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智能制药,值得期待 公司上市后,四面八方来客参观络绎不绝,考虑产能提升和展现对外形象,原料药生产厂房改造时设计在生产中采用DCS系统控制原料冷冻结晶温度和循环搅拌速率,提高生产自动化。厂房竣工后,公司邀请DCS编程人员对结晶系统温度、液位加装传感器,对料液补给阀门、冲洗水阀门加装控制器,利用有线网络将数据传送到中控室。在中控室操作台集中连接所有仪表阀门信号,生产流程、CPP参数也全部显示在四块数码显示组合大屏上,能实时反映生产情况,生产监控和人员的操作方便不少。 在经过设备厂家和DCS系统编程人员联合调试、人员培训后,生产开始。DCS控制系统在中控室集中了所有操作,充分体现了该系统 “分散控制、集中管理” 的主要特点,相比以前手动操作而言,生产操作简便很多——在中控室通过网路通信即可操作控制阀门,监控结晶器内料液液位和温度,避免了生产期间人员需不时出入洁净区调控阀门补给料液的麻烦和登高设备观察液位,爬上爬下开关阀门的危险之弊。系统将人员从重复性的繁杂劳动中解脱出来,可以更好及时地落实GMP对药品生产过程记录和现场卫生管理要求,减轻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得到员工和参观人员的一致好评。 通过后期生产证明DCS控制系统在结晶工序的运用上是相当不错的,领导们殷切希望编程人员能够扩展系统使用范围,将结晶后工段固液分离、包装工序也纳入其控制中来。但因当时工艺设备都为单机操作,数据模块接入还存在问题,系统不能采集和利用设备数据,此为憾事。结合本套结晶系统使用经验,我们还是认识到计算机化系统使用需要注意:一是传感探头材料要结合使用点不同情况来选择(如耐高温),信息传输布线要充分考虑距离对传输弱化的影响,也要保证以后线路检查检修的方便性;二是要考虑环境对电子产品的影响,如精密监测仪器要避免震动环境,还有阴雨季节或停产期间中控室要采取措施防止电子产品受潮;第三还有尤为重要的是要配备相关资质和经验的维修维护人员,否则就只能走上“自动→半自动→手动→不能动”的下坡路——智能或自动化越高,对人员的要求其实也更高。 以上仅是经历过DCS控制系统的简单运用,而今智能制造已列入政府战略部署,装备智能化发展持续推进。对于药品而言,发展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已列入中国制造2025的“十大领域”,智能化制药和医药产品智能化都是医药及相关行业值得期待的变革创新!这要求企业在进行产品生产设计时就要有先进的管理理念,系统利用各类资源,注重计算机化控制系统的细节设计,于此采纳先进的设备技术用于生产时才能最有效地融合,避免“失之毫厘,谬以千里”。药品毕竟不是常规商品,近些年来,国家对药品监管力度不断加强,对计算机化生产检验系统的数据要求不断提高,既然药品数据有特殊的原则和要求——如ALCOA等——其设备就该思考如何满足这些基本要求,这不仅是设备厂家该考虑的,更多的时候URS更能推动制药设备的不断发展!从国际到国内,从德国工业4.0到中国制造2025,从开发者到使用者,对制造智能化提出了很多很高的期望和理念,相信随着网络数字化设备技术和流程制造MES的深入发展,或许有一天会有覆盖全生产工序、全流程以及检测、物流设备的互联网和软件——能充分采集制造过程中产生的各类数据和信息,从而满足设备的集中监视、远程控制、协同制造等各方面条件——使制造智能化同时,数据和信息也符合GMP和药品监管的要求——这条路应该不远,很值得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