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安立工业自动化 于 2022-8-29 09:37 编辑
金属探测器在通电状态下产生磁场,在被检测品经过探测头时,监测其对磁场造成的影响,当超出预先设定好的OK产品检测界限(阈值)时,判定为金属异物混入(NG品)。此次我们将通过实验,来说明被检测品进入探测头时的方向会让产品影响值及OK/NG判定产生怎样的变化。
1. 因被检测品的方向而改变的突入横截面积 对于“突入横截面积”这个词,大家可能感到陌生,可以将其理解为顺着被检测品的移动方向看过去时,被检测品进入探测头瞬间的横截面积(如下图所示)。
传送条件的变化: 如果传送速度和被检测品的方向发生变化,则对磁场的影响也会发生变化。 “突入横截面积”造成的产品影响值基本上会如下列插图所示那样变化。
“突入横截面积”越小,则被检测品上的磁力线就越少,反之,“突入横截面积”越大,则被检测品上的磁力线就越多。磁力线越多,磁场紊乱就越严重,会成为导致产品影响值变大的原因之一。如果产品影响值接近判定界限,即使是相同的被检测品,由于进入探测头时的方向不同,也有可能引发错误判定。
为方便大家理解上述内容,我们来做一个实验。将一个袋装食品(尺寸为200mm×140mm×H30mm)以纵向(W:140mm × L:200mm)移动的方式,进行新品种登录。设置检测界限(阈值),使金属探测器在检测出超过产品影响值5倍的信号时,判定为金属异物混入。
新品种登录完成之后,首先纵向传送被检测品,此时的产品影响值为2-3个绿色指示灯在闪亮的状态。此状态为良品判定(OK判定)。
接下来,以横向(W:200mm× L:140mm)传送被检测品。此时,产品影响监视器的指示灯变红,超过了按5倍设置的检测界限。这就是将按纵向进行新品种登录的被检测品横向传送,导致突入横截面积变大的示例。产品影响值超过界限,故而错误判定为异物混入品(NG品)。
横向传送时,产品影响值:NG判定
2. 为什么被检测品的方向会发生变化?
为什么会出现使“突入横截面积”发生变化(被检测品方向大幅改变)的情况呢?
原因可能是以下3点中的任意一点或几点: ① 传送被检测品的输送带左右高度不平衡 ② 探测器输送带与前段输送带存在高度差 ③ 探测器输送带与前段输送带存在速度差
要注意确保前段输送带与金属探测器输送带之间的高度差不能过大。这类似我们在走路时,如果路面有高低差,我们容易踩空,导致失去平衡。被检测品的失衡也是同样的原理。此外,在这次的技术说明中,我们还要关注传送被检测品的输送带左右高度不平衡的状态。
首先,我们要做一个实验是在前段输送带与金属探测器输送带左右高度均平衡的状态下,确认被检测品在两条输送带之间转移的情况。
被检测品从前段输送带转移到金属探测器输送带上,方向仍保持不变。
此时在前段输送带上放置气泡式水准仪。可以看到气泡位于正中间。这种状态就是左右高度平衡的状态。
如果当放上水准仪后,气泡偏向右侧。此时就是前段输送带左右高度不平衡的状态。
在这种状态下传送被检测品。让前段输送带与金属探测器输送带的传送速度保持一致。
被检测品的方向有了很大改变。但是,并没有从纵向完全变成横向,所以可能不会发生错误判定。
接下来,让金属探测器的输送带比前段输送带更低一些。从正面看过去,是下图所示的状态。
放上水准仪后,气泡偏向前段输送带侧。这就表示金属探测器的输送带高度低于前段输送带的高度。在前段输送带与金属探测器输送带之间存在高度差,且前段输送带左右高度不平衡的状态下传送被检测品。
与之前几次实验相比,方向发生了更大的改变。横向转动到这种程度,发生错误判定的可能性更大了。
当前段输送带与金属探测器输送带之间存在速度差,且前段输送带左右高低不平衡的状态下,被检测品的方向同样也会发生更大改变。此处我们就不单独做实验了。
如果前段工序有多个输送带,且存在上述问题,则被检测品传送到金属探测器前段输送带时,方向变化就会很大,金属探测器出现错误判定可能就无法避免。
3. 解决办法
如果金属探测器或前段的输送带是从其它生产线上替换过来的,或者是返厂维修后重新装回的,则请使用水准仪确认前段输送带与金属探测器输送带是否均处于左右高度平衡的状态,如有偏差,请调整输送带支腿的高度。
如果在前段输送带传送时,被检测品的方向就已经倾斜。比较普遍的方式就是在输送带上安装补正方向的工件导向装置。但是,如果工件导向装置的安装位置不合理,则可能出现与之后传送过来的被检测品之间间距缩小、传送姿势不稳定等情况,敬请注意。
4. 总结
在金属探测器中,被检测品的方向(突入横截面积)变化与产品影响值及合格与否的判定结果密切相关。通过这次的说明,相信大家都已经理解了这一点。根据被检测品的重量、包装形态的不同,有些情况下并不会轻易出现方向变化,所以还需要有针对性的监测每款产品发生错误判定的频率。希望大家能借此机会共享信息,确认是否已将正确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产运行当中,以便让金属探测器得到更有效的利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