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洁净区这个磨灭人性的地方
——送给曾经上夜班的你
看到以“洁净区”为主题的征文策划活动时,第一感觉是心为之一颤,为什么这么说呢,我想大概所有非制药专业出生却从事制药工作的同志们与制药结缘的地方都是“洁净区”。多少情怀和情愫都源于此,多少心酸和汗水都在于此,多少经历和成长都在于此······ 6年前本以为是天之骄子的我,第一天实习就被带入了一个形如迷宫、进出麻烦的地方(后来知道这个地方叫洁净区)。说实话,第一次进去时不经心里谩骂“谁设计的这个地方,一个一个小房间,这么多门”,而如今对于那个“洁净区”却是心存鄙视“谁设计的洁净区,功能间与辅助间都不分开,连缓冲间都没有,知不知道怎么预防交叉污染和控制相对压差”。 第一天实习,第一次进入洁净区,就遇到加班生产到晚上11点。当看到机器停止运转的那一刻,我想终于可以下班了,谁知道,“清场、消毒”这两个词伴随这机器声音的停止传到了我的耳朵。就这样又东擦西摸的弄了半小时,到宿舍已快凌晨。而如今,即便是生产到凌晨3点,也是会一丝不苟的完成清场、消毒,哪怕是到早班的人来,也会兢兢业业的干活,并乐于此。因为,如今的我与“洁净区”不在是初识,我们因恨相爱,因爱而乐。 这些年在“洁净区”看到、听到、学到实在太多太多,对“洁净区”的认识也如自身的成长一样,一天比一天深、一天比一天透。实习过程中,我发现一起来实习的人中有些白天不用上班。后来才知道,他们是上夜班的,也就是在接下来的6个月里,他们要夜夜与“洁净区”共眠。后来的后来,在一次迎接实习生的迎新会后,车间主任说了一句“实习生是没有人权的”,我才知道,他们又被安排去与“洁净区”共眠了。出于好奇,我曾经与上夜班的同事聊过,问他们晚上上班干什么?他们啥也不干,看着设备、听着报警就行。之后,我明白了车间主任的话是什么意思了。好好的大学生一毕业,面对却是一堆只会报警的设备和一个永远只是18~26℃的“洁净区”。 而如今,再次面对上夜班的实习生时,我想的不再是抱怨和关心,而是要求,要求他们在夜班中学习、研究和思考。因为,无法战胜“洁净区”的人,就只能永远留在“洁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