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daixulin 于 2018-5-23 21:45 编辑
最近我们公司搞了个讲真话运动,面对“小梅”的诱惑,我想讲2句真话,一是我希望得到奖金,二是公众号文章点击率取决于标题而不是内容,所以我又取了个博眼球的标题。 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是支持“通过满足他人的需求来满足自己的需求”的。个人认为,“通过满足他人的需求来满足自己的需求”,参与者都获益,自然就实现了“公益”,至于那种“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讲法,我总是持怀疑态度。即使“非营利性的公益组织”,收入不能大于收益,也不可持续。所以,传统经济学认为,“非营利性公益组织”售卖的是“爱心”、“慈善”,也是要有收入来源的。 回到征文主题“诚信制药,从我做起”,我首先呼吁要营造一个好的制药环境,让每一个讲诚信的制药人都不吃亏。柠檬市场是如何形成的,就在于信息不对称,不能鉴别好的,坏的自然就会多起来。医药招标市场如果让造假者更有竞争力,做“良心药”的就成了稀缺品。中标价比原料成本还低,即使没有造假,也违反了反不正当竞争法。 市场交换的效率就在于交易成本不能太高。如果我买一个对我来说价值50元的东西,要花价值60元的时间去鉴别其真假,那么即使商品是免费的,我也不可能要。信用是降低交易成本的最有效手段。你的产品我相信没问题,不需要任何检查马上就购买,减少了东挑挑西捡捡的成本,即使售价高点,总成本还是会下降。 那么信用从哪里来?有点社会常识的人都知道,只能从一惯的讲诚信而来。信用是如此的宝贵,以至于一万次的讲诚信,一次失信就可能使其荡然无存。所以,诚信要从一点一滴开始,牢记对客户的每一个承诺。从合同法的角度讲,我们的每一个承诺都是“要约”,都是我们必须履行的义务。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非君子不喜欢利,而是因为君子的利就藏在“义”里面。有“义”才有长期的利。急功近利的结果必然是顾了眼前利,丢了长期的利,甚至连眼前的利也顾不了。 尽管我在前面讲了,“诚信制药,从我做起”,需要良好的社会环境,但从长远来讲,社会正常运行不允许交易成本太高,诚信体系是国家和社会的永远追求,而人一旦有不良记录,却很难抹掉,所以即使在一个诚信体系暂时不是很健全的社会,也不要随便丢了自己的“信用”。 诚信的人不是不会作错事。作错事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肯承认。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国外那些有名的大公司,很少有不犯错误的,很少有从来不召回产品的,很多都有过产品撤市的情况,甚至也有些出现过发布的信息不真实的情况,但都勇于承担,敢于改正。 永远要记得一点,抢是犯法的,也是高风险的;骗只能在一时,而很难有一世;只有“通过满足他人的需求来满足自己的需求”,才能长长久久。 奖金谁发的,这个问题只能有一个答案,客户。客户满意了,才会给你奖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