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仲夏秋夜云 于 2014-11-13 09:36 编辑
深圳辩论赛结束了,按照活动流程,在比赛之后,论坛里就开始了最佳辩手的投票。从投票开始,我就对这种评选方式持保留意见。从组织者的角度来说,这确实比较容易操作,也能够让他更多的广大蒲友参与,但作为参与者和导师,我着实觉得这种评选方式并不适合选举“最佳辩手”,而是适合“最有人气选手”。
纵观整个评选过程及回帖,很显然的,绝大多数的投票者根本没有在现场观看辩论会,投票完全是出于一种凑热闹的心态。长得帅、看起来很认真等都成为了投票缘由。同时,在拉票这件事上,学生军团显然阵容强大,一瞬间就秒杀了在职员工。想想也是,这次参加比赛的选手,多数是在职人员,年龄层次都是在中年,在公司是中层管理者,在家是顶梁柱,都是在外承上启下,在家有老有小的,能够腾出时间参加辩论赛就已经很不错了,至于之后的网络评选,恐怕很多人都没这份心思去拉票了。
学生的得票数多,其实连“人脉广”、“人气高”都算不上,从某种程度上说,只能算是“人数多”。他们的闲暇时间比较多,学校人数也多啊。这个网络投票结果,根本无关专业度和临场表现。 小妖说,人脉也是实力的一部分。
这句话听起来很对,但我觉得,这是评选最佳人气选手的一部分,而不是最佳辩手。
所谓最佳辩手的评选,应该基于专业技能、临场发挥等综合因素上,这些因素应该是现场表现的。没有在现场,或者通过论坛直播参与辩论赛的蒲友做出的评判其实并不准确。这里先不强求所谓“评委专业度”,大家都可以参与评选,这没错,但至少要基于“观看了辩论赛”的基础吧? 在我心目中,整场辩论赛的最佳辩手应该是吴军老师组的徐明秀。我的观点如下:
1、准备充分。
很显然,徐明秀是经过充分准备。虽然所有的选手都是拿着手稿上场的,但徐明秀的手稿只起到了提示的作用,并非读稿,每次发言,她都是有自己的观点,言辞清晰。
徐明秀的本职工作是南京圣和药业的生产管理者。从她的表达中可以听出来,她有很丰富的一线工作经验,而且在辩论过程中,也能够举出实际生产相关的例子。对于辩论赛的辩题公布之后,徐明秀显然理论联合了实际,从一线生产的具体情况出发,在日常工作中就已经开始思考辩题。
准备充分方面,学生也是值得肯定的。学校举行了海选比赛,学生们进行了笔试、面试,查阅了很多文献。但理论联系实际的部分,学生们的准备和徐明秀这样的在职人员是不能比的。
2、表达清晰。
这点除了她赛前准备充分之外,和她的普通话水平,语速都有关系。徐明秀的语言清晰,观众听得很清楚,基本没有口音,语速虽然较快,但感觉到激情和激烈,很有辩论赛的气氛,语速快的同时,也简明扼要地表达了观点,大家也听明白了,这是辩论选手必须具备的特质。
3、全情投入。
因为超时、发言顺序等问题,主持人几次打断了徐明秀的发言。这话分两边说,主持人要求按照比赛规则进行,这点没错,但事实上,从观众角度来说,还是很希望徐明秀能继续说下去的。徐明秀的思维一直在跟着比赛进程走,而不是按部就班地按照导师的意见去一个一个表达观点,说明她是真正进入了比赛状态。
4、观众支持。
作为组织者,我看了一些蒲友们关于辩论赛的反馈。当天的辩论赛在YY大讲堂进行了转播,网络在线的蒲友对徐明秀是非常支持的。这些听众也是现场参与者,虽然他们不能举牌评选,但在比赛过程中,他们其实已经选出了自己心目中的最佳辩手。 基于以上四点理由,我心目中的最佳辩手应该是徐明秀才对。至于网络评选的,我个人觉得还是成为“最佳人气选手”更为合适。学生们的表现值得肯定,参与度很高,但还是在本文最后我还要给学生们泼泼冷水,大家真的需要冷静地想一想,你们接下去要如何学习,如何了解这个行业,如何变得更专业,如何在未来的一天,成为真正的、当之无愧的最佳辩手。
微信公众号:waytrust 或扫描二维码,关注“巍信”,一定不会让你失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