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我写给某省药监局人事教育处及省执业药师协会的原文。
我是省内一名普通执业药师,在药品生产企业工作。现就省执业药师继续教育开展情况提出几点看法和建议,供领导参考。 一.继续教育时长 2010年我第一次参加继续教育,当时某市举办了4天的线下培训,共6门课程。此后2011年线上网络继续教育开始普及,慢慢取代了线下培训,总体来说,每年的课程数量7-9门,15个学分,需要的时间大约还是4天左右。2020年中国药师协会提出需要增加公共课,并把学分增加到30分,90个学时,每年的课程多达20门左右。中国药师协会这样的公共课只办了一年便不了了之,留下烂摊子给省局收拾。2021年省局承袭了30个学分的要求,2022年依然如此。90个学时,约11.25工作日,以全年250个工作日算,占了4.5%,远远超出了当初4天左右的时长,占据了较多的工作时间。实际工作中,每一家企业都会基于工作来开展继续教育,根据政府“放管服”的指导思想,是不是应当让企业来承担继续教育的主体责任,协会总体指导更为合适?继续教育应当重质,而不是重量,90个学时实在有点多。 二.继续教育科目 执业药师的主体在药品经营领域,但同时也有一定的比例在研发、生产等领域,这么多年以来,科目的设置几乎从未考虑过后者领域内的执业药师,每一年选择科目都充满无奈,味同嚼蜡。2016年毕局长上任后,研发和生产领域的政策法规日新月异,我们在科目的设计方面是不是考虑一下这部分同志的需求,比如说MAH相关的法规解读,年报制度的解读,场地变更办法的解读。同时,我还发现目前大量可选科目都是XX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这种更贴近于医科的科目是不是真的合适?多一些落地务实的科目,大家自然不会太多的抗拒和反感。 三.继续教育教师队伍 目前科目的教师主要来自于大学和医院两大块。是不是可以考虑请CDE和省局检查老师来讲授一些与企业更紧密的主题,请优秀企业的负责人来分享管理经验,请代表先进技术的供应商企业来介绍新技术?形式应该多样,教师应该多元。那种照本宣科式的视频真的无法吸引人,省局和协会花了时间和经费却与期望背道而驰,应当考虑一下培训效果评价,多做做调查。 总结一下,希望未来的继续教育更加务实一些,减轻广大药师不必要的学习负担,兼顾不同领域药师的需求,对教师队伍做多元化尝试,让继续教育真正有利于实际工作。继续教育是一个好的理念,千万不要把它变成形式和负担。建议省局和协会领导能够多多开展调查研究,大家一起把继续教育搞好!
——————————————————————————————————————————————————
以上是省执业药师协会的回复,拭目以待。
请广大执业药师投票并跟帖表达您的建议,不要灌水,不要点赞,不要扯淡,谢谢!
补充内容 (2022-7-5 12:48):
调查的是您对所在省份搞的继续教育的满意度,不是您对我的帖子的满意度,别搞错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