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楼主: 农夫山
收起左侧

[片剂] 头疼的片剂粘冲的最全解决方法

  [复制链接]
药徒
 楼主| 发表于 2015-10-30 10:43:55 | 显示全部楼层
会考虑湿法制粒之后细粉问题吗,制粒之后细粉多吗 ,会不会填充完上部分细粉较下部分细粉多啊


细粉确实很多,因为原料占比很大,疏水性,不易成粒。
有两次是粘下冲,一次是粘上冲。如果出现“填充完上部分细粉较下部分细粉多”这种现象该如何解决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楼主| 发表于 2015-10-30 10:44:29 | 显示全部楼层
1. 没有熔点低的辅料
2. 没有预压,11mm的片子,压力为100N左右
3. 您遇到过“冲冷会导致粘冲”这种项目吗?



1. 小试时对粘合剂的用量进行了研究,中试时因为制得的软才干湿适度,颗粒流动性符合压片要求,所以没有在中试规模进行研究
2. 搅拌时间考察过,当时还未出现粘冲现象,现有的搅拌时间和延长一倍的搅拌时间均不粘冲。
3. 现在使用硬脂酸镁做润滑剂,有时候粘冲有时候不粘冲,我们想研究出原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楼主| 发表于 2015-10-30 10:45:08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名字留给你
从楼主反馈的情况来看,推测静电才是导致粘冲的罪魁祸首。我们曾经也遇到过一个静电比较强的品种,用浅弧或深弧形冲模压片都粘冲,后来改成平片冲模就没有粘冲现象了,有条件的话可以对比考察试试。另外也可以考虑适当增加环境湿度和或颗粒水分,减少静电影响,不要将颗粒水分和环境湿度控制得很低,反而会适得其反。仅供参考!
谢谢您
1. 原研也是用的浅弧形圆冲,所以最好还是不要改
2. ”批4颗粒水分为2.3%左右,粘冲,重新干燥,不粘冲了“,并且小试水分为4%时也粘冲,所以水分应该也是其中一个原因,但不是唯一的原因,就像您说的,静电也要考虑进去,颗粒水分和环境湿度应该控制在特定的范围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楼主| 发表于 2015-10-30 10:45:2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3点:
如果这样能解决问题,个人认为假如写在了岗位操作SOP,那就意味着每个使用到这压片设备的项目都要这么操作了,所以不妥,而写在工艺规程中那就是针对这项目了,但是估计这也不好写,因为这不是常规的操作,故要有充分的理由说明和数据支持才行的,最好有一个简单的对比试验,报告中说明空机运行一段时间后能有效改善这问题,那就可以了。




我觉得是不是在制粒这片仔细琢磨下啊,细粉多是多到什么程度啊,细粉是什么状态啊,是直接是API还是什么啊,总觉得不规律的粘冲是和物料状态有关,能试试把制好的粉和颗粒分开,分别压片,考察下是不是物料分层的原因。
还有你说粘下冲,API疏水,在观察下大颗粒水分问题。
把可能的问题弄到极致去验证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楼主| 发表于 2015-10-30 10:45:59 | 显示全部楼层
测定100目以下细粉的比例,考察细粉和粘冲的关系,控制制粒过程中细粉比例。或者直接筛去100目以下细粉、二次制粒等方法,减小原料药与冲子之间的接触几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楼主| 发表于 2015-10-30 10:46:31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多时候确实经验能使我们少走弯路,但是作为研发人员,并不能到这里就止步了
上面已经说了物料性质、冲模、物料水分、颗粒粒径、混合以及生产环境对粘冲的影响,现在我就顺着这个案例往下解析另外一种情况(比较少见,但是值得注意):
这位老师傅很有经验,但是他看到的仍然只是表面,根本性的原因应该是什么?
很明显,原因无非两点:
1.是处方中出现了大量的对温度敏感的成分,比如白蜡、PEG或者其他低熔点的东西;
2.可能是出现了低共熔现象;
这两种原因都和处方设计有关,可见,处方设计对大生产的影响可以追随整个产品生命周期,理解到这里的时候,解决这种问题也就有方向了:
1.优化处方
2.中试的工艺研究阶段,必须保证批量,否则根本无法在前期发现这种缺陷!
粘冲这个问题,有时候单个冲头压了五千片的时候才会出现,所以,不要以为用十几个冲头的压片机压了几万片没事就万事大吉了,我的建议是,使用旋转压片机只装两根冲,高速条件下压2万片or 两个小时,这个时侯如果没事,算是比较安全的。
现在大家都同意,物料粒径和混合时间会影响粘冲效果,想一想为什么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楼主| 发表于 2015-10-30 10:47:01 | 显示全部楼层
建议:
1.先采用增加硬脂酸镁或者滑石粉的用量,根据辅料最大用量,多加点应该问题不大。
2.增大原料粒径,原料肯定是造成粘冲的主因,增大粒径就减少了其对物料的影响。但是前提是保证溶出不出问题,因为是难溶性药物。
3.可以将药物与部分水溶性好的辅料先行制粒,然后与其他辅料混匀,再进行压片。
总之,就是让原料的粘性尽量的发挥不出来,用其他辅料降低其作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楼主| 发表于 2015-10-30 10:47:23 | 显示全部楼层
确实遇到过对水分和压片机冲模温度都很敏感的产品 水分控制范围很小 冲头必须升温 才能保证不粘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楼主| 发表于 2015-10-30 10:47: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周做了一批工艺验证,处方未做调整,水分1%~2%,终混10~20min,压片湿度~50%RH,压片前空转了5~10min,十冲,压了将近3小时,不粘冲,谢谢各位的指导和讨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楼主| 发表于 2015-10-30 10:48:05 | 显示全部楼层
验证其实最好做3批,且是连续的
你计划控制湿度和空机预热吗?
一般车间湿度要求45%-65%,50%的话已经偏下限了哦,而且制粒间空调系统是否独立,要考虑会不会影响到其他同时生产的产品
空机个人觉得还是写在工艺规程而不是岗位操作SOP中,前提是这个预热是必须要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楼主| 发表于 2015-10-30 10:48:39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你水分和环境都控制到这个份上了,我想知道每次压片和总混之间每次搁置时间一样吗?MS这个玩意很神奇的,混合后隔夜压制和当天压制情况就可能会不一样了,不知道有没有进行这方面的考察。祝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楼主| 发表于 2015-10-30 10:49:07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具体粘冲情况要具体分析,根据个人经验,pvp k30与pvpp都有较强的引湿性,可以考查制粒时制粒机的电流值,这样可以控制每批粘合剂用量和颗粒粒径;再如之前有站友说的,考察出该品种适宜的相对湿度,之后看压片情况;也可以考虑将PVPP内加,还有压片时控制压片硬度(通过调节压力实现),在脆碎度好的情况下,没必要硬度太大,有时硬度大了也粘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5-10-30 11:24:51 | 显示全部楼层
英文的撒,头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0-30 12:55:49 | 显示全部楼层

片剂的专才啊!LZ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5-10-30 13:07: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人刚有点切身体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5-10-30 13:25:23 | 显示全部楼层
粘冲是多因素造成的,解决问题要抓住主要矛盾,因素可以找资料,但主要矛盾要自己分析,因为你对设备、处方、工艺、检验数据、环境等是最清楚的。本人也遇到过粘冲,改变的是环境,是工艺参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0-30 15:50:47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一下楼主资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5-10-30 15:58:5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0-30 16:12:22 | 显示全部楼层
下载学习,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0-30 16:18:29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好人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4-11-27 21:52

Powered by Discuz! X3.4运维单位:苏州豚鼠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