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肖寒 于 2012-5-10 23:01 编辑
第一次听说胡庆余堂,是在一则讲中药制药者职业道德的故事中。清末,胡庆余堂创建初期,江浙一带流行瘟疫,胡雪岩当机立断开仓济世,免费赠送辟瘟丹。制药的师傅们洗手净心,以一种近乎宗教的仪式虔诚制作,解救生灵。 胡庆余堂由晚清商人胡雪岩建立的药号。《周易》中有“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句。胡雪岩因命名为庆余堂。以宋代皇家的药典为本,选用历朝历代的验方,以研制成药著称于世。 早春二月,从北方出发,独往杭州胡庆余堂。宏大徽派院落里腊梅还未谢,清寒中的幽香与天井内厅堂里的药香摄心。“戒欺”,“真不二价”,“是乃仁术”的牌匾赫然在目。 “戒欺”为胡雪岩亲笔写就:“药业关系性命尤为万不可欺,余存心济世誓不以劣品弋取厚利,惟愿诸君心余之心。采办务真,修制务精。”真,即道地性。据说,胡庆余堂至今因袭了采收道地药材的优良传统。山东濮县驴皮,甘肃岷县当归,长白人参,宁夏枸杞等。 “是乃仁术”四字,出自《孟子》:“医者,是乃仁术也。”这是儒家精诚仁义的体现,是胡庆余堂值得我们传承的优秀文化。 心存这些胡庆余堂静默的昭示,犹如带着一份祖先传承的厚重礼物,转身离开了那扇大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