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飞凌大圣 于 2024-8-9 22:04 编辑
很难想象,断断续续竟然用了一年时间把质控系列的基本画完。 珍惜当下,继续画图。 画图我们是认真的。 下面前几段觉得啰嗦的可以略过,因为你不在这个领域。 本帖部分内容回锅肉,只有底部有新内容,没耐心的看最后(我骗你呢)。
最早是在2019年3月,内部培训的时候,总感觉少讲了一些什么,于是决定先打个腹稿,就画了下来,正巧那时候孩子的老师要求孩子学会思维导图,就和孩子一起玩,她画她的,我画我的。也就有了第一帖: 开局一张图,剩下全靠嘴之:样品流 点评:浦友@ mini-gool是第一个参与交流的同仁,感谢。当时起头不应该用这个不好驾驭的面来开头,导致这个脑图后期几曾修订。好在最终完成了。这个图适合新入职的质控人员有一个总体概览,讲师参照讲课时,可以泛泛而谈。最终放出了“开局一张图,剩下全靠嘴之:样品流(完整版)”。 开局一张图,剩下全靠嘴之 沙门菌鉴定 点评:这个起因于一起AD调查。因为是小众内容,也是为了便于大家使用,放上了原始格式的脑图,算是比较全面吧。
之后因为约课(到今天还没有时间讲),制作了夜谈 检验结果超标调查 资源、讨论帖 点评:因为要约课,所以这个是制作比较认真的,也花了一些心思。适合把自己的内容放进去,讲给自己的员工听。古人云:以史为镜可知兴替。收集好这方面的资料,查清了可能对生产工艺革新、对检验技能提高也是很好的。
夜谈标准物质管理(含工作对照品) 点评:其实这个仅需要给两个人看,实验室管理者、标准物质管理者。当然也能开拓一下相关工作的视角。也是因为这个脑图;后来为了冲“专业度”三连发了标准物质相关的汇总贴,还好,反响还可以。
夜谈留样管理 资源分享及意见建议收集贴 点评:关于留样,你只需知道,这是你面临法规拷问时的最终凭据。想明白这一点,也就好管了。 夜谈批检验记录管理 资源分享及意见建议收集贴 点评:检验记录对于生产型质控实验室而言,是天,是天大的事。设计好、培训好、使用好很关键。所以总结整理了检验记录细节的一些经验,这些经验来源于自身,也来源于一些高尚(高端、大气、上档次)的药检所的模板。
夜谈 COA(报告单)管理资源分享及意见建议收集贴 点评:COA是质控的绩效。我就是这么理解的。所以,质控工作性质中的“严谨”这一条,必须在报告单中体现出来。因为不是特别不复杂的管理,所以连同xmind文件一同分享了出来。
夜谈请验管理、分样与样品管理、检验流程管理 点评:这个系列的脑图是花费时间最长的,断断续续的整了进一个月。这个整完,其实,实验室管控的基本框架就出来了。付出的多,前期的几个脑图回复交流的少,漠视伸手党,所以,这个帖子加了付费主题、要金币。但是,有人说有点贪婪了;我想:毕竟谁也没欠谁是吧。
夜谈检验用仪器设备管理建议或拍砖或蓝心 之点评:因为一台精密仪器的维修,促成了这个脑图。省钱是需要付出的,付出的是你对这个仪器、设备的上心,要像你的娃那样关注。想想,毕竟它不会反对你,也就好整了。这一帖学会了几个老家伙的阴招@大呆子 @山顶洞人 @老鸟,虽然没有奏效;但是我学会了这招。可能学艺不精吧,下载62,只有两个认可。当然,最有可能脑图画的不好。
量器具管理是的,专业度 点评:这个不要脸都不要到标题里面去了,这也是和某个坏蛋学的,他在签名里@山顶洞人。做事刨根问题你就能学到别人学不到的东西,何况,关于计量校准这个事,我还有专业的老师为我24小时咨询。这里,感谢某人。所以,这个帖子里面,没有累赘。
试剂试液缓冲液指示剂与指示液管理 点评:只想问问,你们的实验室绩效了吗、预算了、预算的细致吗?如果你被预算折磨了3年以上,那么你会明白这个脑图的价值。否则,实验室不限量供应合规耗材的人就不要看了。
色谱数据积分管理专业度 点评:放出这个脑图,纯纯是出于某个培训咨询公司在页面挂出的机器人翻译的鲍勃先生的那本书。当然那一章我提前翻译完,放在了专门版块。这个脑图还是相关人员看吧,别凑热闹,很累。
细菌内毒素检查法鱼骨图、流程图 点评:放上这个资源的唯一原因是因为我有这个资源。在一个科研过程中,狠狠的扣了一下这事事。正巧,那个节点有几位浦友问到了细菌内毒素的问题。SO……
培养基、缓冲液、冲洗液管理 点评:其实,这个和另一帖“试剂试液缓冲液指示剂与指示液管理”类似,只不过是领域不同而已。建议精打细算的可以看看。
实验室计算机化系统管理-生命周期管理 点评:放上这个来,纯粹是因为翻书的需要。当时想按设备的那一贴照扒,整了一般,感觉很别扭,于是就下载了亿图,用亿图另起炉灶。你别说,还挺好用。 实验室-检验用水管理 点评:恰逢最近有几个帖子讨论到这个问题,还引发了我检索以前各个咖位的回复。发这个脑图是源于工作以来的探究,最终这个水的管理我们有自己的文件,虽然没有任何法规、规范要求这么整,但是细想、这将决定新人的成长、决定某些试验的成败,想想也就释然了。
稳定性考察流程图 点评:没有想到的是,这一帖,是这个系列的中止符。也不错,最起码,这个脑图画的一气呵成。除了没有帖进去具体的分析案例外,基本全了。有不少都是经验或者教训。
本来想试写本系列最后一个:“药品杂质谱的建立及分析控制管理”。可是收集了一些资料后,发现离开这个领域才4年,变化好大啊。不能作恶,不能误导他人,于是作罢。
既然不能文思泉涌,画出图来。那就写总结吧。总结写完了,但最后的这个图却如鲠在喉。
秉持着,一贯的作风,分享我们是专业的,不画图就上资源留待后来者(胡老师的书和他2018年的文献,另外几个查的文献不知丢哪了,也就不找了): 本系列已经暂时中止。除非后期有什么必要或者新的体会,否则不在更新。 在4月的某一天,能匀出时间的话,我会在药视网把这些图都讲一讲,欢迎各位捧场。 之后,将开启QA系列,但愿我能继续坚持。专业度还有木有? 给个专业度吧,甭管我为啥会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