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朋友那里有一个中药产品,工艺为醇提三次后浓缩膏进行干燥。其中一味原料为含油物料,主要就是利用95乙醇将含油物料中的脂溶性成分尽量提出,然后在煎煮过程中,将其他物料中的有效成分溶于油中,一并提取出来。可悲的事情是当年工艺开发的时候,并没有对这个工艺有太多深入研究,利用热风循环烘箱以及其他不可说的做法快速申报下了批件。结果,实际大生产过程中却发现该产品因为油分包裹物料,浸膏干燥的过程极度困难。采用原来的热风循环烘箱想把水分干燥到4以下竟然要达到可怕的200多个小时! 想想看,一种物料在60多度的密闭环境下持续闷十来天,操作人员要倒三班间断的打开烘箱,顶着热气翻拨料盘,员工辛苦,生产高耗能这些都不谈,就说说辛辛苦苦提出来的有效成份,在这200多个小时里衰减改变了多少,都是让人放不下心的事情。 生产对此工艺屡屡提出质疑,作为公司技术核心的技术部却坚持报批工艺如此,只能考虑更换设备,不能采用其他方法造成工艺变更重新做研究。可怜的生产只能把希望寄托在更换干燥设备上。曾经尝试过更换更好的真空干燥箱,效果也不明显。此后又听说脉冲真空干燥更好,采购安装上后,有所改善,但是干燥时间还是在几十个小时说话。产品销售大幅上量后,总在干燥工序被卡脖子的生产,全年无休也总是逃避不掉销售咄咄催货的邮件。 雪上加霜的是,质量部通过产品稳定性回顾发现,产品稳定性与干燥时长成反比关系,干燥时间越长,有效成分衰减越快。为此,还报废了两批干燥时间超限度的干膏粉。
鉴于生产的瓶颈难以突破,且越来越难以满足市场增长的需求,他们决定把产品利润拿出来一部分,交给其他同行进行委托加工。于是向市场广撒英雄帖,在当前药品销售受阻,大多数企业产能富裕的环境下,积极响应的还真不少。可是一谈到干燥设备及干燥要求,就纷纷落下马来,痛失良机。有一家企业尝试采用沸腾床进行干燥,增大了物料干燥时的接触面积,干燥时间减少了一些,勉强能够保证产品质量和一部分产量要求。但由于干燥时间还是过长,能耗大,双方的利润都不是很理想。
微波干燥原理与原有的干燥箱、沸腾床等方式都不同,都说干燥时间会更短,效果会更好,药效更有保证。可是国家有明确限制,一说起来采用这种方法,他们的技术总监头就摇成拨浪鼓。其实他的主要担心还是走技术变更这条路太麻烦,耗时长。 如果有一家企业能够在市场上瞄准这种快速干燥方式改造的问题,帮助药企的技术、质量、生产部门进行相关产品的微波干燥实验与验证,用真实的技术质量数据消除国家药监局的技术担心,帮助企业完成国家要求的技术变更。从这种含油中药产品干燥行业内的普遍性问题,特别是很多产品批件批准前技术研究不充分,急需尽快改正的实际需求,一定会有巨大的市场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