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药品的技术转移通常包括生产工艺和分析方法转移,转移能够发生在不同阶段,常见的是: ● 生产工艺从研发阶段转入生产阶段; ● 分析方法从研发实验室转向企业实验室; ● 已上市产品在不同企业间/不同生产场地的转移。 特别是近几年MAH制度的执行,技术转移更成为常见的项目。新版药品GMP指南质量管理体系分册更是着重进行了细化讲解,详细描述了技术转移的流程、风险评估、团队执行以及案例分析等,给企业做了很好的指导。 鉴于对技术转移的关注,本章节就技术转移实施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进行简单分析,仅代表个人观点。 1.团队协作,明细分工技术转移也是一个小的项目,双方应建立起项目小组,各组成员分工明细,尽可能的越详细越好。 在转移前应做好充分的沟通。沟通至关重要,可以了解到产品是否适应此生产线、分析方法到该实验室是否合理、现有人员和设备是否满足需求等。 研发、生产、质量、检测、设备、工程、采购等部门,可以在一起将工作进行细分,包括工作分工、时间安排、人员安排、人员协调等。如果涉及到需要排两班或三班,但跟平时检测工作不一致的情况下,需要将现有人员进行合理的排班,保证转移工作不间断。 制定出详细的转移方案。 2.转移前的先决条件需完善先决条件包括:公用系统确认完成、设备确认完成、环境监测合格、分析方法验证合格、经过风险评估、各物料和试剂足够并一致、人员培训到位、相关文件签批并下发、仪器设备校验合格并在有效期内、各工艺方案和记录已设计等。 防备在转移过程中才发现检测设备不匹配、生产设备没确认、没有此设备、试剂没有、对照品不够、人员不清楚该事项、检测样品遗失、忘记取样等,这种问题有时候是会发生的。 每一次转移都伴随着各项成本,特别是生产企业,日常以商业化生产的产品为主,对技术转移的工作接触不频繁的情况下,转移的流程更是需要细化,各人员清楚自己的工作更是重要。 3.人员培训效果关系着工作的顺利开展人员培训可以以文件培训方式或现场指导方式开展。 如果涉及各岗位比较多,操作时各关注点也比较多,可以集中在一起培训,以口头讲授方式、PPT播放方式展开培训; 如果仅涉及单一岗位,可以派人现场指导,口头讲授等,这样更为贴切。 在研发至生产转移过程中,研发的检测和工艺人员可到现场培训、指导并现场跟踪,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在不同企业间的技术转移,转移方更是要派人员现场指导并确认,防止操作错误导致的损失。 4.分析方法确认先一步执行在研发至生产,以及企业至企业之间开展技术转移时,分析方法确认是走在第一步的。提前预留好足够的时间给实验室开展各项分析方法确认工作,确保技术资料传递到位。 微生物和细菌内毒素的分析方法是验证,而且是在转入方微生物实验室开展。 药典的分析方法直接确认即可。 中间产品的分析方法也需要验证或确认。 成品的分析方法需要使用中试的合格品。 其它开发的分析方法至实验室,以对比试验、共验证、再验证或部分验证、转移豁免等形式开展。 5.转移过程中的样品管理全程协调到位整个技术转移过程中,可以说,因为关系到大量的检测样品,而且分散到各不同岗位。这时,就需要熟悉取样方案的人员设计好各岗位的取样表,分发至各岗位,并对各岗位的取样人员进行培训,涉及取样工具、取样量、取样时间、样品标识、取样位置、取样操作以及样品防污染等,均一一指导清楚。 在样品传送时,需要安排一个或几个专人进行传送,及时传送至指定地点。因为有的样品可能是中间检测产品,需要指导中间产品放行的;而有的样品可能是检测微生物或内毒素,需要及时检测。安排专人负责接收样品,并按照取样计划表清点样品,做好样品登记,再分发至实验室检测。所有的样品检测相关的记录,都需要提前设计好、分发至各岗位,保证记录方便,且与工艺验证过程一致,与样品流程一致。 6.转移过程中及时对数据罗列汇总分析从研发至生产阶段的生产工艺放大,目前比较常见的是3+1或3+2的模式(成熟的工艺企业间转移可能就不需要此模式)。 每次中试的时候,研发和生产的QA应全程跟踪,关注各阶段是否同小试工艺一致,发生的异常及时进行讨论,数据进行汇总分析,以调整参数。出现批量的产品异常,很有可能就是工艺或设备出了问题。 7.转移过程中出现的偏差、变更、OOS有时候会出现偏差、变更、OOS,如果最终调查出来,确定不影响工艺和分析方法,能够进行纠偏等,需要写出充分的理由、证据,并如实反应;如果最终确定是工艺失败,就只能再重新开展中试,保证连续三批成功的试验。 8.成品生产出来后的样品管理生产出来的成品,需贮存到成品仓库,并按贮存条件存放。 其次,需准备好用于稳定性考察的样品,此样品量非常大,且最好在包装线上取,涵盖包装前、中、后阶段。 最后,稳定性考察方案一定要设计详细,这个非常关键,并且在实际需要的样品量基础上,预留有一部分考察样品,防止出现增补的考察项目或异常原因导致的增加检测或样品破损需要弥补样品等。 综上,只是个人在实践中发现容易影响技术转移成功的一些因素,可能观点并不全面。整个转移过程复杂,并且因产品不同、工艺不同、分析方法不同等以及各外部影响因素,需要关注的方面太多。此文仅做参考,谢谢阅读。 来源:CIO在线
|