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原创:制水车间纯化水分配系统变更风险评估报告觉得有用就药学专业认可一下。
纯化水 分配系统变更 风险评估报告
文件签阅
一、概述 。。。。。。。 制水车间分配系统的变更 存在一定的风险,为符合GMP要求,主动确定并控制潜在的质量风险,消除或者不断降低风险,对其进行风险管理。 二、风险评估 2.1风险识别 改造制水车间的分配系统可能存在以下风险点: (1)制水车间制备系统、分配系统不能满足生产、检验的用水要求。 (2)制水车间分配系统清洗、钝化不符合要求。 (3)制水车间分配系统消毒不符合要求。 (4)制水车间各分配系统之间可能产生交叉污染。 (5)制水车间分配系统取样检验是否具有代表性。 (6)制水车间分配系统确认过程中的取样计划是否合理,能否消除季节变化带来的影响。 2.2风险分析 (1)生产车间用水量峰值共约3吨/小时,制水车间制备系统、分配系统可能不能满足生产、检验的用水要求。制水车间纯化水制备系统产水量为1吨/小时,改造后的制水车间有一个纯化水储罐(5m3)、三个分配系统,用卫生级T型三通阀来进行分配。分配系统1供一、二、三车间使用,分配系统2供四、五车间使用,分配系统3供取样间和质控中心使用。制水车间的制备系统、分配系统能满足一车间、二车间、三车间、四车间、五车间、取样间、质控中心的生产、检验用水需求。 (2)制水车间分配系统改造后,若不进行清洗、钝化,则会影响纯化水质量。最终纯化水水质可能不符合GMP要求。 (3)制水车间分配系统经改造、验收、清洗钝化后,若不进行消毒,则会影响纯化水质量。 (4)制水车间的各分配系统均有独立的循环泵,其扬程能保证管道中水流流速符合要求,能有效的防止水系统中微生物的滋生;在线监测各分配系统的回水电导率,电导率不合格时直接排放。 (5)制水车间分配系统的性能确认过程中应确定其取样关键点。分配系统中送水口、储罐、最远端点是关键点。整个分配系统是循环的,最远端点应为回水口。所以确定分配系统关键点为送水口、储罐、回水口。 (6)制水车间制备系统均已通过验证,未发生变更,制备的纯化水符合2015 年版中国药典中纯化水质量标准。分配系统变更后应对所有用水点进行三个周期(覆盖全年)的水质检测,纯化水在正式投入使用前应对纯化水水质进行评估。为确保分配系统确认过程顺利进行,应制定取样计划。取样计划见附件1。 2.3风险评价 采用风险矩阵风险工具对制水车间分配系统的变更进行评价。根据GMP符合性,将风险严重性分为高、中、低三个等级,见表1;根据风险发生的频率将风险可能性分为高、中、低三个等级,见表2;风险级别见图1。 表1 严重性 表2可能性
图 1
据表1、表2、图1对上述风险点进行评价的结果见表3。 | | | | | 制水车间的制水系统、分配系统不能满足生产、检验的用水要求。 | | | | | | | | | | | | | | | | | | 对各分配系统的纯化水回水电导率进行在线监控,不合格时自动排放 | | | | | | | 制水车间分配系统确认过程中的取样计划是否合理,能否除季节变化带来的影响 | | | | |
三、风险控制 3.1风险降低 为控制风险,公司拟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控制,并对采取措施后风险等级重新评估: | | | | | 制水车间的制水系统、分配系统不能满足生产、检验的用水要求。 | | | | | | | | | | | | | | | | | 对各分配系统的纯化水回水电导率进行在线监控,不合格时自动排放 | | | | | | | | 制水车间分配系统确认过程中的取样计划是否合理,能否除季节变化带来的影响 | | | | |
各风险点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后,风险均能得到有效控制,风险系数下降。(措施及结果详见纯化水系统确认) 3.2风险接受 制水车间的制水系统、分配系统不能满足生产、检验的用水要求。 | | | | | | | | | | 制水车间分配系统确认过程中的取样计划是否合理,能否能消除季节变化带来的影响 | |
三、风险审核 制水车间分配系统改造后,在预设的风险控制措施下能有效的降底质量风险,制备的纯化水,能满足生产、检验的要求,风险可接受。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