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2057|回复: 5
收起左侧

[临床药学] 山大黄不是大黄

[复制链接]
宗师
发表于 2014-1-16 18:03: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李京生

  一次,一位年轻的乡村医生悄悄问我,他这几天治疗的一个女病人热结便秘,他在汤剂方子里用了15克的生大黄,病人反映吃了几服不管用,这是什么原因?我询问了处方的药物组成没有发现问题,又让他把病人没有吃完的中药拿来,发现这服药中的大黄片虽然与正品相似,但是气味比较弱,仔细观察是山大黄。

  大黄为常用中药,因其根大色黄而得名,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历代本草多有记载,因除尽外皮后表面黄棕色至红棕色,可见类白色网状纹理似锦缎花纹,故别名“锦纹”;又因大黄苦寒泻降,泻下功效强故别名又称“将军”、“川军(产于四川)”。其来源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Rheum palmatum L.、唐古特大黄Rheum tanguticum Maxim.ex Balf.或药用大黄Rheum officinale Baill.的干燥根及根茎。大黄性味苦,寒,归脾、胃、大肠、肝、心包经;具有泻热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利湿退黄功能;用于实热积滞便秘、血热吐衄、目赤咽肿、痈肿疔疮、肠痈腹痛、瘀血经闭、产后瘀阻、跌打损伤、湿热痢疾、黄疸尿赤、淋证、水肿等症,外用可治烧烫伤;用量 3~15克,用于泻下不宜久煎,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患处;孕妇及月经期、哺乳期慎用。

  大黄主产于青海、甘肃、四川等地,野生或栽培,以青海产的“西宁大黄”质优;秋末茎叶枯萎或次春发芽前采挖,除去细根,刮去外皮,切瓣或段,用绳穿成串干燥或直接干燥。大黄药材呈类圆柱形、圆锥形、卵圆形或不规则块状,长3~17厘米,直径3~10厘米;除尽外皮者表面黄棕色至红棕色,有的可见类白色网状纹理(“锦纹”)或残留的棕褐色外皮,多具绳孔及粗皱纹,未去外皮者表面棕褐色,粗糙具粗皱纹;质坚实,有的中心稍松软,断面淡红棕色或黄棕色,显颗粒性;根茎髓部宽广,有星点(异型维管束)环列或散在;根木部发达,具放射状纹理,形成层环明显,无星点;气清香,味苦而微涩,嚼之粘牙,有沙粒感。

  大黄质量以质坚实、“锦纹”和“星点”明显,色红棕、气清香、味苦而微涩、嚼之粘牙者为佳。《中国药典》2010年版规定大黄要做土大黄苷检查: 取大黄粉末0.2克,加甲醇2毫升,温浸10分钟,放冷,取上清液10微升,点于滤纸上,以45%乙醇展开,取出,晾干,放置10分钟,置紫外光灯(365纳米)下检视,不得显示持久的亮紫色荧光。《中国药典》规定大黄含芦荟大黄素(C15H10O5)、大黄酸(C15H8O6)、大黄素(C15H10O5)、大黄酚(C15H10O4)和大黄素甲醚(C16H12O5)的总量不得少于1.5%。

  临床上常用的大黄炮制品还有酒大黄(大黄片黄酒炙,善清上焦血分热毒,用于目赤咽肿,齿龈肿痛)、熟大黄(大黄块黄酒炖或蒸,泻下力缓,泻火解毒,用于火毒疮疡)、大黄炭(大黄片炒炭,凉血化瘀止血,用于血热有瘀出血症)。

  山大黄是大黄的常见伪品,来源为蓼科植物华北大黄Rheum franzenbachii Miint.;根及根茎类圆柱形或圆锥形,外皮多已除去,表面黄棕色,质坚体轻,根茎断面无“星点”;气味稍弱,做土大黄苷检查显持久的亮蓝紫色荧光。“土大黄”是另外一种大黄伪品,与大黄的来源和功效均不同,是一种临床较少使用的中药,其来源为蓼科酸模属植物,野生;根圆锥形,表面棕褐色,断面深黄色,味苦涩;具有清热解毒、止血、杀虫止痒等功能。

  (本文作者为北京中医药学会中药资源及鉴定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师
发表于 2014-1-16 18:51:1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知识非常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发表于 2014-1-16 20:39:25 | 显示全部楼层
知识是很好,这个是中药工作者的基础知识的,现在也不仅仅是这些的,像现在将川黄柏、关黄柏的区分,关木通和川木通的区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4-1-16 21:45:4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药不是很懂

但经常看电视,说中药好多都是假的,就是外形相似

康熙微服私访记里,就说到,桂圆与疯人果一模一样

哈哈哈。。。。中药确实很深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4-1-16 22:32:04 | 显示全部楼层
要注意大黄的伪品,疗效不一样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4-1-16 22:51:3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这个情况我们遇到过,以前公司为土大黄问题纠结过一阵子,多是从甘肃产地农户那里收购药材时没控制好,掺假或没有认识,最后我们从生产到质量都接受鉴别方法培训,就是药王上面说的鉴定学和药典鉴别方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7-2 23:2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