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1357|回复: 3
收起左侧

化妆品中汞等重金属超标问题再成焦点

[复制链接]
药士
发表于 2012-5-28 09:05: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化妆品中汞等重金属超标问题再成焦点
  近日,一份包括达尔问自然求知社在内的10家民间环保组织发布的美白、祛斑化妆品重金属含量调查报告显示,在北京等10城市抽检的化妆品产品中,有112个汞含量超过了国家标准,占所有抽检产品数量的23%。无论是实体店还是网店均有汞含量超标的产品。按局汞含量标准1ppm计算,一些实体店或网点销售的美白、祛斑化妆品汞含量超标甚至达4万倍。另有近10%的化妆品砷或铅含量超过国家标准。
  这份调查针对市场上随机购买的477件美白、祛斑化妆品,环保组织用手持X射线荧光分析仪针对产品中的汞、砷和铅含量进行快速检测。据IPEN高级科学顾问乔瑟夫迪冈吉表示,此次进行调查的设备,检测结果跟实验室检测结果是一致的,并在中科院、教育部,以及美国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官方部门使用。这个报告结果让许多女性消费者直呼“伤不起”,并称超标化妆品为“隐形杀手”。
  而这样的重金属超标化妆品事件也曾层出不穷。2011年10月,“new york痘痘美肤精华液681”因含违禁添加成分盐酸林可霉素,被国家药监局停售。2011年11月,美国一组织发现,强生婴儿洗发水在部分市场修改了有毒物质的配方,中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出售的产品仍含这些物质。有毒物质包括可致癌的二恶烷、能释放甲醛的季铵盐-15。
  2011年11月,香港海关检测出三款内地产美颜霜含巨量超标汞,其中“新娇丽”被检出含汞超标13000倍。近期,相关部门抽验发现,东洋の花美白水润面贴膜、白里透红美白日霜等18种产品检出汞、苯酚、氢醌等超标禁限用物质,不符合相关规定。
  记者近日走访深圳的茂业百货、海雅百货、屈臣氏、万宁等化妆品专柜时,并没有发现有调查报告上列出的重金属超标化妆品。店员表示,他们都是正规的商场,产品是经过国家药监局严格检验才能进入。随后记者登入淘宝网,发现报告中一款问题藏药祛斑美容日霜,不少网商仍在销售,价格从1元到300元不等,月销售量28笔。另外如报告中的一枝春系列美白面霜和新依祈素白里透红祛斑霜在搜索后都有显示。记者以顾客的身份咨询了网上销售这些已经被查出重金属超标的化妆品的淘宝客服,客服表示,这些她都不清楚,现在都是正常卖的,需要你就买。
  在此次被检出汞超标的中国产化妆品中,有的品牌已经不是第一次出现在类似的“黑名单”上。但时至今日同类产品仍在热销。在超标化妆品质量门事件频遭曝光的情况下,为何此类化妆品仍“屡试不爽”?记者注意到,此次被检测出重金属含量超标的产品多是来自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和网店等地。“我们买的是消费者在市场上能够接触到的产品,并以这个为出发点购买产品。”达尔问自然求知社研究员王秋霞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可能我们检测出来重金属超标的化妆品是以批发市场居多,但这就是一个现实。它是否是假冒伪劣产品或者去借用别的厂家的名号,这可能是相关的政府部门需要一起关注的问题。”
  “化妆品企业应该多在产品的研发、生产质量上下工夫,而不仅是后端的销售。”中国百货商业协会化妆洗涤用品分会副秘书长、中国化妆品营销研究中心副主任谷俊表示,不合格化妆品不仅危害消费者“面子”,也危害消费者的身体健康。无论是厂家还是经销商都应该以诚信为本,不能昧着良心挣钱。
  “从我国现有的化妆品管理法律法规来看,还需要再完善,同时执行力度也需要加大。”王秋霞认为,祛斑化妆品属特殊用途化妆品,美白化妆品属于普通用途化妆品,但相对而言两者监管都比较薄弱。
  “化妆品重金属超标确实与我国化妆品管理规范有关。”中投顾问化工行业研究员李加楠表示,因为目前我国化妆品的监管并不严格,相关法律法规也不完善,而且我国的化妆品重金属含量标准与其他国家的标准相比较为宽松,一些化妆品生产企业也不能做到自律,因此化妆品行业的重金属超标问题屡禁不止。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从2010年6月17日起,在中国境内销售的化妆品,都要求把所含成分全部标注在包装上,即“全成分标示”。据记者了解,目前国内市场上销售的化妆品,包括知名品牌的产品一般不会将有毒的化学成分标注出来。对此,化妆品工业协会专家表示,大品牌产品为维护其品牌信誉,一般不会为了追求一时的商业效益知法犯法,有意添加违禁物质。此前发生的大牌化妆品被曝含有毒物超标的事件,多是由于生产中部分环节出现问题,导致有害杂质被带入产品,造成部分批次的产品质量问题。因此如果不是有意添加的成分,厂家并不会标示出来。正规品牌的厂家都拥有较完备的质量监控机制,出了问题会及时测查,并做好生产改进和产品召回。
  据美容业内人士解析,由于汞的某些化合物具有快速增白美容效果,所以很多化妆品中都会含有汞。但专家指出,这些产品的美白祛斑效果都是暂时的,一但停用该化妆品,斑又会反复,对皮肤的伤害也更大。因为汞进入人体后无法自然排出,长期使用含汞化妆品会引发慢性中毒,对人体的神经、消化道、泌尿系统产生严重危害。王秋霞表示,化妆品中的无机汞会造成肾功能损害、皮疹、皮肤变色、结疤、焦虑等。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职业病与中毒医学科主任医师、教授郝凤桐曾收治数名化妆品汞中毒患者,所使用增白祛斑产品的时间不是以往经常看到的数月至数年的累积,而是只有短短的1个月。

(来源:中国质量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发表于 2012-5-28 10:07:27 | 显示全部楼层
唉,都不知道什么事安全的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2-5-28 10:23:58 | 显示全部楼层
居然香奈儿也出问题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师
发表于 2012-5-28 10:34:32 | 显示全部楼层
显而易见的事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2-23 05:40

Powered by Discuz! X3.4运维单位:苏州豚鼠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