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2199|回复: 1
收起左侧

求芪板青颗粒生产工艺

[复制链接]
药徒
发表于 2018-5-2 12:40: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各位老师,谁能提供一份芪板青颗粒生产工艺,万分感谢,可发至邮箱2069381471@qq.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宗师
发表于 2018-5-2 13:48: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疗效好的板青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板青颗粒是以板蓝根和大青叶为主要成分的一种纯中药制剂,具有清热解毒、凉血的功能,主治风热感冒、咽喉肿痛、热病发斑等温热性疾病。板青颗粒适用于猪流行性感冒、圆环病毒病、蓝耳病,鸡非典型新城疫、传染性法氏囊病、传染性喉气管炎、流感等,特别适用于炎热夏季、高温高湿等引起的动物温热性疾病。目前板青颗粒的生产工艺一般是将板蓝根和大青叶混合后进行煎煮,滤液浓缩得到的稠膏与辅料混合后进行制粒。但采用煎煮法药材中的有效成分损失较大,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药效。其他方法如渗流法、回流法、复合酶法等,存在成本高、工艺复杂等缺点。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疗效好的板青颗粒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板青颗粒对猪链球菌、大肠杆菌等致病菌株的抑菌能力大幅提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疗效好的板青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将900重量份大青叶和600重量份板蓝根混合,然后加入其总重量10倍的水,煮沸后再依次加入三聚磷酸钠、壳聚糖、甜菜碱,然后100℃煎煮2次,每次1h,合并煎液,过滤,滤液浓缩至稠膏状,加入蔗糖、糊精混匀,制成颗粒,干燥,制成1500g,即可。所述壳聚糖的分子量为5-18万,用量为大青叶重量的2-3%;所述三聚磷酸钠的用量为大青叶重量的0.1-0.5%;所述甜菜碱的用量为大青叶重量的0.1-0.5%;步骤(2)所述的滤液浓缩至稠膏状,加入蔗糖、糊精混匀,制成颗粒,干燥,制成1500g,其为本领域的常规技术和操作。本发明在煎煮提取的过程中加入了甜菜碱、小分子量的壳聚糖、三聚磷酸钠,经过这些处理后得到的板青颗粒与中国兽药典上记载的常规工艺相比,对畜禽致病菌的抑菌活性得到显著提高。另外,我们发现调整甜菜碱、壳聚糖和三聚磷酸钠的加入顺序,即先加入三聚磷酸钠,再加入壳聚糖,最后加入甜菜碱,可加快板青颗粒的溶化性,加入水中后搅拌1分钟即可全部溶解;同时还可进一步提高板青颗粒对猪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对致病菌尤其是猪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活性更高,疗效更好,且在水中溶解速度快,使用更方便。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疗效好的板青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将900重量份大青叶和600重量份板蓝根混合,然后加入其总重量10倍的水,煮沸后再依次加入三聚磷酸钠、壳聚糖、甜菜碱,然后100℃煎煮2次,每次1h,合并煎液,过滤,滤液浓缩至稠膏状,加入蔗糖、糊精混匀,制成颗粒,干燥,制成1500g,即可。所述壳聚糖的分子量为5-18万,用量为大青叶重量的2.5%;所述三聚磷酸钠的用量为大青叶重量的0.2%;所述甜菜碱的用量为大青叶重量的0.3%;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壳聚糖的分子量为5-18万,用量为大青叶重量的2%;所述三聚磷酸钠的用量为大青叶重量的0.5%;所述甜菜碱的用量为大青叶重量的0.5%;其余同实施例1。实施例3: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壳聚糖的分子量为5-18万,用量为大青叶重量的3%;所述三聚磷酸钠的用量为大青叶重量的0.1%;所述甜菜碱的用量为大青叶重量的0.1%;其余同实施例1。实施例4: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壳聚糖的分子量为19-37万,其余同实施例1。实施例5: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不添加三聚磷酸钠,其余同实施例1。实施例6: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甜菜碱的用量为大青叶重量的0.6%;其余同实施例1。实施例7: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一种疗效好的板青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将900重量份大青叶和600重量份板蓝根混合,然后加入其总重量10倍的水,煮沸后再依次加入壳聚糖、三聚磷酸钠、甜菜碱,然后100℃煎煮2次,每次1h,合并煎液,过滤,滤液浓缩至稠膏状,加入蔗糖、糊精混匀,制成颗粒,干燥,制成1500g,即可。其余同实施例1。实施例8: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一种疗效好的板青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将900重量份大青叶和600重量份板蓝根混合,然后加入其总重量10倍的水,煮沸后再依次加入三聚磷酸钠、甜菜碱、壳聚糖,然后100℃煎煮2次,每次1h,合并煎液,过滤,滤液浓缩至稠膏状,加入蔗糖、糊精混匀,制成颗粒,干燥,制成1500g,即可。其余同实施例1。对比例1: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板青颗粒的制备方法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2010版二部标准,即将板蓝根600g、大青叶900g,加水总重量10倍的水煎煮2次,每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稠膏状,加蔗糖、糊精适量,混匀,制成颗粒,干燥,制成1500g,即得。也就是说,煎煮过程中不加入三聚磷酸钠、甜菜碱、壳聚糖,其余同实施例1。试验例1:抑菌效果比较抑菌实验按如下步骤进行:(1)将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化脓性链球菌、猪胸膜性肺炎放线杆菌、猪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接种于MH肉汤培养基培养,分别将上述活化后菌种接种于斜面培养基中,置37℃温箱中培养18-24小时,用营养肉汤将斜面培养基中菌种进行稀释,使其菌液浓度为106CFU/ml菌液,备用。(2)取实施例1-8和对比例1制得的板青颗粒各5g,置于150m1三角瓶中,用蒸馏水配成含板青颗粒0.5g/ml的样品溶液,高压灭菌后置于4℃冰箱保存备用。(3)MIC的测定方法:取无菌试管10支,加入1ml无菌蒸馏水,取样品溶液1.0ml移入1号试管,混匀后,进行梯度稀释,10号管为无药物对照。用50%MH肉汤进行培养观察,无细菌生长的所含药物最小浓度为最小抑菌浓度(MIC)。MBC的测定方法:取无菌试管10支,加入1ml无菌蒸馏水,取样品提取液1.0ml移入1号试管,混匀后,进行梯度稀释,10号管为无药物对照。每支试管再加入融化至55℃固体琼脂培养基(9ml)充分混匀,倾注平板,取菌悬液涂于平板表面,置37℃培养18-24小时,培养后菌落小于5个的平板中所含药物浓度即为最小杀菌浓度(MBC)。表1板青颗粒平均MIC比较(g/ml)分组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化脓性链球菌猪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对比例10.3810.4030.3790.425实施例10.1540.1780.1960.151实施例20.1590.1810.1980.155实施例30.1560.1800.2010.157实施例40.3820.3990.3820.421实施例50.3900.4050.3750.429实施例60.3840.4020.3760.432实施例70.2420.1780.1960.258实施例80.2450.1780.1960.256表2板青颗粒平均MBC比较(g/ml)试验例2:溶化性比较分别取实施例1-8和对比例1制得的板青颗粒各10g,加热水200ml,搅拌过程中注意观察各组板青颗粒全部溶化的时间,结果见表3。表3板青颗粒溶化时间比较分组溶化时间(min)对比例15min实施例11min实施例21min实施例31min实施例45min实施例55min实施例64min实施例75min实施例84.5min当前第1页1 2 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8-5-2 13:22:55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这种求助恐怕是一场空,具体品种的工艺只能自己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编制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宗师
发表于 2018-5-2 13:52:33 | 显示全部楼层
芪板青颗粒
【质量标准】:中国兽药药典2010版二部
【主要成分】:黄芪、板蓝根、金银花、蒲公英、大青叶、甘草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用于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辅助治疗。
【用法用量】:混饮:本品100g加水350-400斤水,混饲:本品100g拌料200斤,
            一天一次连用4-5天;如重症加15%-20%用量,预防用量为正常的一半。
【配伍禁忌】使用本品时不影响于同类药物同时使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4-24 17:04

Powered by Discuz! X3.4运维单位:苏州豚鼠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