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币
UID25184
帖子
主题
积分218736
注册时间2012-4-1
最后登录1970-1-1
听众
性别保密
|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酶是从发酵液或天然产物中抽提并提纯的产品。抽提水溶液中含有少量酶,但含有大量悬浮固形物、高分子和低分子杂质等。目前已采用的浓缩精制方法有沉淀法、吸咐法、色谱法、冻结法、真空浓缩法和超速离心等,但分离精制效果和费用都较高。而膜分离法是利用膜两侧的压力差,使水和小分子物质透过膜,而酶等大分子物质则被截留在膜内,从而实现对酶的浓缩精制。 目前国际上用超滤技术对粗酶液进行浓缩精制,在美国、日本、丹麦等已进行了规模化生产。 膜分离技术用于酶制剂生产具有以下优点 ■在常温下浓缩提纯,减少了温度对酶制剂活性的影响,分离的产品纯度好,质量和收率高; ■与真空蒸发相比,超滤的能耗低,两者的能耗比为1:8; ■与盐析沉淀、溶剂萃取法相比,可以省去无机盐及有机溶剂,如硫酸铁、硫酸镁、乙醇、丙酮等助剂消耗,既降低成本,又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操作简单。 采用超滤装置与真空蒸发浓缩能耗及收率比较
项目 | 真空蒸发 | 超过滤 | 两者比较 | 年处理量/t | 3000 | 3000 | | 有效面积/m2 | 蒸发面积8.4 | 10 | | 运转时间/(h/d) | 24 | 12 | | 浓缩倍数(体积比) | 6 | 6 | | 煤耗/t | 440 | 0 | 节约440 | 电耗/kw.h | 182149 | 61200 | 节约120949 | 收率/% | 84.92 | 94.06 | 增加9.14 |
注:以上数据只供参考 膜分离技术成功应用的酶制剂 (一)对2709碱性蛋白酶发酵液进行处理,达到排出糖、盐、色素等低分子物质和浓缩蛋白酶的目的。酶截留率达99%,所得产品品质优于真空浓缩法和盐板法的产品。 (二)对糖化酶等废液进行超滤回收,将酶活性从原来的1160unit/ml浓缩到26422unit/ml,浓缩20多倍,酶累积透过率小于10%,经济效益明显。 (三)超滤法代替薄膜蒸发浓缩植酸酶发酵液,植酸酶的浓缩倍数为6.53倍,浓缩收率为99.69%,截留率为99.99%,实现了低能耗,低损失,高浓缩回收,无污染等功效。 (四)超滤法代替乙醇沉淀法及单宁沉淀法能有效地从菠萝皮汁分离出小分子物质与菠萝蛋白酶,酶的截留率为95%,制得的菠萝蛋白酶淀粉活性达5.62x106unit/g,酶粉收率比传统法高出47%。 (五)超滤法提取浓缩的生姜蛋白酶的活性为单宁法的1.348倍,为乙醇法的1.526倍,更经济,产品质量更好,更具工业化生产价值。 (六)超滤法分离溶菌酶收率可达到65%,纯度达95.5%,酶活性为14610unit/mg。 (七)超滤法代替硫酸铵盐析法提取浓缩α一淀粉酶,可提高产品的活性、稳定性和纯度,降低能耗,提高回收率。 (八)微滤集成超滤和纳滤技术分离纯化和浓缩大蒜酶,在低温下进行处理,可提高产品的活性、稳定性和纯度,提高收率。 酶是一种由生物体产生的具有特殊催化功能的蛋白质。目前,世界上使用的酶制剂种类繁多,分类的依据也很多,比如根据其作用的底物不同、按其来源不同等均可以进行分类。 我国酶制剂工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有:(1)品种少,产品结构不合理;(2)总体技术水平比较低;(3)现有的工艺设备落后、陈旧;(4)应用的深度和广度不够。 ◎传统工艺酶的分离提取,用传统的方法,如离心除菌体,多次硫酸胺或酒精沉淀,或双液相 分离,然后再透析浓缩、脱盐等步骤,不仅时间很长,而且化学药消耗量大,工序复杂,回收率低,不适于工业化生产。超滤膜技术具有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处理效率高和省能等优点,可以大大简化酶的提取、纯化和脱盐程序,缩短时间,降低成本。 膜分离技术在酶制剂中的应用,在某种程度上提高了饲料的利用率,推进了养殖业的发展,并在推动整个酶制剂工业的发展和开辟我国的饲料资源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