,品酒大赛中的“秘密”等等。跟着作者,酿酒的每一步都被描述得生动形象,清清楚楚。什么时候的葡萄汁味道最浓?木头瓶塞好还是螺旋瓶塞好?直升机经常到葡萄园去干什么?新西兰的肉饼和什么酒搭配最好吃?这次旅行之后,作者俨然成为一名酿酒的行家里手。

  看完这本书,当你再喝葡萄酒,特别是产自新西兰的葡萄酒的时候,一定会别有一番滋味。并且,作者强烈建议读这本书的时候最好边喝边看,因为他是边喝边写,而我也是边饮边译。

  从第一次看见这本书,到翻译完成,在这半年多的时间里,总是回想着这些年曾经错过了多少与父母的亲情,与兄弟姐妹的友情,还有自己唯一的一段真情。身在异乡,分外感觉生活中许多美好的东西总是易逝的,就像采摘葡萄,味道最美的时候不过是那几天。其实,美好的东西又是永驻的,每次回忆,都有无限的满足和幸福,就像葡萄酒,经过了时间的酝酿和沉淀,只要开启,就能醉人。但愿这个从葡萄到酒的故事,让你我都醉一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7-25 04:0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